传媒实务
148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天气事件。极端天气事件有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往往伴随强致灾性。极端天气事件属于重大突发事件范畴。做好这类事件的新闻传播及舆论引导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和人心,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众中的威信,关系我国的内外部形象。
(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成为舆论焦点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呈现发生频次上升趋势,也呈现烈度加剧的特征。因其罕见、致灾性强,极端天气事件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以河南“7·20”极端强降雨为例,当天多个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榜。在新浪微博上,“河南暴雨”话题浏览量达71.8亿(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下同),“郑州暴雨”话题浏览量达20.4亿。
(二)新媒体契合极端天气事件传播特点
夏普液晶电视官方网
当前,以微博、、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之快超乎想象,新闻传播方式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媒体话题设置、舆论影响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
中考多少分能上好高中值得关注的是,新媒体自身快速、碎片式、低门槛、直观性的传播特点,非常契合受众对极端天气事件相关信息的传播需求。
对于极端天气事件,人民众既是亲历者,也是传播者,更是迫切需要了解事件进展的目标受众。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一两张图片、一两段视频乃至亲历者的“只言片语”都会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成为海量信息源。这类事件所产生的舆论,往往是由众自发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上的意见和观念集合十分复杂,对真实信息传递及舆论引导来说,具有较大挑战。
白莫菲因此,官方、权威声音的有效传播,必须借助新媒体并适应其传播特点。
(三)极端天气事件的失当传播有较大负面影响[1]新媒体具有“全时、全域、全媒体、全渠道”等特点,加快了极端天气事件的传播进程。它在新媒体上快速、碎片化、全民式传播,一旦出现传播事故或舆情走向失控,负面舆情的爆发会更加迅速,且不易提前发现。
首先,在新媒体端,这种信息传播属于“多线即时性传播”。网民一方面分享自己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所见所闻,一方面也对此发表意见,形成即时性互动。由于极端天气事件本身较为罕见,网民若难以在第一时间科学掌握事件情况,其意见的累积、虚假信息的扩散,容易演变形成负面舆情事件。
其次,极端天气事件具有较强致灾性,往往引发网民参与讨论并表达出对事件的高度关注。而一些自媒体常借话题事件进行炒作,不断释放吸引“眼球”的碎片信息及观点。若权威信息传播滞后,容易错失舆论主动权。
最后,在极端天气事件的新媒体传播中,网民身份较为隐蔽,发表言论时容易情绪化,缺乏理性分析。
行业媒体如何做好极端天气事件的新媒体报道
——以中国气象报“7·20”强降雨新媒体报道为例
段昊书1,杨凤临2
(1中国气象局 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北京 100044;2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时间,
北京 100022)
摘要: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具有较高舆论关注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类突发事件通过新媒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呈现速度更快、渠道更多样、信息真伪愈发难辨的特征,亦更容易出现舆论失控等问题。在我国,行业媒体既是重要新闻宣传力量,也是所在部门、行业的权威信息出口,而极端天气事件多数涉及行业专业领域,因此,在面对此类事件的宣传任务时,行业媒体必须更稳妥把握,并肩负更大责任。文章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气象部门唯一行业媒体——中国气象报在河南“7·20”极端强降雨事件中的新媒体报道案例及应对策略进行剖析,最终围绕行业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征等,就其做好极端天气事件新媒体报道提出操作建议,以期能为各媒体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行业媒体;极端天气;自然灾害;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148-03
第13卷第05期 Vol.13 No.05 2022年3月 March 2022
二、行业媒体在极端天气事件报道中应承担更大作用
我国的行业类媒体具有一定特殊性,大多聚焦特定行业,同时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团组织作为其管理部门,具有权威、政务发布的天然属性。在涉及重大公益性、可能存在重大舆情影响的极端天气事件的报道中,行业媒体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一)行业媒体的自身属性决定其权威价值
