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伤寒之胆热下注,春温之伏邪主⽅
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草各⼆两,枣⼗⼆枚,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制,最早是⽤来治
疗⼆阳合病所引起的下利证,原⽂⽈: “太阳与少阳合病, ⾃下利者, 与黄芩汤,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
⽣姜汤主之。”⽽医家汪昂则称其为:“万世治痢之祖⽅”,并编有汤头歌诀⼀⾸云:仲景⽤芩⽢
芍并,⼆阳合利加枣烹;此⽅遂为治痢祖,后⼈加味或更名。再加⽣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单⽤芍药与⽢草,散逆⽌痛能和营。
《伤寒论》原⽂中虽然说黄芩汤是属于“太阳与少阳合病”,但我认为其病机仍是以邪热郁于少阳
为主,即伤寒⼊⾥化热,欲变为三阳证,⽽本⽅所治即为邪⽓将传或已传⼊少阳。少阳有邪,
汪涵肝硬化则胆⽓郁⽽不疏,最易横犯胃肠,上逆于胃则呕吐,下迫于肠则下利。⼜因为少阳疏泄不利,
⽓机不畅,所以下利往往兼有⼤便不爽,下重难通,肛门灼热等证。
原神石珀在哪
因阳邪⼊⾥,故仲景以黄芩彻其热,芍药苦酸,能益阴柔肝,以制少阳⽊⽓之横逆。⼆药相
合,是热性下利的主药。此外⼜⽤⽢草、⼤枣和其太阴,防其进⼀步传变。
古代的“利”和“痢”不同,利,泻泄也;痢,滞下也。黄芩汤本是治伤寒下利,再加⽣姜与半夏,名黄芩加半夏⽣姜汤,⽽《活法机要》⽤此治痢,更名为黄芩芍药汤;张洁古治痢则加⽊⾹、槟榔、⼤黄、黄连、当归、官桂,名⽈芍药汤,这些皆为后⼈对仲景此⽅的加减运⽤和变化。中国移动营业厅网上营业厅
仲景⽤黄芩汤,已⽆医案考证。现附刘渡⾈现代热利医案⼀则:王××,男,28岁。初夏迎风取爽受凉后,病头痛⽽⾝热,经治表证已解,但出现⼤便下痢,肛门灼热,每⽇四五次,伴腹中疼痛,⾥急后重及⼝苦、恶⼼等证。脉弦数⽽滑,⾆苔黄⽩相杂。此属少阳经热内注于胃肠,以致腑⽓不和。故⽤黄芩10g ⽩芍10g ⼤枣7枚炙⽢草6g 半夏10g ⽣姜10g。服药三剂⽽愈。
此外呢,此⽅还被温病学界所⼴泛重视,详细说来,最早是被叶天⼠所提及的,其代表《幼科要咯》说到:“春温皆冬季伏邪”。⼜说:“春温⼀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春发于少阳,以春⽊内应肝胆也。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苦寒直清⾥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伏热。必先⾟凉以解新邪(葱豉汤),继进苦寒以清⾥热(即黄芩汤)。况热乃⽆形之⽓,时医多⽤消滞,攻治有形(飞按:即⾷积,⼩⼉科多⽤),胃汁先涸,阴液劫尽者多矣。”
黄纪莹 古天乐叶⽒精于⼉科,是以⼉科起家,对于《幼科要略》全⽂,就连曾批判过叶⽒的医家徐灵胎也⼤加赞赏到:“此卷和平精切,字字⾦⽟,可法可传。得古⼈之真诠⽽融化之,不愧名家” 。⽽对于开篇此段话,徐洄溪更是⾔⽈∶“皆正论也”。所以两位医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黄芩汤确实是治春温之主⽅,那何为春温呢?
