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用、担保为贷款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贷款。因其具有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周转使用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从信用社自身而言,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不仅是为“三农”服务的具体表现和树立形象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弱化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我于2012年暑假利用工作之余,采用访谈法、资料查询法等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30多年的改革,农村面貌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直作为农村信用社标志性信贷产品,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尽管2005年前,出现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迟滞不前,但从2005年开始,又恢复了稳步发展的势头。2009年,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达到17478万元,比霸道qq个性签名2008年增长9.6%,比2005年增长192%,2010年元至5月份比年初净增1921万元。
一 农户小额贷款的模式
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我国根据自身的特点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1) 农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现行扶贫资金由农业银行经营,在农行业务内增设小额信贷专项扶贫业务,直接承担向低收入贫困人口提供金融业务的任务,满足广大贫困者的金融需求。(2)农村信用社模式,是指由农村信用社向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业务,满足广大贫困农户的资金需求。(3)邮政储蓄银行经营模式,是由邮政储蓄银行提供小额贷款。
2.对于以上的三种模式,根据我的调查结果,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农村信用社作为为农户提供信贷的主要金融机构,形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如下图:
农户信用评定。首先由农户向信用社提出信用评定申请,然后由信贷人员对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信用状况评定建议,最后由信用评定小组按照农户信用评定的办法,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定。在对农户信用评定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为农户建立了完备的贷款档案。
授信。农村信用社在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定之后,根据评定标准划定信用等级,根据该等级核定相应的信用贷款限额,发放贷款证。
农户贷款。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可以凭贷款证及有效身份证件,到农村信用社办理限额内的贷款。信贷人员也可以到持贷款证的农户家中发放贷款。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农户可以人担保,但是担保人必须由信贷人员核定。
二 农户小额贷款取得的成效
1. 从农户生产性贷款的来源看,小额信贷已成为其重要来源
根据调查,小额信贷生产性贷款占80 户农户生产性贷款的59.8%,占小额信贷的90%以上。有效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中生产性贷款的约束,有助于改善农村信贷市场运作效率低
的局面。
2.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贷款额度不断扩大,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高
在调查中,从农户近年来信贷的可获得性情况来看,农户的信贷可获得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反映在连续年份中贷款户占80 户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见表1);另一方面对于贷款户而言,可获得的贷款数额也在不断增加(见表2)。对抽样的80 户进行调查,其中认为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有56 户,占比70%,认为没有满足其信贷需求的农户只有24 户,占比30%.(注:以陕西西营镇为例)
3. 农户小额信贷的开展调整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根据调查,农户在资金的支持下,依托当地的资源,发展特农业,如烤烟和蚕桑代替了玉米和小麦,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农民种植烤烟和蚕桑时,可以取得政府的支持,很容易从信用社取得贷款,能及时扩大生产规模,不仅调整了农业结构,而且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以提高(见表3)。从西营镇农户的纯收入来看,在未取得贷款前,收入水平较低。但提供贷款,鼓励特种植后,农户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比例逐年减少
几年来,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在为中低收入体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同时,以其较高的还款率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使小额信贷成为一种较高质量的信贷资产。2005 年西营镇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不良比率为28.18% ,到
2007 年不良比率减少到了4.86%。
三 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展了农村经济,调整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问题。
1. 农村小额信贷实际供给的收入歧视
据了解,信用社评出的信用村,所享有贷款数额大、利率低,没有被评上的村,贷款整体数额相对较低。一些收入很低的农户,一般贷款额度较小甚至不能获得贷款。通过表4 可以看出农村小额信贷最终受益农户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没有真正起到扶贫的效果。
2. 小额信贷资金管理问题
①缺乏对贷款的深入调查。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主要依据村委和农户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信贷人员缺乏对贷款户的深入调查,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信用社贷款风险增加。
②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不严。信用社在办理农户贷款手续过程中,只凭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印章办理手续。表面上看似乎手续严密、刘忻个人资料完善,实际上因农户贷款证一旦转借他人、被他人盗取、骗取,就形成冒名贷款。这些贷款一旦逾期,极易导致责任落空而形成贷款风险。
