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土家族的饮食风俗
农历八月黄道吉日查询2022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始终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很多地区始终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利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人由渔猎转而学会农业技巧后,辛勤劳动、性格开朗、粗茶淡饭、生活很有规律;一般居住在深山,空气清爽,吃的食物大多是自己生产,无污染;茶,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叶或茶果等,俗称长寿藤、神茶,学名茅岩莓。“住山靠山,靠山吃山。”这
是土家族生活阅历之谈,也是土家人不成文的长寿秘诀。
手机上网流量      节庆食俗
      土家族民间非常注意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行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敬重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由于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
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土家族的饮酒,特殊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行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阚立文老婆
      祭祀食俗
韩国女星排名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祖先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头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爱吃三下锅儿、合渣、八月瓜、粑粑(糍粑)腊肉、粽子、水酸菜炖肉、起渣
、包谷粑粑、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还有:合菜,土家族逢年过节最常吃的菜,时常同包谷烧酒一起上桌;团馓,土家族风味小吃,用糯米饭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尘;绿豆面(绿豆磨面制成的面条),米粉(用大米等原料制成,注!湘西米粉特殊香纯);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黄豆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土家族的风俗
      男女多经对唱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头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哭妹”、“骂媒人”等。开头是轻唱歌,越接近嫁期越哀痛。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擅长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立刻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哀,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掩埋。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依据仆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
散粉排行榜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详细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常。
      土家族的婚俗
      1、请带伞的媒人求婚
      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情愿成人之美。假如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盼望。之后,媒人要来回三次,女家才能承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看法。假如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双方议定财礼之后,即选择吉日定亲。定亲时,男方要预备酒肉、衣服、耳朵粑粑等作为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酒席款待男方来客和媒人,并把女儿的八字送给男方,表示两家正式联姻。
王璐瑶图片个人资料
      2、猪腿传递婚期
      对于湖南土家族来说,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间,姑娘一般会认真查看情郎带来的背笼,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这里面很有讲究。猪腿若光光荡荡,说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示意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预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说明今年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
      3、迎亲的小伙成包公
      四川西阳、秀山一带的土家族进行婚礼时,要在迎亲队伍中选一位比新郎年龄小的小伙子代表新郎当摸米。偷听新娘哭嫁的内容和给女青年们分发礼物。在夜晚哭嫁休息时,女方的一些年轻姑娘便三三两两地摸米要哭嫁粑粑,并借口哭嫁粑粑给少了,纷纷往摸米脸上抹锅烟子。摸米怕被抹黑脸,只好设法隐藏。姑娘们也不轻易地放过他,处处查,凡见到男方前来迎亲的小伙子,便都将锅烟往他脸上抹。到天亮时,迎亲队伍中好多不是摸米的小伙子,脸上都有了黑。据说,被摸黑的男青年越多,被女方姑娘爱上的青年就越多,新郎新娘就会更加相亲相爱,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