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如果想当影视演员,他或她⾄少应该具备怎样的外形条件才能胜任⾏业的基本要求——显然,这⾥只是讲最基础性的“上镜”概念,并不包括某些影视剧⼈物需要的特型外貌。⼀直以来,影视剧演员塑造⼈物成败与否,最⾸要、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必定是他或她的外在形象。
但除了外在形象,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了导演的选⾓。为了以正视听,⼩编这⾥把导演选演员的“规则”告诉⼤家,以下不代表全部,但已经很具体了,仅供各位参考:
⼀、艺⼈经纪公司:导演是如何选演员的
⾸先通过专业的副导演根据剧中⼈物的要求搜集演员资料,也就是所谓的见组照⽚和可能的视频资料,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到相对合适的⼈选,这⾥⼀般也就是根据演员的脸谱和剧中⼈物的脸谱进⾏“对号⼊座”,如果有视频的资料话,就再根据这个⽬标演员是否上镜和表演⽔平做⼀个初步判断,选出想见的⽬标⼈选,当然这⾥说的⼈选基本是所谓⼀线之外的,因为⼀线演员⼤家都⽐较熟悉,⽽且⼀般他们也⽐较忙,不怎么会需要见⼈。
其次是由副导演通过电话的⽅式到演员本⼈或演员的经纪⼈请演员在适当的时候来剧组见⾯,也就是常说的“演员见组”,跟参加招聘的⼤学⽣接受⾯试⼀样,⼤体是进⾏两个⽅⾯的⼯作,⼀是技术层⾯的,
看其反应以及对表演的⼀般理解,有时需要的话在征得演员本⼈同意的时候试戏,试戏也不⼀定就是试即将要演的戏,有时可能是随意请演员⾃⼰表现⼀下;再⼀个是⾮技术层⾯的,就是聊天和问询,这样的⽬的主要是了解演员的各⽅⾯性格特征和个⼈魅⼒,看其是否会赢得观众的喜欢,是否能将⽬标⾓⾊扮演好。
万维网创始人万惠再次在⾯试的时候有时候会现场⽤DV拍摄部分花絮以供最后定夺的时候参考,这个时候其实对于新⼈演员来说是很关键的步骤,我想提醒⼤家,不要以为仅仅是看你的出⾝门第或仅仅看你的专业⽅⾯,更多的时候也会看你的⼈品,是否积极配合,是否谦虚,是否懂得⾏业的规矩,守时是⼀个很重要的标准,很多新⼈演员往往就因为在这个时候给剧组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所以最后落选,毕竟导演看你的时候是会考虑到将来要跟你⼀起⼯作很长时间的,⼤家在基本的做⼈上如果觉得对⽅不舒服的话肯定是不⾏的。
最后就是由制⽚部门跟演员或经纪⼈谈酬⾦价格和⼯作档期,这个环节也是⼀个很关键的环节,对于新⼈来说,毕竟竞争⽐较激烈,价格不会是⾃⼰希望的那么理想的,这就是所谓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其实,在这⾥我想提醒有些经纪⼈,你的演员你希望他有好⾓⾊,有好价钱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不是当他是“摇钱树”那样的话搞不好会影响他的发展的。
只有经过了这⼏个环节后,才能决定是否起⽤哪个演员。说难其实不难,只要认真对待,好好做⼈就
可以了,如果说难也难,毕竟这不是⼀个绝对的客观判断,是由⼈来决定的,他⼀定有⼈的⼼理因素。
⼆、演员导演具体做什么?演员导演怎样挑选演员?
