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1]选文的第一段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出这些事物后填空。
→河流→
[2]选文中“______”这个词语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写一个和“前途似海”一样带有“似”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3]朗读选文第二段时的语调应该________(轻柔  低沉  高昂)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段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结合你的理解用线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2. 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②请:求。③西王母:仙人名。④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⑤斫: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羿请不死之药(  )  (2)谪令伐树(  )  (3)蟾蜍(  )(  )   (4)常斫之(  )
[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再查音节   ;“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ēn bèn),意思是   (①奔走,急跑;②直向目的地走去)。
张根硕的图片[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__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和_______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古人谈读书(节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①(有志则   _______;)②(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③(有恒者则__________。)此三者缺一不可。
[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_____说的,他的观点是读书要“三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有识”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反面例子“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  )”中句子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理解。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来自星星的你宋茜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3]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______________)
(2)遂烹彘也   遂 (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李健个人资料及简历
(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用“/”画出该句的停顿。
(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的作品。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____________诣: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示: 
(4)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 为   设果。
② 孔指 以示儿曰……
(5)从杨氏之子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孩是一个 的人。小孩回答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惠:①受到的好处。  ②智慧。  ③敬词。 甚聪惠(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银子变黑
[4]“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7. 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这则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古人谈古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可耻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重要
C.学而不厌   厌:满足 D.却只漫浪诵读   漫浪:随意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默而识之   如井蛙之窥天 B.心不在此   此三者缺一不可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
[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1]加点字注音。
不耻下问(____)   诲人不倦(____)   岂(_____)  默而识之(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士人: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 
耻: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  识: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车银优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中浦悠花家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