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定是特稻米的文化故乡
科技发展的好处吴蔚
提起水稻种植,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里认定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比如两湖省份和浙江、江西等地方。觉得北方干旱,水资源匮乏,更是和“鱼米之乡”不沾边。其实,古城保定昔日曾经是特稻米的文化故乡。
水稻在不同的地方种植时间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一季一收,有的是两季一收。北方华北地区是单季稻。一季水稻播种时间一定要在清明前播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在中华大地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保定植稻文化历史久远,雄踞中国北方,光耀华夏大地。而其作为中国北方特稻米之乡所独有的文化历史,却从没有向世人展露。古城保定是特稻米的文化故乡,在悠悠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古城保定特稻米之乡文化,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向世人展示出五彩斑斓的画卷。
“特稻米之乡”
张雨绮老公王全安
在远古洪荒时代,古黄河泛滥区域依地形的不同会形成黄泛区、沼泽区和大小不等的漫水冲何新
於区,当古黄河离开太行山折向东去时,在太行山前即今保定中部就会形成巨大的淤积平原区。在先秦时代古黄河沿太行山东麓北行,经保定折向天津入海。黄河中、上游河道岸高谷深,黄河下游则平坦广阔,易发大范围洪水。在传统意识中,黄河似乎成为一条害河,而事实并非如此。黄河有“紧水冲沙,慢水冲淤”的说法,冲沙的区域形成黄泛区,走慢水的地方会留下一片淤泥。《汉书·地理志》贾让在治河三策中提到,洪水“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今天的河北保定徐水县地处冀中平原,太行东麓,距今10500—9700年前的徐水南庄头遗址,早已出现北方旱作农业的原始萌芽。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今天我们平常俗称的'五谷'是指五种最常见的谷物。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而'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在古代,南方多水,气候湿润,比较适宜水稻的种植。因此,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故《楚辞·大招》当中有云:五谷六仞。其中五谷就是指稻、麦、麻、豆、稷等作物。
古代保定地区一度曾经成为北方重要的水稻产地。北魏太和元年(477),保定古城“清苑城”最初得以肇建,当时北方已经出现大面积的稻田。地理学家、散文家、今保定涿州市人郦道元撰写的我国地理学名著《水经注》中,提到水稻种植的共有十处,其中六次重点记述的都是北方水稻的成功栽培。
涿州种植水稻史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齐孝昭皇帝建元年(560)平州刺史稽骅建议“开幽州督亢旧皮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此境得以周瞻(隋书《食货志》)。”
北宋年间,保定作为太祖皇帝赵匡胤、太宗皇帝赵光义的祖籍地和祖陵所在,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重视。那时这里水道纵横,河网密布,成为北方重要的优良稻谷产区。著名思想家邵雍在今保定涿州成功种植水稻,“邵村花田”开始伴随着涿州贡米成为史上著名的人文景观。大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稍后于保定定州推广水稻种植,搜集整理《稻秧歌》,留下诗、文和史记。赵传个人资料简介
白洋淀水稻种植第一人——黄懋
黄懋(936—1008),北宋初年大臣,字志仁。生于后晋天福丙申年(936)农历二月初一日,闽兴化莆田长溪崇贤里人(现福建莆田、长乐一带),后迁居浙江台州黄岩柔川(黄岩屿头乡沙滩村一带)。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被任命为沧州临津县令。
