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 第3期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V o1.14N o.3 2001年 9月 JOURNA L OF W UH AN I NSTIT UTE OF SCIE NCE AND TECH NO LOGY Sep. 2001
杨贤春
最终幻想5(武汉科技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武汉430073)
摘 要 论述了服装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指出了服装结构形式的产生,是人们对服装形态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先有构想的服装形态,才会有相对应的结构形式,并指出构想的服装形态是由服饰观念来决定,由此而推断传统的服饰观是传统服装裁剪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服装结构 服装形态 传统服饰观 传统服装裁剪 Ξ
中图分类号 TS941
0 前言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在物质的创造和精神的思辩能力上的发展,已非一般语言所能描述。伴随着人类进化的包裹物(服装),也经历了相当的历程。时至今日服装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单纯的包裹人体了,而是表现人的内在力量与精神境界,也就是说人的精神面貌可借以服装造型的形态来表现,因而决定服装形态的服装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确认识和研究服装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对于服装的发展意义远大。
安以轩个人档案1 有关服装结构与形态表述的几个概念
在某些服装专业书籍中,对服装结构与形态的概念内容介定不甚明确,所以现将涉及本文论述的几个概念明确如下:
(1)服装结构:一般指服装造型形态的展开的平面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图(传统上习惯称为服装裁剪,实际两者是不同的)。
(2)服装裁剪:这是易与服装结构相混的概念,它是指经过结构设计的作图完成后,按照作图要求将衣料剪裁的一种行为。
(3)服装造型与形态:造型是指塑造物体形态。服装造型是指用适合的要素来塑造服装形态的过程。服装形态则是造型的结果。一般分为构想形态与现实形态。服装形态与服装结构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服装的形态(构想形态)决定服装结构的形式,反过来,服装的结构形
Ξ收稿日期:2001-03-26
作者简介:杨贤春(1962-),男,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式影响着服装形态(现实形态)的效果。
二氧化碳浓度服装结构方式的产生,是对所构想的服装形态分析和研究后制定的,适合这一形态的平面结构特征及关系的结果。
撷的拼音2 中国传统的服饰观与其结构方式源远流长、盘根错节的中国传统思想意识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汉文化而言,主要是受儒、道两大家的影响颇深,儒、道文化不仅规划了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意识的走向,而且以对汉民族着装的心理及审美深处的直接影响,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儒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对汉民族性格及着装意识具主导意义。儒家重礼仪讲“中和”,“中和”既是儒家的哲学核心,又是它的道德基石,也是其审美的根本,强调“中和”的人格美即“中立而不倚”,穿衣要适可而止,不要过于暗淡或花哨,服装要以“文雅”、“儒雅”为美,穿着规矩、含蓄、端庄、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一直沿续至今[1]。道家文化倡导另外一种人格美,即“法天贵真”、“率性自然”,从而促成了中国人另一种着装审美意识。表现出儒、道两种文化影响下的民族着装风格的互补结构。但是道家学说与服饰艺术的发展有其本质的矛盾,道家所讲究的美学是超凡脱俗的,而服装究其本质却是非常世俗的,虽然道家文化在追求精神自由的意义下,又成为中国人体开化意识最早的启蒙者,认为显露人体是自然
的事,但它并非象崇尚人体美的西方文化那样,将服装引向展示人体美的道路,并未因此而引起中国服装对其平面不合体的深刻变革[2][5]。
然而,使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日臻完善的还数“程朱理学”,它们强调“天理”,主张“灭人欲”,给中国人的服饰观念及行为以深刻影响,甚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灵之中。经过儒、
道及“程朱理学”[3]这么一折腾,中华民族文化在总体上呈现着一种强烈的内向性。这种内向
性在服饰上表现为含蓄、端庄、严谨、大方之美,同时还反应在对人体暴露勾勒和性显示的禁忌中,因而服装冗长、宽大、遮蔽人体。孟子就曾因妻子在卧室里裸脚而差点将她休掉[4]。在这种服饰观的影响下,服装的形态无论什么时期(除唐朝外)基本上都采用了隐蔽胸、腰、臀部的曲线,做成了宽松形,身体曲线直接接触衣物的方式极其少见,因此,此种服装形态的平面结构形式是不可能出现符合人体形态的曲线形式。如此说来,传统“服装裁剪”的“纯平面性”是很客观的事了。故而传统“服装裁剪”的所谓“平面性”是由其传统服饰造观所决定的。3 服装结构的“平面性”与“立体性”
