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实我镇“川(戏)剧之乡”的建议方案
赵又廷个人资料及简历清泉镇镇老年人协会 
福原爱为什么会中文清泉镇党委政府:
最近,成都广播电视台编辑兼记者赵刚(从2010年起关注我镇“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其以此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民间戏班》荣获2013年第56汽车保险计算公式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提出约请著名川籍演员张国立、邓婕夫妇以我镇“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及一帮戏迷为蓝本,投资拍摄一部反映“川剧在基层”的电影,助推我镇“川剧之乡”的亮点建设。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19日下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12号”)和区委宣传部转发的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新旅游局、市文联三家联合于32日下发的《成都市关于促进川剧发展的意见》(成文广新发[2016]4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围绕我镇“川剧之乡”建设提出以下建议方案: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新旅游局、市文联三家联合下发的《成都市关于促进川剧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坚持振兴川剧,更好地发挥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在四川文化建设和精神家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工作目标
切实加强我镇《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管理和建设,健全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3、工作重点及政策依据
1、组织戏曲进村、进社区,由各村(社区)用公服资金购买戏曲演出服务,让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看戏。
具体办法:除廖家场社区和五桂、太平、桔丰、花园等村外,其它均要进村演出(老年人口300人以上的每年不少于5次,老年人口300人以下的每年不少于4次)。进村演出由各村按场交费(每场目前收取最低价3000元),或按老年人数交取年费(300人以上人平交费80元,300人以下的人平收费100元)。社区年费按常住人口人平120元收取(社区补贴60元,自费60元)。由各村(社区)统一交费后造具花名,镇老协发给《清泉镇老协戏剧茶园会员证》,老年人凭《戏剧茶园会员证》可在本村或镇老协戏剧茶园长期免费喝茶、看戏。
政策依据:   
“川办发〔201612号”文件规定:“根据当地众实际需求,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表演团体到基层(农村、学校、社区、军营、工矿等)为众演出。”“支持优秀剧目开展驻场演出和巡演活动。根据演出的采购成本,实行差异化采购。把下基层演出场次列为地方戏曲表演团体考核指标内容。”
郑业成结婚了吗
“成文广新发[2016]45号”规定:“对川剧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川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演出,川剧中青年艺术家艺术成果的整理、挖掘、传承、川剧驻场演出、参加国内重要赛事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扶持”。
2、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对“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扶持和对川剧艺术骨干的培训。
政策依据:
“川办发〔201612号”文件规定:“面向基层举办川剧传习班。举办以传承川剧优秀剧目和流派代表剧目为宗旨,以基层地方剧团青年演员为对象的川剧传习班,邀请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授代表剧目,进行示范教学。”“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表演团体,根据其演出场次和发展前景,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参与扶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良好环境,发挥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效益。”
3、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一座能容纳500人以上、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的戏剧演出场地。
位于原敬老院的戏剧茶园,是当初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的情况下,为解决老年人能看上川剧的权宜之计,现在看来问题颇多:一是戏台过窄,不适宜川剧大锣大鼓大帮人演出;二是观众席位较少,只能容纳120人左右(如果平价或免费观看,每场至少在300人以上);三是周围离住家户太近,影响了住户的正常生活秩序;四是没有放置车辆的地方,容易堵塞通道,如遇紧急情况容易发生拥堵和人身意外伤害事故。
冬眠动物有哪些
建议利用花园村十组原城管禽蛋市场,由政府筹资、社会投资等方式修建一处较为规范的小型礼堂式的剧院(或综合性老年活动场所),既解决了川剧永久演出场地,又能提升了清泉的形象。
    政策依据:
    “川办发〔201612号”文件规定:“把简易戏台建设纳入‘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和‘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等新型文化阵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范围。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合理布局文化特别是戏曲演出空间,……鼓励有条件
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保护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成为特鲜明的戏曲演出聚集区。”“或以政府购买演出场所的演出时段、提供场租补贴等形式,帮助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解决演出场所问题。”“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独立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提供。”
   
资料:
清泉镇的川剧和“花园沟青年川剧团”
一、清泉镇有着较为悠久的川剧演出历史
清泉镇的川剧演出历史悠久,据《四川地志》记载,解放前的清泉(廖家场)商贾云集,“四庙”、“五宫”、“八会馆”有7个戏台,各种川戏班社在镇内纷纷组建,川剧表演深入寻常百姓中间,日益繁盛。家住清泉镇姜巷子外的赵宝树、巫世琼等演员在川内外享有盛名,更有当地川剧名角淘三在北京、上海演出成名,并将川剧艺术带出国门。那时,观看川剧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到了60年代初,
清泉的所有馆、庙被“破四旧、立四新”的飓风暴雨荡涤无存,川剧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1978131日,同志因出国访问途经成都住在金牛宾馆,连续三晚点看川剧,并对开放传统川剧剧目作了重要指示;19827月,四川省委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提出“抢救、继承、改革、发展”八字方针。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的生活秩序和思想意识逐步回归自然,尤其是酒足饭饱后的老人们又慢慢回味起川剧这股令人神往的特殊韵味——2001年“清泉镇戏剧茶园”应运而生,川剧之风又开始在清泉大地悄然恢复起来。
二、“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名噪一时
20013月至20099月的8年多时间里,清泉戏剧茶园都是外请川剧团驻镇演出;自20101222日注册登记以彭兴树为法人的“成都市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后,清泉镇有了自己的川剧团,不仅方便管理,还有利于培养川剧人才,使川剧这个“非遗”传统剧目得到长足的发展。
花园沟川剧团成立后,所在地花园村两委十分重视,经村民议事会审议通过,每年给予3万余元资金扶持,同时还争取到市、区宣传、文化等部门的专项扶持基金和驻村企业的捐赠,
让演员劲头十足,演出质量不断提升,吸引了周边区县乃至成都以外一些老年观众前来观看捧场;同时也引起了市、区领导和宣传、文化等部门的关注,《青白江报》、《新青白江》杂志、青白江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广播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先后做了采访报道和调研。尤其是成都广播电视台从2010年起到去年连年跟踪报道,纪录片编辑兼记者赵刚以花园沟川剧团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民间戏班》 荣获201356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入围2013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2013瑞士尼翁 “真实影像” 国际电影节、2013尼泊尔加德满都山地国际电影节、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2013“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选2014澳洲国际纪录片论坛暨亚太地区新纪录片影展。2011年,在我区凤凰湖举办的有灼眼的夏娜第三季op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性非遗项目展示场上,“花园沟川剧团”代表青白江区出场参展的川剧“变脸”、“吐火”独领风骚,受到评委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肯定和赞赏;2012年受区文广新局安排参加成都市川剧大赛,“花园沟川剧团”又力排雄,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曾几何时,清泉镇的“川剧之乡”和“花园沟川剧团”名噪一时,上下、远近皆知。
                                  20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