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练一 积极应付古诗鉴赏中的新活题
[目标解说]
诗歌鉴赏命题类型化,大都围绕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四类进行,考生答题也容易模式化,对这类题型总会到答题的角度,总有自己的答题模式。但是,命题总是在稳定中求创新,古诗鉴赏命题也总有新题、活题出现,考生缺乏经验,无法应付,只要有这类题,总是丢分很多。其实,所谓新活题,无非是提问角度富有变化,或者考查点有变化,或是考点较冷。明白了这一点后,就会发现新活题只是“新”“活”一点而已,“万变不离其宗”,其考查重点仍在常规的四类上;答题也仍要在读懂全诗的基础上,认真揣摩题干信息,遵循“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原则。下面的几组训练题可提高你对新活题的应变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
一、内容主旨方面新活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注]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 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这首边塞诗的主题与众不同,别有新意。请简要分析。
点拨 该题直接考查诗歌的主题,而且要求比较出“新意”,考查角度和要求比较新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廖均卿答案 多数边塞诗表现的主题是报效祖国(或建功立业、怨战思乡、反映边塞征战之苦),而此诗的主题是讴歌民族和解(或热爱和平),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富坚义博论者认为此诗境界高远,请结合全诗赏析。
粉红的回忆原唱点拨 该题要求赏析诗高远的境界,考查角度新颖。答题时先要理解什么是“境界”(如思想境界、胸襟抱负等),再体现“高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亦菲的妈妈答案 ①首联和颔联写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如入仙境,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宽阔胸怀。②颈联融情思于景物。通过描绘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的图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③尾联写“出淤泥而不染”的万柄莲香,远胜借酒浇愁的自暴自弃的举动,体现了诗人摒弃功利、追求清廉的气度。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 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点拨 该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内涵,做了太多的情感内涵题的考生容易顺着思维定势而答成“情感内涵”。答题必须答出其“理”(思想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创造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陈陶①
杜 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 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唐都城长安。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
点拨 该题设题有强烈的具体性、针对性,就是针对杜甫及本诗设题,这类题要特别认真审题,明白命题者的意图:该诗哪些内容体现了“诗史”,其实质仍是考查对该诗内容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二、表达技巧新活题
(一)情景关系分析题
1. (2012·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 (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注]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
点拨 情景关系是古典诗歌最主要的内容,自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过,长期以来一直是把这两者分开考查,如考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方法、景中蕴含的情感,却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考查。上述四题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和探索。
(二)其他方面
5. (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历史上的女英雄修 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 本题从表达技巧和意象选择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1)第二联“翻思”“肯信”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这是充满理性的思考。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这样写从不同的角
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2)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作者)的角度写。想像访客旅途的艰辛,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
7.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惜别
严 仁
致敬军人的经典句子10个字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棙柂转牙樯②。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 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从空间转换的角度,给词中画线句子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句巧用空间转换,分别从行者与送者的角度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其中“蒲帆重”写行者行舟别离时的心情之重,“粉泪香”写送者目送行者远去时的内心之悲,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于自然的时空转换中,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