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边城》(节选)《荷花淀》
《边城》(节选)
[学习目标]
一、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感受小说表现出来的湘西民俗风情之美。
二、了解小说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三、品味作者文白杂糅,丰富多变、古朴而典雅的现代典范小说语言。
[学习重点]
一、欣赏作者对青春期少女翠翠曲折心思的描写,了解翠翠惘然、朦胧、暧昧、无
言
可说的思绪,体会作者对翠翠“介于有心无心、有意无意之间,并非热恋中人,因而虽忧而不深,有忧虑却未失天真快乐”的恰到好处的表达。
二、欣赏作者对老人形象描写的含蓄与细腻,体会老人对孙女的爱怜、忧虑、牵挂、
希冀。
[学习难点]
翠翠的细腻变化的心态。
[学习内容]
一、作者介绍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等,长篇小说《长河》《旧梦》等,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成为文坛影响颇大的京派小说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代表作《边城》通过描写湘西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表现了男女之爱、祖孙之亲、父子之情、邻里之睦,表现自然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人性,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1949年,沈从文先生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讲解员。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一股“沈从文热”,对他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作品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他的小说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湘西艺术世界,在这个恬淡静谧的氛围中揭示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对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的批判,是一种自
然、纯朴、自由的抒情文学。他把乡土文学发展到了更高的境界,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人物形象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语言具有个性,生机勃勃。与沈从文
先生在国内的默默无闻相反,沈先生在国外名声鹊起,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最近由香港《亚洲周刊》编辑部组织调查“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揭晓:鲁迅的《呐喊》夺得百年小说冠军。紧接着顺序是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张
爱玲的《传奇》、钱钟书的《围城》、茅盾的《子夜》、白先勇的《台北人》、巴金的《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及刘鹗的《老残游记》列前10名。
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
二、小说内容简介
沈从文自幼便陶醉在对于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
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朱茵老公是谁
二手房广告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这样谈到家乡的河流:“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
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
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
虞书欣赵志伟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
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
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论及这部作品时,作者自己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
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了5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6月中夏雨
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沐浴着湿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蓬勃着人性的率真
与善良。“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然而,当生活中的
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由此,小说容纳
了现在和过去、生存和死亡、恒久与变动、天意与人为等诸种命题,笼罩在整部小说之
上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作者称:“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究无从接近学校还
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对读者的
预设,似乎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边城》也许是作者努力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
南烟斋笔录为什么一直不播课文节选自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第十至十二节。小说所写的是水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小城外溪流边的故事。小说中写到的是湘西水边最常见的风物,比如溪边渡口、渡船、碾房等。通篇展示给读者的是极其简单的场景,极其简单的人物关系。
三、人物亲情关系分析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翠翠和她的祖父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缺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在感情上也是相濡以沫。
在一个凄凉的黄昏,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翠翠觉得好象生活缺少了什么,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只有祖父一个亲人的生活“好象缺了点什么”,她觉得
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撒娇的祖父,于是,翠翠想象出走。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我。”“出走”是个极富文化含义的意象,是非常“现代”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在家”的感觉被打破了,传统的和谐世界已不再完整,家园成了废墟。于是要出走——寻精神家园。
那爷爷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翠翠被自己想象中的后果吓怕了,叫道:“爷爷,爷爷,你把船划回来呀!”“我要你!”翠翠需要爷爷,需要传统,她不能割断历史。
翠翠“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悬崖”这个意象,准确地揭示了翠翠濒临深渊、进退两难的困境:梦醒了却无路可走——这是所有非西方民族和文化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共同命运。更感人的是,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象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就真会分开。翠翠更不敢想象自己居然会产生伤害爷爷的念头,她难过得哭了又哭,只有用对爷爷更好更亲来补“赎罪”了。至于爷爷,根本就想不到也不相信翠翠会伤害自己。
作者笔下的翠翠是一个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充满了童真美和纯情美。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课文中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耳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篇,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摘取了一捧虎耳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虎尾草据说是一种带毒的爱情草。
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是没有受到任何功利污染的纯洁爱情。
(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但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在这种忧伤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至纯至善的人性美。
总结:
作者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些深深地触痛了他,因此,他深情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孤独感分析
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化不开的浓浓深情,但为什么翠翠会产生用出走来“惩罚”爷爷
的念头?爷爷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而且早就在操心她的感情之事了。翠翠也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这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折磨翠翠的青春期萌动的复杂情绪中最主要的一种——孤独感。
孤独感在《边城》人物中有着普遍意义。再举天保为例:天保爱上了翠翠,爱得专注而投入,但是他无法让翠翠也爱上自己,他走了“车路”,没有成功;还想走“马路”,又输给了弟弟。他承认失败,准备成全弟弟,“孤独”地驾船远航。这样的心思,无法向弟弟说,也无法跟翠翠说。临行前他遇到翠翠的
爷爷,爷爷在误会中暗示他已赢得翠翠的芳心,却如同在他的伤口撒了一把盐,他是孤独地起航的,最后也是带着孤独死去的。
不知是否有意,沈从文先生在这时引起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心灵之间是可能沟通的,但心灵之间又是不可能完全沟通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只属于他个人的感受,特别是痛苦的感受,这感受会引发他的不安、抑郁或是焦虑。就像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一样,人们的孤寂感也互不相同,这就更增加了人们相互沟通排遣孤独的困难。翠翠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心灵单纯,他们尚且难逃孤寂侵袭,现代文明社会使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心灵的功利化倾向之人更具防范性,就更难逃孤寂感觉的笼罩了。
我们可以借用沈从文自己的话来理解《边城》:“……事实上却等于把我那小小地方近两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历史发展和悲剧结局加以概括性的记录。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内中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和当前,都怀着不可形诸笔墨的沉痛的隐忧,预感到他们明天的命运——这么一种平凡卑微的生活,也不容易维持
下去,终将被来自外部另一方面的巨大势能所摧毁。生命似异实同,结束于无可奈何情形中。”
董芷依五、多种艺术手法
作者纯熟地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增强了小说的叙事魅力。
例如,让“误会”不断出现在人物关系中,使故事一波三折,动人心弦。以祖父为例,
他早已为翠翠的婚姻做了许多事,可不知情的翠翠误会了他。比如,听了歌后,祖父误以为自己可以把事情办好,就不告诉翠翠发生了什么,致使翠翠对自己的追求者总不知情,促成了以后的悲剧。再比如祖父错误地认为夜歌是天保唱的,孙女也会喜欢天保,结果无意中伤害了天保,终于知道是傩送唱歌后,他仍未及时把全部真相告诉翠翠。仅从祖父一人身上引出的误会就可以为作品设置多种矛盾,使情节更曲折、人物更丰满、叙事更生动。
再如,将梦境巧妙插入叙事过程,使情节更丰富,意境更优美,还使人物隐秘的心理得以展现。课文中写了翠翠在清醒时做了吓唬爷爷的白日梦,也写了晚上做摘虎耳草的梦。白天的梦写了翠翠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心理,夜晚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两场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确实别具匠心。
《荷花淀》
[自学目标]
一、了解孙犁的小说风格。
二、学习用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习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自学重点]
一、了解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
二、水生及水生嫂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
[自学难点]
幅的组词一、几个青年妇女对话所体现出的个性特征;
二、文中的景物描写所体现出的意蕴与暗示。
三、从小说中所设置的巧合看其所蕴含的意义,体会文中的伏笔之妙。(略)
[自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孙犁是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等,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等,论文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