根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共有105家,其中绝大多数行业媒体的管理部门为其行业所对应的国家部委及团组织。譬如自然资源部管理的中国自然资源报、应急管理部管理的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气象局管理的中国气象报。
行业媒体一方面是所处部门的专业媒体,媒体属性决定其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不应缺位,尤其极端天气事件往往涉及气象、水利水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交通、公安、消防等诸多领域,相关行业媒体更是有“用武之处”。
另一方面,我国行业媒体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所处行业或相关部门的权威信息出口。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公众急切得到权威、准确“表态”,对行业媒体发声抱有期待。
(二)行业媒体在科学解析方面具有资源优势
极端天气事件与普通社会事件不同,涉及科学解释复杂问题。对极端天气事件成因、影响、后续发展
的报道,不仅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及时性要求,也要符合科学规律,这是破除争议、去伪存真的关键。行业媒体与所在行业关系密切,往往拥有较丰富的专家资源,这是行业媒体在此类新闻事件报道中的“杀手锏”。
三、“7·20”事件中国气象报如何进行新媒体报道
中国气象报社成立于1989年,2011年起开始探索发展新媒体,承担中国气象局政务新媒体运维工作,先后开通微博、、抖音号、快手号等,并入驻15家客户端,订阅用户近1000万。在2021年“7·20”河南极端强降雨事件报道中,作为行业媒体,其新媒体报道策略恰当,及时发布权威声音,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一)事件背景及新闻报道趋势
2021年7月20日至23日,河南多地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其中20日郑州出现1小时201.9毫米的降水,刷新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雨极值。此次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具体来看,该事件媒体报道及舆情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2]。
第一阶段,20日12时至14时,暴雨引发城市洪涝灾害之初,网络舆论对其多呈调侃态度。
第二阶段,20日14时至18时,暴雨来势凶猛。主流媒体开始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端转发暴雨现场实况,“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郑州海洋馆的鲨鱼跑岀来了”等谣言也陆续出现。
第三阶段,郑州等地暴雨持续,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影响陆续显现,如地铁封站、公交停运、供电故障等。主流媒体持续跟进。这一阶段,中国气象报及时发声,率先通过微博、向外透露气象专家对此次极端降雨事件的分析、预报情况,并确认降雨量破历史纪录。
第四阶段,随着雨势放缓,公众主要关注暴雨引发洪涝和次生灾害情况,以及对于被困人员的解救行动,致灾成因等讨论开始占据舆论场。
第五阶段,在“7·20”之后,分析、问责、重建、救援、纪念等成为关键词。
从7月20日至24日,中国气象报在其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产品14条、短视频6条,多角度、多维度报道此次极端天气事件,配合中央主流媒体有效发挥答疑解惑、去伪存真、引导舆论等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象报社平台两篇推文阅读量达10万+,相关产品全网阅读量超过3.6亿。
(二)注重新媒体的“先发定位”
极端天气事件波及范围较大、影响广泛。处于突发性事件中的民众越多,消息传递也会越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为自己发声,极端天气事件的传播及发酵几乎“零时延”。“7·20”事件中,几乎伴
随强降雨出现,在新媒体端就出现相关报道。7月20日14时至18时,是降雨量最强时段,也形成了网络上第一波舆论高潮。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明显难以跟上节奏[3]。
中国气象报近些年深耕新媒体领域。运营的微博、均入选“互联网白名单”,中国气象局官方入选国家网信办“走好众路线”全国百强账号。
“7·20”极端强降雨事件发生伊始,中国气象报选择率先在微博、上发布最新实况、预报信息,并快速采访当地气象专家,对此次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及影响进行分析。7月20日20时,发布《罕见!郑州1小时降雨超200毫米!权威解读河南极端暴雨!》一文,5小时内阅读量破10万,成为当天传播最广泛的权威分析报道;21日,发布《雨到底多大?还要下多久?五问河南极端强降雨》为此次事件成因判断给出明确方向。
中国气象报灵活安排刊发策略,没有等待报纸、网站等时效较慢的媒介发声,而将主要力量投入新媒体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149
汽车商业保险传媒实务
15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端,坚定新媒体的“先发定位”,让受众在事件发生后能很快看到相对权威和科学的解释。
(三)发挥行业媒体的专家资源优势
极端天气事件会延伸出一些社会问题,包括灾害的预防、应对与处置等,但其发生离不开客观的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则要归于科学范畴,这既是行业媒体的责任,也是受众迫切想了解的。只有将科学问题讲清楚,才能起到吸取经验、警示后人的作用。