可能没学温病的⼈不太了解,我们所谓的温病有⾃外⽽感的,也有⾃内⽽发的,⾃外⽽感的根
据四个季节的不同有风温、暑湿、秋燥、冬温之分,由内⽽发的就是伏⽓温病,⼜叫伏邪温病。
所谓的伏⽓温病就是某种条件下(如夏热、冬寒等)感邪后,由于⼈的体质较弱,邪⽓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是隐藏在体内的某些部位,在⼀定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邪⽓伏藏待机,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被称为“伏⽓”或“伏邪”,到了内外环境条件有利于毒邪时,或“伏⽓”⾃内⽽发,或“伏⽓”为时令之邪所诱发,邪毒暴张,⼲扰或破坏了体内正常⽣理状态⽽发病。秀智李敏镐
伏⽓温病听着复杂,其实内容不多,包括有春温、伏暑和温毒⼏个。其中的春温就是因为春天来了,潜在⼈⾝体内部的阳⽓会渐渐的透发出来,当然浮潜了⼀个冬天的温邪也会跟着从内部释放,因为这个邪⽓不是⾃外⽽感的,所以我们叫春温(春天⾃外⽽⼊的叫风温,易混淆),造成春温发⽣的主要有以下⼏个重要因素:
《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关于冬不藏精的原因,成年⼈都知道。如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指出:“中⽽即病者,名⽈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春变为温病。”并精辟地指出:“寒邪之内伏者,必因肾⽓之虚⽽⼊,故其伏也每在少阴。”那么感受春温的原因只有房劳内伤所导致的精不藏吗?未必!对于此话吴鞠通认为:“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切⼈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天⽓应寒⽽阳不潜藏,如春⽇之发泄,甚⾄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那是否⼜只有成年⼈才会发⽣春温?也未必,王孟英⾔:“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多温病何耶?良以冬暖⽽失闭藏⽿!夫冬岂年年皆暖欤?因⽗母以姑息为⼼,惟恐其冻,往往⾐被过浓,甚则戕之以裘帛(富家⼉多夭者,半由此也),虽天令潜藏,⽽真⽓已暗为发泄矣。温病之多,不亦宜乎。此理不但幼科不知,即先贤亦从未道及也。”所以导致春温的原因有很多,成⼈⼩⼉皆可发病,当然伏邪潜藏的时间长短不定,引动的因素有很多种,发病的严重程度和流⾏性也跟每年的五运六⽓相关,具体是怎么个推算⽅法,估计真正知道的不多。
在上,我们在这⾥⼜可以接上了之前叶天⼠所说的那些话了。黄芩汤可以胆热下利,但换个思路想想,以黄芩、⽩芍之清⾥热为主药,⽩芍⼤枣安虚⼈之柔弱,更配以⾟散之⽣姜,清泄中不⽆透意,故春季伏⽓温病之不宜⽤⾟温⾟凉表散者,有时径可取原⽅⽽⽤之。⽐如《未刻本叶⽒医案》
中这则:“先寒后热,是属伏邪,体质阴弱,未宜发表。伏邪者,乘虚伏于⾥也。当从⾥越之,春温篇中有黄芩汤可⽤”。
当然叶⽒运⽤经⽅,更多的还是加减⽽来的,奇情妙趣,满纸灵光,充满着变化之美。如《临证指南医案·暑》中此案:“王,⾝热⾃汗,腹痛,⼤⼩便不利,脉虚,右⼤左⼩。暑热内闭,拟和表⾥法。薄荷,枳实,黄芩,⽩芍,⽵叶⼼,⿊⼭栀,通草,⽢草”。
边界牧羊犬按:温为热之渐,暑为热之极。伏温发于夏⾄前为温病(即春温),发于夏⾄后为暑病(即夏热),此⼆病虽发病时间上有不同,但伏温内发之病机则不异,故治暑病叶⽒有时亦⽤黄芩汤,但叶⽒认为“暑必挟湿”,故⼜每与⽵叶、通草等化湿品合⽤。
本案以栀⼦配芩、芍,旨在加强清热之⼒量。前⼈说,治暑之法,清⼼利⼩便最好。本案之⽤⽵叶⼼、通草,即含此意,其与前三味相合,有解暑化湿,清热利⽔之作⽤,此实为本⽅之主药。治暑热内闭,宜凉散不宜温散,然黄芩汤原⽅之⽣姜性温,故叶⽒代之以薄荷,但因病本有汗,故徐灵胎批注说“有汗不宜⽤此”。究叶⽒⽤意,似遵“暑当与汗皆出,勿⽌”之经旨。由此观出,叶⽒实乃善⽤黄芩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