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毅二胎第八章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
影视作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要比其他艺术复杂得多。如果说一首诗、一幅画、一首乐曲都是由艺术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话,那么摄制一部影视片那么需要集合许多人的力量才能完成。影视创作既是一种艺术创造,同时又具有工业化、企业化生产的性质,美国的好莱坞人士曾作过统计,拍摄一部电影需要动246种不同的行业。影视制作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实拍和后期制作。在影视制作的流水线上有七个主要的岗位: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录音和剪辑。有关编、导、演等部门的艺术职能和特征,本教案在第九章作专章论述,本章着重从制作的角度,按三个阶段的顺序介绍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  前期准备阶段
一、案头准备
案头准备的工作主要是两个:影视剧作的创作和分镜头剧本的编写。
1.影视剧作
剧作是一个影视作品的基础,这个基础越好,这部影视作品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影视剧作的来源基本上是两个:一是由编剧自行创作,另一个是编剧根据现成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改编而成。在当前,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改编的作品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当一部影视剧作定了稿并经制片单位审查,确定投产之后,编剧的任务就告完成,下一步就由导演接手了。导演接触影视剧作的途径通常有三种:一是“自编自导”式,这样的导演为数很少,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视作品的作者,这类作品一般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国际上几位著名的电影大师如卓别林、伯格曼、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属于这一种。二是“介入式”,即在剧本的编写阶段,导演就参与进去,与编剧一起构思和创作剧本,这种编导共同构思写作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剧本“电影化”的程度,风格也比较统一。国内外均有不少电影编、导通过长期合作而形成默契的“搭档”关系,日本的黑泽明和桥本忍、苏联的莱兹曼与格布里罗维奇、中国的谢晋与李准等。三是“接力棒”式,即导演由生产部门分派接受一个已经定稿的剧本,然后导演投入对剧本的构思和处理。
2.分镜头剧本
导演的案头工作是指导演构思形成并诉诸文字的工作,包括完成分镜头剧本的撰写与导演
阐述两项,其目的是对未来的影片事先进行艺术及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规划与整体设想,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从技术上看,分镜头剧本必须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1)把剧本中一个完整的场面分解成若干个镜头,估算每个镜头的长度,为每一个镜头规定景别与拍摄的方法。
2)将场面调度具体化。这个调度既有演员地位的调度又有镜头的调度。
3)估算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要求。如果需要音乐渲染,导演会在分镜头剧本的音乐一栏中用记号标明,由电影作曲家根据剧情内容及分镜头剧本指定的时间、长度来进行音乐创作。
二、选择外景与演员
英国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曾经说过:“请不要忘记,编剧们给你的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我关心的不是这个。我需要的是用一连串彼此衔接的形象来填满那块长方形的白银幕。”显然他指的用来填满银幕的形象主要是由人物和景物构成的。因此导演在实拍前须要选择场景和挑选演员。
1.选场景
场景即影片中的空间环境。导演对景的选择,尤其是对外景的选择都必须在实拍前得到落实。选景的工作由导演会同摄影师、美工师、制片主任一起进行。由于每一个导演的工作习惯不一样,在选景程序上,有的先选景再写分镜头剧本,有的那么相反或交替进行。外景的选择往往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影响。著名的例子是爱森斯坦在导演《战舰波将金号》时,原剧本并没有“敖得萨阶梯”一场戏,是爱森斯坦在选外景时,发现“敖得萨阶梯”极富造型表现力,便将这一场景纳入银幕造型体系,酝酿出天才的蒙太奇构思。选择外景的起码要求是要符合剧作规定的时代、民族、地域的特点,并与未来影片的造型风格相一致。如《黄土地》的主创人员通过“千里走陕北”不光落实了具体的拍摄地点,而且激发出炽热的创作激情,确立了黄土地作为贯穿全片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意图。作为该片摄影师的X艺谋,在谈到这一点时说:“走了一月余,看了腰鼓,听了信天游,见了黄河,坐了老汉的炕头。有天黄昏,一行人爬上佳县的一个高山峁。冬日的残阳悬在峁尖,四面望去,全是梁,全是峁,全是黄土。这块好大好厚的土,沉稳地坐在这里,不知有多少年了,像个老人,静极了。太阳远远的,像X饼。在淡淡的黄光线下,这土原博大、雄伟、悲怆。众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望,半晌,有人叫出声来:“嘿!真棒!就拍这块土地!”