演员导演(casting director),⼜称演员副导演,专职为影视剧配合导演创作挑选演员。从主⾓到配⾓、从特邀演员到众演员都是选⾓组演员导演的⼯作。剧组不同,⼈员设置也不同,有的剧组设置两位演员副导演,有的设置⼀位,再搭配⼀到两名助理,各有分⼯。
演员导演可真不是⼈⼈都能当的,要到合适的演员,⾸先必须熟读剧本,了解制⽚⽅和导演对⾓⾊要求,选取备选演员,再根据制⽚⽅、剧组实际选定演员。
⼀般剧组选演员,先筹备⼀段时间,收集演员资料照⽚;然后根据剧本⾓⾊要求看照⽚挑选备选演员;接着约演员见⾯,有的剧组还需要试戏;最后从适合演员中根据演员艺术成绩和价位及发展⽅向综合挑选最终⼈选。这与以上艺⼈经纪公司分享的“导演是如何选演员的”流程基本⼀致。
演员导演在这个⾏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头⾃然就有了⼤量的演员资源,他们⾃然很了解这些演员的艺术发展轨迹,于是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制⽚⽅和导演推荐。做⼀名能⼈的演员导演,不难,有⼀⼤堆电话号码、⼿机号码就⾏;但不是你打通了明星艺⼈的电话,⼈家就买你帐的,不是所有拥有厚厚⼀本演员电话号码就可以做演员导演的。
做⼀名有技术含量的演员导演,有难度。要从某演员⼀⼤堆各式造型照⽚中发现其可塑性,安插到合适的位置,需要眼光。例如,当年潘虹主演电影《股疯》,众⼈⼤跌眼镜,在⼈们印象中,潘虹⼀直是悲剧演员,《苦恼⼈的笑》、《杜⼗娘》、《⼈到中年》、《末代皇后》等等,最终潘虹以主演电影《股疯》赢得⾦鸡奖和百花奖,⾜可见选⾓导演的眼光。
对于演员导演,制⽚⽅可能有发⾏⽅⾯的要求,选来的演员要卖座,剧组可能有资⾦⽅⾯的限制,不能超过预算,⼜要让成⽚好卖、⼜要节约成本。;所以,演员排兵布阵要有学问,⼀线、⼆线、三线及新⼈、⽼艺术家搭配要合理。
⽬前,更多的剧组是过紧⽇⼦的,票房和卖⽚以及收视压⼒逼迫他们压缩制作费,⼤头的演员费⽤⾃然⾸当其冲,所以在⼀部⼤型的电影或电视剧中,⾃然更迫切需要⼀个懂⾏的演员导演。
对制⽚⽅、剧组、导演来说,最理想的演员导演是能拿演员预算、了解演员市场卖⽚市场和观众需求、使⽤明星⼤腕⽼艺术家和新⼈搭配合理、谈价签合同⼀条龙全拿下、谈定的演员阵容可观、给出预算⽀出表反馈制作⽅、最后还能给剧组省钱的演员导演。能做成这样的演员导演也算是他们那些⼈中的“⼀线”吧。
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笔记本键盘三、挑选电影演员和舞台剧演员有哪些区别?
⼀部电影的思想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能成为具体的东西。正如环境的因素(⾳响、时间和形象)是设计出来的⼀样,在那⼀环境中活动和对其产⽣影响的演员也同样可以设计。演员“设计”主要包括挑选演员(分配⾓⾊)、设计动作和语调,从⽽以与影⽚的思想风格相谐调。⼀个演员是否富于个性,可以影响⼀部电影的整个性质。
挑选电影演员不同于挑选舞台剧演员。在舞台剧⾥,⽐起在电影中,演员更容易适应他的⾓⾊。实际上,使⾃⼰变成另⼀个⼈的才能,这是对舞台演员起码的要求。例如,⼀个有才华的三⼗岁的⼥演员,可以在舞台上扮演七⼗岁的⽼太太⽽毫⽆逊⾊。这是由于舞台演员和观众之间,在美学欣赏时和实际情况中,隔了⼀段距离,所以在性格刻划和适应性⽅⾯可以留有充分的余地。因此,挑选舞台演员时,戏剧才华这⼀因素(声形训练和戏剧才智)就较之⾝体和⼼理上的相似关系更⼤。既然在舞台上的⽬的是为了引起演员和观众的交流,即使在没有服装、布景和化妆的情况下也可以办到,那么实现这⼀⽬的的才华也就是头等重要的了。
然⽽,在电影中,这种过程⼀般是反过来的。剧中⼈物得适应扮演他的演员。观众和电影演员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致没有什么幻觉的余地。在这⾥,⼀个三⼗岁的⼥演员不论她多么富有才华,要她扮演⼀个七⼗的⽼太太,只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才能成功,⽽且也只能偶尔为之。
