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经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
发布时间:2011-10-12  信息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
  摘 要:随着海洋世纪潮的全球涌动,“实施海洋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区域性地加以推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划分的11个海洋经济区中,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居于首位,它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负有表率作用和拉动使命;而大连作为核心城市。又对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负有同样的表率作用和拉动使命,所以必须大力加快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协调发展进程。既要认真考察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联动效应,又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操作对策:增强海洋开发意识,树立海洋环保观念;大力发展临海产业,调整与改善海陆产业结构;统一规划海陆经济开发,合理布局海陆区域功能;大力开发新兴海洋产业,更新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力拔头筹。
 
  关键词:大连城市经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号召,要大力“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并且把它作为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后,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具体确定了11个海洋经济区。在这11个海洋经济区中,首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因为它的“海洋开发基础好,是海洋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大连作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与黄海、渤海相连,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利”,因而大连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充分开发“蓝国土”,建设“海上大连”的宏伟构想。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创业工程,是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由陆域开发为主转向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开发并重的重大战略安排。在这一重大战略安排下,进一步推进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试作现实论证。
 
  一、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根据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区域经济梯次发展和增长极理论提出来的。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类等级的区域经济发展都是非均衡的。这种现
象具有普遍性,所以要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极,来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启动效应和推进作用。实践证明,那些交通便捷且具有广阔腹地的港口城市最具有发展潜力,必须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下工夫培育成区域经济增长点。因此,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中,也要有一个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点,以带动整个海洋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大连市以其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与有利条件,必将对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连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已经成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的对外窗口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和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居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又是京津的门户。大连市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市正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既是东北地区的窗口城市,又是环渤海地区的犄角城市,横跨正在成长中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与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而发挥着龙头作用。大连辖区海岸线长1906公里,是国内有代表性的北方滨海城市。大连市交
通运输基础设施完善,运作机构配套,各种交通工具齐备,目前已经形成了海陆空相互协调的立体化、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运输体系,是联接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交通枢纽。
 
  ()大连发展战略定位准确,已经成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的先导城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的港口条件和优势,努力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在此之后,可以进一步整合辽东半岛港口的潜力与功能,推动和促进大连市作为国际商务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和国际旅游中心的全面发展;吸引全国性和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或营销中心到大连市落户和发展;大连市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市场经济先导区,在全国率先进行自由贸易区试点。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大连市可以依据港口与腹地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促成港口与腹地的联动机制,实现区内与区外市场经济互补,形成区域利益共同体,达到港口发展和腹地经济水平提高以及区内与区外共同发展的目的。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强调:中央把大连确定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充分认识这
个定位的重大意义,发挥大连市带动和辐射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先导作用,进而把大连全面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人才创业中心和休闲旅游中心。必须“充分利用大连沿海的区位优势,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带的尽快形成和发展”。
 
  ()大连城市经济现实优势突出,已经成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开发支柱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通常是用该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来加以衡量,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标度。大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在辽东半岛地区占有的比重较大;而且呈连年增长的趋势(如表1所示)
 
  表大连占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 865.81 937.57 1095.46 1187.07 1204.6 1294.63
  大连 689.14 790.1 933.12 1020.17 1018.12 1156.28
  比例 79.60% 84.30% 85.20% 85.90% 84.50% 89.30%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3年平均增长率为8.6%,居国内大城市的第5位。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连已经成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城市。大连城市经济发展必将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腾飞增添新的活力,提供有力的支撑作用,成为“站在前头”的开发表率。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连在城市经营方面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由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定位准确,对外辐射功能强大,所以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促成了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城市经济发展体系,已经成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发展的“心脏起搏器”,在辽东半岛地区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二、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联动效应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中,把海域经济开发和陆域经济开发互相结合起来,是发挥海洋经济区优势的客观要求,利用海洋、沿海与内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位差”,将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渗透与辐射,有利于带动从陆域经济到沿海经济再到海域经济的“梯次发展”。大连可以充分利用陆域生产力发展的既成优势,进一步促进与带动海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实现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经济的关联性进二步增强。
 
  ()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在全国海洋经济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进入21世纪,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对象,海洋空间也成为人类拓宽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向。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海域广阔,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可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家划分的11个海洋经济区中圆,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作为最大的海洋经济区,东起丹东市鸭绿江口,西至营口市盖州角,以基盐海岸为主,海岸线长1300公里,滩涂面积约900贺州特产平方公里。其优势海洋资源是港口资源、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以大连市
为核心的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寄予厚望,对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明确规定为:“以大连港为枢纽,营口、丹东港为补充,建设多功能、区域性物流中心;提高海洋船舶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和产品层次;建设旅顺、丹东滨海旅游带;重点发展海珍品养殖;保障复州湾、金州湾盐业生产基地的持续发展;培植海水利用产业,提高大连市的海水利用程度”。
  电脑怎么关不了机
  ()大连城市经济对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拉动作用
 