③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
3. 信贷风险防范能力亟需加强
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施瓦辛格肌肉率有所下降,相对仍然较高。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及不良贷款余额双下降,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从2005年的5%左右下降为2008 年的3%左右,但不良贷款余额从2006年至2008 年仍维持在150 亿元左右的水平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阿凡达 结局示,2007 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3.4%。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为30.3%;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7.8%;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2.7%。以上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较2004 年、2005 年、2006 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和其它机构相比仍然相对较高。
农村小额信贷同其他信贷业务一样除了要面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外,最明显的特点是还要面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风险,贷款对象主要是贫困、低收入农户和一些中小企业的特殊风险以及贷款方式是无需抵押担保的信用风险。这些特征都加大了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艰巨性。
4. 利率的制定陷入两难困境,且缺乏贷款科学定价的基础
目前人民银行仍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下限管理,在人民银行统一公布的各期限档次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2.3倍,下浮0.9 倍。据人民银行在2005 年及2008 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的城乡金融机构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4 年起城乡金融机构91%以上的贷款都是上浮利率水平,且在上浮利率水平中,上浮1.5 至2 倍的占40%左右,利率上浮的贷款明显高于四大商业银行及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小额信贷业务是人力密集型行业,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业务成本较高,较高的利率水平能覆盖资金成本及风险成本,但也使许多渴望获得小额信贷的农民望而却步,小额信贷帮助贫尚雯婕整容前后照片困人摆脱贫困的初衷无法兑现,同时也可能增大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银行本身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过低的利率定价除无法覆盖资金成本及风险成本外,还无法实现赢利性原则,难以持续经营下去;且过低的利率容易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另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定价随意性很大,收集贷款定价相关的定性、定量资料较难,很难使用科学的定价模型,定价人才缺乏。
5. 农民存在一种小农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客观原因农民在经济社会中是弱势体,农业本身受自然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户得到贷款以后,即使用于正当的农业生产,贷款风险也是较大的。而在实际当中,农户贷款大多数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必然加剧了贷款风险。事实上,农民在扩大再生产或者从事新项目而需要进行投资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即使手中有一部分投资能力,首先也要考虑能否用小额信贷满足全部的投资需要,因为即使投资失败自己的资产不会受到损失,受损失的不过是贷款罢了,而贷款不是“自己的”。造成了农民在经营贷款项目的时候投入的精力和努力程度都不是最大,不如花“自己的”钱精打细算。
6. 部分农户信用观念不强,容易引发信贷风险
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一旦贷款到手,宁可逾期加息也不愿意到期主动归还贷款。还有的农户有钱不还,能拖就拖,认为小额贷款属于国家扶持,可以不还。有的农户忽视贷款性质,认为“不借白不借,借了是白借”。如果对这些农户的贷款催收措施软弱,将间接地助长农村信用环境的恶化而造成贷款风险。
四 对农村小额信贷的一些建议
1.不断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小额信贷,虽然贷款数额、用途、客户等比较特殊,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建立像大商业银行一样的风险管理体系较难,但还得逐渐秀晶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多种贷款责任制,如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授权、授信管理制等。其次,还要逐渐的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规避等多项制度。再其次,要加强贷款风险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贷前对客户进行严格的信用分析与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及对风险进行严密的监控。
2.加强对贷款客户的识别以及建立风险防范措施
① 健全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贷前调查是贷款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和提高贷款质量的关键。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发放贷款证过程中,应由信贷员送证到农户手中,严禁将农户贷款证交由村干部或农户代表代送,以防丢失、涂改、乱收费等现象发生。
② 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避免审贷流于形式。
③ 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分清主观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
3. 实施行之有效的约束办法
要求农户自有资金在投资项目总额度中所占比例的最低份额,使贷款户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不仅可以有效预防道德风险,而且可以减少贷款的损失。不论是事前的风险预防还是事后的风险保险,这种约束办法都是明显有效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