四、谈谈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和导演选⾓的标准
因为演员是导演思维最直接的传达者,所以导演必须要理解演员,理解⾃⾝与演员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对此有⼀个贴切的⽐喻,即⼼理师与病⼈之间的关系。我不是从“忏悔式”关系的意味上这样说,⽽从创作的⾓度来谈。
在合作默契的时候,师和病⼈能够协⼒打造⼀条通道,通向⼀个“新”⼈,在这个世界上更具⾏动⼒和存在感的⼈。在这⼀意义上,优秀导演和演员也是打造了⼀条通道(即表演),通向⼀个新⼈——影⽚中的⾓⾊。那位⼈物将使叙事成⽴,并构建另⼀种关系——与观众的关系。这些创造性的、引⼈⼊胜的关系正是观众亟亟以求的。惟其如此,好演员才收⼊优厚。同样出于这个原因,不能够把演员潜⼒发挥到极致的导演⾃然薪酬微薄。我还要补充⼀句,演员位于电影摄制的前线上,他们个⼈要冒最⼤的风险,他们的勇⽓值得观众尊敬,⽽且,我敢说,值得观众爱戴。在创作影⽚和实施导演思维的过程中,他们是重要的搭档。
8.0怎么更新许多导演相信:“选对⾓⾊,你作为导演的⼯作就完成了⼀半。”这个宣⾔⾄多说对了⼀半。在这个造星计划泛滥的时代,经济上的考量往往跟导演的愿景⼀样左右着选⾓。强势的经纪⼈和选⾓导演的兴起,把原本摇摆不定的天平压向了为“钱途”⽽⾮创作来选⾓的⼀端。下⽂的论述只关乎为创作⽽选⾓(请容我说⼀句,为了维护导演对于⽚中⾓⾊的愿景,他们应该⽃争到底)。
选⾓是拍摄开始之前导演思维的第⼀次表达——更说明了为什么导演必须在前期制作阶段形成明确的导演思维,在这⼀
选⾓是拍摄开始之前导演思维的第⼀次表达——更说明了为什么导演必须在前期制作阶段形成明确的导演思维,在这⼀阶段,导演思维应⽴⾜于剧本阐释。选⾓过程⾸重演员的外表。但是演员外表是否符合导演对于⾓⾊的愿景,并不及演员在外表与举⽌上投射出的特质来得重要。我建议,在导演与演员第⼀次见⾯以及随后试读剧本时,导演要列出⼀份选择标准清单,以此来评估演员,⽐如:
1. 专业性(professionalism)
2. 演员赋予情境的张⼒(tension)
3. 能量(energy)
4. 魅⼒(charisma)
5. 性感(sexuality)
要牢记这⼀观点:导演应该把同样的标准贯彻于随后的试读,以及该演员与其他演员合作的试读。
我们⾸先谈谈专业性的标准。使⽤专业性这个词,我指的是按时到场,以专业的态度回应⾯谈。演员到场是想受雇扮演⾓⾊,导演到场是要雇⽤演员。如果会⾯⽆助于达到这两个⽬标,那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失职。
第⼆个标准是演员带给情境的张⼒。当个性、愿望和机遇融为⼀体,张⼒就会显现。演员能够制造多强的张⼒?演员怎样产⽣并传达这种张⼒?张⼒可以化为能量。作为导演,如果演员⽆法产⽣必要的张⼒,我会忐忑。如果在某种环境(⽐如试演)下,演员激发的张⼒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同样会担忧。此处的关键是,不但期望演员有张⼒,⽽且希望张⼒对演员起到正⾯作⽤。
第三个标准是能量。好演员知道,不管影⽚类型为何,能量都是关键。快乐、悲伤、愤怒、机智和魅⼒都归属于能量范畴。演员能否⽣成能量场(energy field)?或者他们是否能够吸收周围的能量?看到此处,读者或许会觉得导演要想选⾓得拿个⼼理学学位。其实⼤可不必。但是如果对⼈有直觉,理解⼈,明⽩是什么使⼈之为⼈,会很有帮助。
钳怎么读第四个标准是魅⼒。这是能量的⼀种形式,但是它涉及到某种更为特别的东西——信念,强烈的、持之以恒的、⽽且躬⾏实践的信念。似乎演员希望观众能够分享他或她的信念。这⼀信念极其强烈,以⾄于充溢着灵感、⼒量,乃⾄魅惑。拥有魅⼒的演员具备超的吸引⼒,或⽈拉⼒。你的演员有没有魅⼒呢?