对于服装结构的“平面性”与“立体性”的问题实是部分学者对传统“服装裁剪”与“西方裁剪”比较后所下的结论,即中国传统裁剪是“平面性”的。(所谓平面性裁剪是指在效果图款式成平面时,其各个平面特征表达立体的服装时,只考虑人体大的型态关系,不考虑人体的细节
顺风单号 查询起伏,因而组成的服装缺乏曲线感。结构上称之为不合体性。立体性裁剪与之相对。)“西方裁
剪”是“立体性”的,对此本文只想略作解释,前文已表述过中国“传统裁剪”的“平面性”,是其客观的非主观的,也就是说:“传统裁剪”的“平面性”,是对当时服装形态分析和研究所作的与其相适应的结构形式。我们知道对那些宽松蔽体非表现人体形态的服装形式,其结构形式的合体性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点稍有经验的打板师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对于连“四大发明”都能做得出来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技术上的小问题是不会不清楚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任何一种服装结56第3期 杨贤春: 服装结构与形态
构形式都是考虑人与服装形态关系的结果,只是立足点是放在人的形态表达上还是放在服装形态的意的表达上,其出发点是必须是从立体意义出发不可能不考虑三维空间,否则那还叫服装吗?因此说中国“传统的裁剪”方式一定也是“立体性”而不是所谓“平面性”的。其说法应为传统的服装裁剪是“立体性”的“平面形”裁剪。(基于本文篇幅在此不细论)。
4 对中国传统服装“裁剪”与服装形态的思考
图1 唐代女子服饰 图2 宋代女子服饰中国传统“服装裁剪”之所以历来采用“平
面形”的方式,是因其传统保守的服饰观所决定
的。历史上的几次服装改制(特别是唐代)曾出
,
可惜的是这种
文化表层结构,经不起文化深层结构的冲击,并
且,这种文化表层结构要完全改变或长久地使
一个悠久传统民族的文化深层结构发生变化是
非常困难的[1]。因此改制后的服装形态只是昙
花一现。然而对于这短暂的体现必须要求有与
之相适应的服装结构形式配套,才能够满足这
种形态。这说明中国传统的裁剪方式能随着服
装形态的改变而与之相适应,这只要将(图1,
图2)两图服装作个对比就可以说明问题,图1,
中唐代女子上衣部如果不进行省道处理是无法
保证如此的服用效果的。图2,中宋代女子服
饰,显然没有经过任何省的处理故而衣褶较多,
没有曲线感。(图1、2,均摘自《中国古代服饰
史》周锡保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如果不是
从三维空间观念出发,不采用新的以人体三维尺度为基础作立体,曲线的裁剪就无法保证(图
1)中的服用效果的。由此可知中国传统的“服
装裁剪”对于服装形态的适应性,不在它的公式表达的方式如何,关键在于他对这种表达方式里所包含的原理的灵活运用性。这一点是值得
现代的中国裁剪师们好好思考的。
5 结束语
通过我们对中国传统“服装裁剪”与形态关系的论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服装造型表态的形式是由其民族的服饰观念所决定的,是在这种服饰观下所产生的审美心理决定的。其服装的裁剪方式是对这种
服饰的审美观所产生的服装形态进行判断和分析的结果。它的稳定性取决于这种服装形态的持续性。服装形态一旦改变,这种结构形式也随之改变。所以我们应从6
6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2001年
传统的裁剪方式和服装形态变化的关系中出其规律性,以便指导当代的服装业使其发展,并领先于世界服装潮流。
参 考 文 献
[1]戴仕熊.中国传统思想对服饰观影响之我见[J ].服装科技,1994.(1).邓超档案
[2]孙嘉禅、王 璐.服饰文化与性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许南亭、曾晓明.中国服饰史话[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4]徐宏力.中国服装审美文化比较[J ].服装科技,1994.(4).
[5]华 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of Costume
———The Thought of Chinese T raditional “Costume Cutting ”and Shape
Y ANG X ian 2chun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shape of costume.It ’s pointed out that the emergence of the costume structure is the outcome of our analysis and study for fash 2ion shape.As long as we get an idea of costume shape then we can make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And it als o proposes the shape of costume is decided by the conception of fashion.Thus we can in fer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conception is the key of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cutting.
K eyw ords costume stucture ;costume shape view ;traditional costume view ;traditional fashion cutting 76第3期 杨贤春: 服装结构与形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