时任临济(临津)令黄懋请于河北诸州置水利田,黄懋引入优质稻种,创南稻、北种并获丰收的新局面,民赖其利。淳化四年(993)上书《请于河北州军兴作水田奏》:“闽地惟种水田,缘山导泉,倍费功力。今河北州军多陂塘,引水溉田,省功易就,五三年间,公私必大获其利。”当时,六宅使何承矩请于顺安砦西引易河筑堤为屯田。宋太宗让何承矩考察巡视完毕后回京复命。何承矩考察回来的情况和黄懋所奏一模一样。于是太宗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黄懋为大理寺丞充判官,从各州镇征调军兵一万八千人给他们服务。凡雄莫霸州、平戎顺安等军开始修堤筑堰兴堰六百余里,并且分置闸门,引白洋淀水进行灌溉。第一年种稻,正赶上霜期没有获得成功不成。黄懋分析晚稻应该是九月才能成熟,河北霜期早而地气迟,江东早稻七月就成熟了,于是黄懋从江东调来早稻种子让士兵们种植,这一年八月,稻子获得丰收熟。刚开始,何承矩的建议,大多数人持悲观的态度。武将们习惯于攻防演练习,认为盖房子、种地是很羞耻的事情。既然种稻不成功,大家更加议论纷纷,几乎都要停止不干了。稻子获得了丰收,何承矩有话说了,他命人把稻
穗装满了好几车,派遣官吏送至京城,这下臣才停止了议论。而莞蒲、蜃蛤也都获得了丰收,成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
涿州贡米
保定涿州范阳大地上,有一块盛产精品稻米的地方,那里出产的米被人们称为“涿州贡米”,就是古称督亢之地的涿州市东南。昔日战国荆轲献给秦王的地图,就是督亢之地的地图,那里是古时候燕国的膏腴之地。金庸金大侠在《鹿鼎记》第四十一回:“渔阳鼓动天方醉,督亢图穷悔已迟。”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
历史的沉淀,为涿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宝藏,不仅有底蕴丰厚的文化传承,还有独一无二的物质遗产。而在这些传承中,“邵村花田”承载着文化和物质的双重青睐,引人注目。邵村花田,涿州古八景之一。至今尚有一片2000多亩古稻田,据史料记载,其种植始于南北朝,已有1400多年历史。邵村花田古时是指百尺竿镇大、小邵村一带,这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处胡良河流域,自古就有“北方小江南”的美誉。因为水源优良,其出产的花田香米、花田黑米,引地下泉水灌溉,生长期长达210天,集天地之精华造就了其口感香甜、弹滑,被皇家宫廷选用而种植不衰,“涿州贡米”闻名遐迩。
百尺竿镇是著名易学大师邵雍故里。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邵村花田出名,还因为这一带的农田景在北国独具一格”,因为地面平坦广阔,盛产稻子加上四周的荷塘,每到春夏,稻田植秧后,方田披上新装,荷塘里一片片或红或白的莲花点缀其间,远处青山相衬,美丽的稻田和荷花景相映成趣,胡良河蜿蜒流过,浇灌着这一片沃野,到了秋天一片金黄,稻谷花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诵作画。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对涿州花田有详尽记载。邵村花田,是涿州先人留下来的特有农业文化遗产。
苏东坡与定州稻秧歌
1093年,北宋苏东坡被贬任定州知州。他整顿官风,调整军纪,垦荒种地,兴修水利,推广水稻种植,大力发展生产,巡访民情,深受人民的爱戴。定州秧歌(原名稻秧歌)就是苏东坡三点稻秧歌后发展起来的。
相传宋代定州城北的苏泉、西坂,东坂、南宋、大西丈一带,地势低洼,有黑龙泉、(至今泉流不断)、白龙泉,无名的小泉很多,四季长流不断,形成了浩瀚的水面,水田荒芜,水草丛生。苏东坡巡访来到这里,发现有二千多亩的水地,觉得荒的可惜。这里水草葱葱,鱼儿跳跃,泥土肥沃,若是开发利用,插上水稻,准会成为江南鱼米之乡。苏东坡是四川人,熟悉水稻种植。他与左右商量,当地农民叙话,要试种水稻。当天就责成专人,乘马从南方运来稻种,指派专人传授技术,稻谷终于丰收了。在新开辟稻田里,传唱着秧歌小调。传说一天苏东坡巡访来到这里,听到秧歌,很是高兴。他放眼看去,是插秧的农民在唱。他侧耳细听,凑近歌处,细加品味,像劳动号子。他听后颇为赏识。且不提形象的歌词,就那一扬一顿、一短一高的曲调和那分撮、插秧、抹汗甩洒的动作,就特别喜人。苏东坡站在水边,随着插秧人们的歌声,也哼唱起来,话不由已的点出,人们唱的是“稻秧歌”。
稻秧歌在南宋村、苏泉村一带,如万泉涌水,蓬勃发展,广泛传通,老幼普唱。每到插秩、收获的季节,到处都可以听到。这些歌,使劳动者忘却了疲劳,消除了忧愁。苏知州听在耳里,看在眼里,细加分析,很感兴趣。这些稻秧歌经过他的加工修改,搜集记录,把众多的稻秧歌集中起来,各取其长,整理加工,提高了艺术质量,使稻秧歌从曲调上也
丰富多样起来。正如苏知州点明的那样,稻秧歌不仅要唱出人民的悲苦,还要唱出人民的欢乐和幸福。
清代直隶保定植稻
好声音学员被撞清军入主中原后,将明朝时的北直隶改为直隶。康熙八年,又设直隶省会于保定,此后240多年,保定一直是直隶省的军政首府机关。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升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保定府志》开篇就谈道:“畿辅之志,不同于诸行省,以其有京师也;首郡之志,不同于外郡,以其为通省之极辖也。”保定府与北京紧密相连,不仅是京师的政治辅助区域,更是极其重要的后备粮仓,最佳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