最后,性感。每个好演员⼼⾥都明⽩,他或她的电影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是⼀种诱惑;为了吸引观众,演员必须精擅此道。这⼀特定的演员有那种磁⽯般的⼒量吗?演员能够吸引作为导演的你吗?
这份清单有助于导演决定某个演员是否符合⾃⼰对于⼈物的愿景。通常演员看起来不会与⾓⾊如出⼀
辙,但是也许会给⾓⾊补充另外的维度。
选⾓步骤的第⼆个阶段——演员的试读——也需要凭借上述五点进⾏筛选,虽然试读本⾝另有要求,“贯线”(through line)变成了衡量标准。演员打算怎么诠释⼈物?这种诠释是符合导演的意图,还是有所偏离?有哪些差别?这种诠释是如何成形的?演员是否做出了有意识的努⼒来创建“贯穿线”?有没有魅⼒?有没有能量?有没有信念?演员是着意取悦还是存⼼冒犯?这些都是在⾓⾊阐释中⽣发的问题。不管⼈物是聪明还是愚蠢,是存⼼还是⽆意,导演必须能够看出演员是如何为⼈物营造诠释、唤起感情的,于是乎导演就知道了,演员已经编织了连系⼈物的纽带,表演开始⽣根发芽。
如果演员的诠释与导演的看法不尽⼀致,问题就转变为演员的诠释是否有趣。如果能够吸引导演的注意,显然就有值得开掘之处。演员可能年纪和外貌都合适,但在试读中却把⼀切都搞砸了。对于导演来说,试读其实揭⽰了演员与⼈物是否有情感共鸣,演员的诠释能否推陈出新。最后,每个演员都想争取到⾓⾊,所以在试演中⾃然不乏欲望和能量。导演的⼯作就是借助上述五个标准来考察演员的试读和⼈物诠释是否引⼈⼊胜。
黄圣依杨子婚变试读时的第⼆层演技测试,是给予挑战,再进⾏另⼀个试读。有些导演会规定⼀个极端的情境——你妈妈刚刚去世,你刚刚接到胰腺癌的诊断书——然后要求演员重新试读这⼀场景。这样做是为了检验演员的弹性。
演员能否呈现出⽐上⼀次试读更丰富的内涵?这⼀测试可以让导演判断演员的⼴度。好演员能够给出的诠释范围相当⼴——滑稽、哀戚、悲惨。这样的挑战是对于⾓⾊塑造的热⾝。演员的弹性反映在他或她对于⼈物的理解上,可能有别于导演对于⼈物的认识。这种差别何其有趣,⼀个⼈作为演员的⼴度⼜是何等迷⼈!
选⾓过程的第三层级,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个单独的阶段,也就是让演员与另⼀个演员、另⼀个⼈物配合试读⾓⾊。可以应⽤同样的五个标准来评估这⼀次试读。⼈物之间有“化学反应”吗?如果有,这种“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演员是彼此协作还是相互竞争?竞争并不⼀定是坏事,反⽽经常妙⽤⽆穷。这⼀次试读和随后与多名演员共同进⾏的试读能够说明演员可否跟观众建⽴联系。演员能否抓住观众的注意⼒?能量、魅⼒和性感程度协同合作,⾜以使观众——以及导演——全神贯注,不能⾃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