在选外景过程中,会发生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受影片期限的约束,必须对剧本涉及的有关场景作出修改。如某剧本中有场戏写男女主人公相会于一片金黄的菜花田里,由于影片拍摄时油菜花期已过,要拍就须等到来年,但影片却必须在年内完成,结果导演将这场戏改在同样富有诗意的河边大树下展开,按时完成了拍摄计划。第二种情况是历史题材的影片所涉及的有关外景因时间久远,当年的原貌已不复存在,这就需要通过“借景”方法,以若干个局部景点合成以假乱真的场景。如影片《李清照》中晚年李清照生活的场景并不是在XX金华的婺江之滨拍摄,而是选择了几个其他地方的景点后加以合成的。总之,选外景是一项务实又很艰苦的工作,主创人员往往跋山涉水,踏破铁鞋,才能到一处合适的场景。
2.选演员
挑选演员是导演在这一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洪深当年有句名言:“挑选演员是导演构思的一个组成部分,演员选对了,戏就完成了一半”。这话说得毫不夸X,因为演员毕竟是未来银幕形象的体现者,导演的全部努力最后都需要通过演员落到实处。从演员在影片中担任的角分量来说,有主角、配角和众演员之分;从可供导演选择的对象来说,
有专业演员和非专业演员的区别。在西方,电影业盛行“明星制”,惯以一、二位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男女明星领衔主演,有时一个电影剧本是专门为某位明星撰写的,如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为秀兰·邓波儿编写了十一部电影剧本。这种“度身定制”的现象现在已越来越普遍,如由斯泰隆主演的《第一滴血》、《绝岭雄风》,由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主演的《车站》、《兆治的酒店》等,都是主角先于剧本而确定了的。
如果从演员本身的素质方面来区分的话,演员又可以分为“本演员”和“性格演员”,不过每个演员一般都是从本演员起步的,其中有些演员有较强的可塑性,有可能在导演的帮助下不断开拓戏路,逐渐成为性格演员。导演选择演员一般都从形似与神似两方面着眼,而在拍摄历史片或传记片时,对形似有相当苛刻的要求,演员尽可能在外形上酷似人物原型,这样就能够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所谓的特型演员就是指这些演员,如史楚金饰演列宁,古月饰演,孙飞虎饰演蒋介石,王铁成饰演周恩来,卢奇饰演等都在人物的外部形态上就给人逼真的感受。
在挑选演员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影片题材较为特殊,主人公从事的是某些高难度职业,这时导演就须启用从事此项高难度职业的非专业演员出任主角。如《沙鸥》女主角的扮演者就是一位专业排球运动员,具有国家级女子排球队员的素质和球艺。
第二节拍摄阶段
一、开拍前的准备
摄制组的成立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即将投入实拍阶段。摄制组由七个部门构成:导演部门——基本成员是导演、副导演、场记;摄影部门——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照明师、电工;录音部门——作曲、录音师、拟音师;美工部门——美术师、服装师、化妆师、道具员、置景员、油漆工;演员部门;剪辑部门;制片部门——制片主任、剧务、会计。
在开拍前的准备工作中,美工部门根据美术师绘制的设计图搭置布景或对实景进行加工是工作量最大的。如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为了使场景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花费巨资让影片的美工人员建造了一艘在尺寸上仅比原船小十分之一的道具船,可见其规模之大和置景工作之艰巨。电影场景按其所处的空间来分有内景与外景两种。早期电影盛行在摄影棚搭置布景,即使如街道、海滨、山峦等都以人工搭置的布景代替,这种做法虽不受天气、季节变化的干扰与影响,但有比较明显的人工痕迹,容易失去环境的真实感。目前实景拍摄已成为主要的摄制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约大量用来置景的资金,也使电影空间更具有真实
自我评价简历怎么写感。当然,必要的搭置内景还是需要的。
影片开拍前的另一项准备工作是演员的排演。通过排演,演员可以深入体验角,导演那么有可能进一步挖掘演员的表演潜质并统一全片的表演风格。不同的导演对排演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导演主X直接排练影片中的戏,但相当多的导演主X排练各种小品,因为反复排练影片中的戏容易使演员丧失新鲜感,导致正式拍摄时反而表演起来显得生硬和不自然。排演小品就像是为角创造打草稿,从中体验和把握角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使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上配合默契。谢晋在《牧马人》开拍前向饰演许灵均的朱时茂和饰演李秀芝的丛珊布置了十个命题小品,有“相识第一夜”、“婚后的早晨”、“孩子出世了”等等,时间跨度从两个人物互不相识到成为有了5岁孩子的恩爱夫妻,要求演员深入地揣摩人物关系的变化。这些小品的内容虽然都不会出现在银幕上,但通过排演可以诱导演员尽快生活在角的世界中,培养角的感觉,在实拍时演出就能显得松弛自如、游刃有余。
二、实拍
当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实拍阶段便开始了。一般说,为了减少开支,节约成本,同时也为了减少拍摄日期,提高工作效率,制片部门都会对实拍规定相应的期限,这个期限由
拍摄日、运转日(景点的转移)和机动日(如拍摄外景时阴雨停工)等组成。在通常情况下,一部故事片有五六百个镜头,每拍一个镜头摄制组成员都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而这一镜头在将来的银幕上或许只有几秒钟,甚至在剪辑时就把它舍弃了。美国导演利文斯顿在他50年代写的《电影和导演》一书中对拍摄现场作过生动的描述:
 
在公众的观念中,电影摄制组的工作现场,通常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摄影机、布景、情绪激动的男演员和无精打采的女演员,来去匆匆。各种技术人员和乱喊乱叫的助手们,全围着一把舒适的帆布椅子团团转。在这把椅子上坐着导演,他一边喝可口可乐,一边发号施令。
如果有朝一日让一个观众有机会亲自去摄影棚观看拍摄,他可能获得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看到摄影组的工作人员站着互相交谈,似乎时间过了几个小时。然后,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对正在漫不经心地同演员说话的导演喊道:“我们已准备就绪了。”
“好!”导演回答,“让我们再排演一次。”
一阵活跃之后,一个原先不为人注目的人(助理导演)突然成了重要人物。他喊道:“好啦,现在安静一下,进行排演吧!”
又是一阵活跃。一阵铃声响过以后,全场立即静下来。一位担任场记的年轻人带着一块拍板走到摄影机前面,拍板上写了镜头和日期。与此同时,化妆师喊道:“稍等一下。”他跑进场内用面巾纸轻轻拭去演员脸上的汗珠。
“准备开拍。”
“准备好了。”
话是从布景深处传来的,参观拍戏的人看不见喊话者。
高考考试科目时间场记突然喊出声来:“场次20号,镜头11号。”他把用铰合的拍板拍了一响,迅即离开摄影机前面,消失在摄影机周围的人中。
参观者现在看不见导演,因为导演也隐身在摄影机周围的人中。但听得见他下令:“开拍!”
男演员上场,说了两句台词后,导演就打断说:“停拍,停拍!”
yy名字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