  大连城市经济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大连的海洋产业优势在辽东半岛地区乃至全国海洋经济中都十分突出,特别是大连的港口功能、旅游产业和船舶制造业,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
 
  1.大连港口。从历史上看,大连是国内外知名的“城以港兴,港以城名”的城市。大连港是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辐轴位置,是中转远东、南亚、北美和欧洲货物最有条件与最有发展前景的港口之一。2004年大连港集成货物吞吐量达9068.8万吨,比2003年增长6.8%。大连港是大连市最重要的口岸基
础设施,是大连未来发展口岸经济最重要的硬件依托。大连市要促进口岸经济大发展,成为辽东半岛地区综合物流中心,其重点应放在完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系统,拓展大连港的经济腹地。
 
  2.大连旅游产业。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承担着辽东半岛旅游业的主体部分。目前,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连是辽东半岛地区第一个年接待海外游客超过10万人的城市,排全国第6位。在这里,旅游业作为“爆炸性产业”,极大地带动和刺激了大连市运输、邮电、餐饮、建筑和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视察期间强调:大连要充分发掘独具特的旅游资源,重点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以阳光、沙滩、大海为旅游主打品牌,“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做强旅游产业,争创最佳旅游城市”。
 
  3.大连船舶制造业。大连的船舶工业一直是中国船舶工业的生力军和劲旅。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中,大连的船舶工业已经被列入辽宁省和大连市的主要振兴产业,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大连造船业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突出地位,是国内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制造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大连造船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造船能力已达150万吨,占辽宁省的85%,占全国的25%。大连建造的船舶已出口到包括希腊、挪威、丹麦、美国和英国等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吨位600多万吨,创汇130亿美元。20026月,总书记在视察大连造船工业时明确指出:“造船行业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又是劳动力密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竞争优势。要珍惜这一优势,巩固发展这种优势。”
 
  ()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利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关于“海洋是国土、海洋是资源、海洋是财富”的理念,关于“谁控制海洋,谁就占有财富”的认识,已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21世纪作为开发海洋的新世纪,将会进一步使海洋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战场;而以海洋资源为主体的海洋产业必然要在沿海地区兴起,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辽东半岛海域丰富的资源,可为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广阔海域,可为大连经济提供充足的拓展空间。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大量增加,各种陆地资源不再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事实上正在逐渐萎缩,甚至将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压力和考验;而海洋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储藏地,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利用,它将会与陆域资源形成互补关系。因此,海洋必然成为陆域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源渠道和储备库。同时,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也将为大连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可靠的保证。由此可见,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利关系,能够促进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三、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比以往更加重视本国、本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一个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在协调发展的关系上,诸多方面仍存在着矛盾和不协调因素,并且在事实上消极影响着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海陆产业结构衔接错位较大,不利于海陆经济资源互补
 
  辽东半岛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态势,不仅滞后于陆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而且在海洋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结构失调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海洋第二产业规模增大受到较多限制;因此,产生了海洋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又大于第二产业这样的畸形状况,并且出现了与陆域产业结构截然不同的演变形式与发展方向。这种海陆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现象,必将导致陆域产业与海域产业在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与错位,从而使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资源、技术、人才不能得到合理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特别是由于海洋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使得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储量巨大的海洋工业资源,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开发手段。因此,在有效地调整海洋产业结构的同时,如何将海陆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海陆经济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海陆功能区布局矛盾较多,不利于海域经济与陆域经济共同繁荣
 
  一般说来,海陆产业在同一空间场所的布局,若缺乏沟通机制和协调能力,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内,海陆产业子系统内部的各种具体产业之间,争地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各产业对海洋滩涂区争夺激烈,对海域、海岸带的使用也存在多重矛盾,工业生产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经常发生用地冲突;港口运输业与水产养殖业发展也有矛盾,一方面养殖占用航道、锚地,给港口的航运业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另一方面锚地、航道内的养殖业也有可能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倾污、洗仓、漏油等环境事故的影响,导致养殖业收入减少和更为严重的损失事件。由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经营状态,致使海陆产业在生产要素运输、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等环节上不能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这既造成了浪费,又影响了下游产业的发展,甚至给整个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鉴于此,大连市必须下工夫解决海陆功能区的布局矛盾,以利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内海陆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
 
  ()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弊端较大,不利于海陆经济进步与提升科技含量
 
  根据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后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可将海洋产业划分为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其中,新兴海洋产业由于具有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及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等特点,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作为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大连的新兴海洋产业比重却低于全国及辽宁省的水平。据统计,全国传统海洋产业与新兴海洋产业之比为6040,辽宁省为62徐若瑄吴奇隆:38,而大连为7030。由此可见,大连的海洋产业“仍处于低水平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和阶段上”。因此,新兴海洋产业是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薄弱环节,必须加以解决与克服。
 