中国气象报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专家资源优势,邀请多位专家发声,从科学角度厘清暴雨成因,分析后续影响。譬如,24小时内两次采访中央气象台值班首席预报陈涛,发布《最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跟踪解读河南强降雨》等短视频,得到广泛关注;针对事件深层次原因,及时采访多位院士专家,发布《对话院士专家:中国的暴雨,比复杂更复杂》《为什么“北方暴雨”看上去更可怕》等文章,用新媒体语言对科学问题进行通俗解构,得到强烈反响。
(四)根据事件进展把握报道节奏
12306几点开始放票新闻报道要注重“时、度、效”。极端天气事件公众关注度高、发展迅速、舆情走向变数较大,新媒体端更要把握好节奏。
中国气象报根据事态发展,有目的、有步骤地部署新媒体报道计划。事后复盘,基本紧扣上文所述舆
情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气象报在第一时间立足气象行业媒体定位,在新媒体端主要侧重对天气事件的实况分析、趋势预测,以解答受众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
此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开始重点报道灾情进展、救援进度、正能量新闻时,中国气象报社适时推出气象部门在此次事件中坚守岗位、服务救援的正能量报道,譬如《被洪水“冲跑”的气象局长,到底经历了什么》《“前面水深,别去!”这位气象局长为啥不听劝》等,前者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话题阅读量24小时内破亿。
四、行业媒体做好极端天气事件新媒体报道的建议以河南“7·20”极端强降雨中国气象报的新媒体报道实践为例,可以看到,行业媒体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可以充分发挥其权威性、专业性,更好地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起到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一)确保第一时间有所回应
极端天气事件几乎都会伴随灾情发生,而面对灾情,“第一时间不隐瞒,确保客观报道”,是官方媒体应坚守的原则。行业媒体,尤其是全国性行业媒体往往被公众视作相关部委的“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尽快出声,代表着整个部门有所行动。若无法及时做出
赚q币
回应,就会将新媒体舆论阵地拱手让人,此后再补发信息也难以得到外界信任,错失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二)尊重规律,认真厘清科学问题
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行业媒体的专业性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不能只是跟风“炒热点”,而要坚持从科学角度出发,努力在第一时间搜集宝贵数据,在权威信息、专家解读等方面下功夫。需要注意的是,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科学解析,有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较长时间的研判。对此,行业媒体不能操之过急,要严守科学准则,根据研究进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公布研究结果。
(三)适应新媒体特征,有意识地引导舆论
行业媒体做好极端天气事件的新媒体报道,需要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巧妙设置议程,促使舆论向正向发展。要抓住新媒体传播可视化、数据化、碎片化等特点,善于运用短视频、数据图表、海报等形式进行报道,从而更贴合互联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同时,在内容上,要巧用次生舆论,重复正向舆论,推动视点下沉,在聚焦极端天气事件致灾性及影响的同时,主动设置更多议程,引导公众关注救援中的感人事迹,以及对未来的思考等。
(四)与中央媒体打好“组合拳”
行业媒体自身体量有限,要想做好极端天气事件报道工作,需要加强媒体合作,与中央主流媒体打好“组合拳”,有意识地对外分发、推广具有专业性、科学性报道,共同监控舆情走向。从长期来看,可以从流程和机制上,建立突发事件的报道联动响应机制。
五、结语
在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的当下,行业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特定行业、单位的权威出口,作为推进媒体融合的主力军,必须承担责任,做好相关事件发生后的新闻宣传、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和发展趋势,发挥行业媒体的自身专业优势,在辨真伪、正视听、稳舆情、聚民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俊卿,张泽一.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表征、安全风险及防
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85-89.[2] 杨松桦,冉峡.对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引导策略的分析:以河南郑州
“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5):46-51.
[3] 冉瑞奎,王美丽,段昊书.深挖行业资源融合创新 加强媒体合作
借力发展:以中国气象报社为例[J].报林,2021(2):32-34.
作者简介 段昊书,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杨凤临,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