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学
1.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25.    B.15    C.135    D.234
2.画出下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4.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        ,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穿衣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汽车观后镜成正立缩小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
6.有一凸透镜f=15 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 cm,则像一定是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
7.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 
A.照相机拍照片.        B.投影仪放大图片.
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  D.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
8.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教育心理学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9.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
10.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两倍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
11.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在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
课外活动总结
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中国移动积分商城首页    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所短一些
12.近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二)光学
1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2、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       
A、照相机拍照片            B、幻灯机放大画面
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      D、报纸上水滴下面的文字看起来变大
    A                    B                  C                D
                                  测图4-2
3、如测图4-2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5演员高曙光、小华家买了一架照相机,用这架照相机给人拍照半身像时,人与照相机的距离u与照相机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Au可能小于f                          B2f > u >f
Cu一定大于2f                        D、无法确定
6、小刚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底,把杯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现象,测图4-3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A              B              C              D
                              测图4-3
7、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小于
2)图18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8、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测图4-5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厘米
B、一定小于8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6厘米之间
D、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
        测图4-6
9、如测图4-6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为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年终总结会主持词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测图4-7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10、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测图4-7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11测图4-8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三)运动和力
1、下面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2、下面事例中属于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轴上的螺母要拧得很紧      B、鞋底、车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给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D、在皮带传动的机器中,张紧皮带
3、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D、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桌面对书的摩擦力
4、力F1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5、下列现象中,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
D、跳远比赛,运动员助跑后跳起腾空仍向前运动
6、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使                  D、跳远时快速助跑
7、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然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重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8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8、体育课上小伟和小强进行爬绳和爬杆比赛。小伟爬绳小强爬杆,他们两人体重相同,两人同时匀速向上爬,结果小强先爬到顶端,则       
A、小强受杆的摩擦力等于他受到的重力
B、小伟受绳的摩擦力大于他受到的重力
C、小强受杆的摩擦力小于小伟受绳的摩擦力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D、小伟受绳的摩擦力与小强受杆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9、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10、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       
A、人从行使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B、大雾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车造成几十辆车追尾
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
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
            11
11、如图描述的是小明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甲、乙),然后一只手压另一只手在桌面滑动(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2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