  ()海域资源开发对环境污染较重,不利于海陆经济可持续发展
欢乐颂曲筱绡结局 
  海洋经济作为一种资源型经济,在发展中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二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范围内,这两种现象都比较突出,大连市也不例外。据统计,在2003—2004年间,大连沿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1226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约为1058平方公里,
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在大连市沿岸海域,海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大连湾、青堆子湾等区域。近年来,对大连海域虽然展开了有效治理,但是污染局面仍然较为严重,南部海域、大窑湾、普兰店等地的污染范围还有扩大的态势,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加以解决,以带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实现海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和矿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促进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认清各种现实冲突和具体矛盾的基础上,加强观念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以法律为保障,从全局出发实施核心城市与海洋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增强海洋开发意识,树立海洋环保观念
 
  大连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操作上,必须更新观念,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意识:是要破除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观念,确立全面、协调、町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二是要破除重陆域国土、轻海洋国土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意识,增强广大居民的懂海、爱海、富海意识;三是要破除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知之说,增强全民爱护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要破除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落后观念,树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为此,必须在大连市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展开持久的全民教育。这也是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所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
 
  ()大力发展临海产业,调整与改善海陆产业结构
 
网络主播
  通过对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和大连城市经济的差异性与联系性的分析表明,在大连沿海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海陆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应的经济系统——海陆一体化经济体系,是有效衔接海陆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大连市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临海产业,是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在临海空间形成的理论依据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创立的工业区位论和以廖什(A.Loasch)为代表的市场学派提出的市场区位论。这些理论认为,发展临海产业,一方面要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海洋优势的有效发挥,由海域向陆域转移和扩展;另一方面,要促使陆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内陆的经济力量向沿海地区集中,把陆域经济、技术和设备运用到海洋资源开发中,发挥沿海区位优势。这两种运动的结果,能够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陆域资源的开发、海洋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有鉴于此,大连市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港口建设为依托,以水产业和海洋化工产业为突破口,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并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统一规划海陆经济开发,合理布局海陆区域功能
 
  在未来的海洋开发、管理和规划过程中,要跳出就海论海的狭窄圈子,统一规划海洋经济开发与陆域经济开发。这是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更是解决海陆区域经济布局矛盾的有效措施。对于大连市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来讲,具体可采取点一轴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所谓“点”,主要是指对沿海港口区域(或具体某一海湾)的海洋产业、陆域其他产业和临海产业的合理规划。例如,在大连湾海域,港口作业区和仓储区将使海域成为三类海水区,而别墅居民区的娱乐用海域应按人类能直接用水的标准来衡量。所谓“轴”,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的海岸线,另一个方向是从各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的交通线。后一类交通线,如同触角一样,可以把海洋经济开发的辐射功能,顺着交通线传递到内陆地区,从而拉动陆域的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来进一步加强海洋产业,拓展海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一来,就可以推动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地缓解陆域交通紧张、能源短缺等矛盾。
 
  ()大力开发新兴海洋产业,更新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必须把发展海洋生物产业,作为大连市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重点。仅就大连市而言,沿海地区浅海水域广阔,可利用海底为16.3万公顷;而不同类型的海底,具有各自的实际适养品种,能够为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提供保障。海洋生物不仅是食品的来源,而且是重要的药物和工业原料。因此,大连市要更广泛地应用海洋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海洋生物产业的产量和质量;要大力推进海洋滩涂农牧化,用高新技术进行海水养殖的项目开发。
 
  其次,必须通过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来促进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开发就是要将潜在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对于大连市来说,进行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既要充分发挥作为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又要注重形成海洋旅游的品牌与特。特别是阳光、海水和沙滩,应当成为大连市海洋旅游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依据大连海水浴场的丰富资源,要大力建设适用的高标准的海水浴场,这既是发展滨海旅游的重要内容和特,又是提供海洋健身疗法的场所与设施。
 
  再次,必须积极发展海水利用产业,以缓解大连城市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压力。大连是淡水资源紧缺城市,而大连城市三面环海,又是海水资源丰富地区。因此,开发利用海水以取代淡水,不仅是现代海洋经济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大连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大连市必须借鉴与引进国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加强对引进设备与生产线的管理;要努力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自主开发研究工作,进一步降低淡化成本,拓宽海水利用领域;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沿海地区建立节约淡水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新局面[A].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news.xin—huanetzhengfu/2004—
0209content_1305101.htm,2003——05——09.
 
  [3]高爽.准确定位,强化优势,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N].辽宁日报,2004--02--24(3).
 
  [4]孙斌,徐质斌.海洋经济学[M]。青岛:青岛出版,2000
 
  [5]张永广.吴仪副总理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寄予厚望[N].大连日报,2003——06——18(1).
 
  [6]张海冰曲婉婷个人资料.总书记视察大连港[N).大连日报,2002——06——22(1).
 
  [7]张耀光。大连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思考闭.经济地理,1997,(2).
 
  [8]国发[2003113.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http//news.xinhuanetzhengfu2004-0209content_1305101.htm,2003——05——09.
 
 
  作者:李靖宇 尹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