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五灯会元》卷二载,僧问天柱崇慧禅师:“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
无语。
师言下之意,佛法自在,同于天地,存于此时,不干达磨来与未来。禅者亦不应泥于师祖,囿于佛法,而应起于当下,行于自身,于长空中明心,在风月处见性,若是则长空风月俱
得禅机。亦如宋善能禅师所云:“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亦不可以万古长空,吴秀波儿子个人资料
不明一朝风月。”
天禅于此有悟,
一曰:
万古长空雁去也,一朝风月动箫声。
红尘滚滚烟云过,东来紫气西来僧。
二曰:
达磨来去无你我,佛法有无亦妄真。
万古长空皆妙有,一朝风月既禅心。
三曰:
万古长空万古空,一朝风月一朝行。
自当空里寻妙法,更需行处炼性情。
四曰:
不诵经来不坐禅,万古长空在心田。
红日朝朝吐光华,明月夜夜照安眠。
五曰:
不诵经来不坐禅,一朝风月在眼前。
春花谢了秋花艳,青山不动白云闲。
六曰:
万古长空,不见僧踪,东西妙法,尽在其中。
一朝风月,入眼盈胸,明心知祖,见性归宗。
yutiangang.blog.sohu/58480504.html
最近拜读了星云大师和刘长乐先生的谈话录《包容的智慧》,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即是星云大师对佛教中的“禅”这种修持方法特点的描述,“星云大师:所谓禅,往雅处说,就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往俗处说,就是‘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初读此句,就觉得其中暗藏玄机,于是想来探究一番。
有一个故事很好的阐述了这句话的含义:
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未到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
禅师答:“没来之前的事暂且搁着,你自己的事怎么样了?”
僧人不解,崇慧禅师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把时空拉得很长很大,“一朝风月”则把
时空凝聚到眼前当下。对修行人来说,不要管它万古长空,只管一朝风月就可以了;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当下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这句禅语是把时空的长短和达摩带来的禅法或释迦牟尼佛的心法对比起来讲的。其实那位发问的人知道,处处都是佛法,佛法本来就是现成的,跟达摩来不来中国没有关系。但他这句话问的太远了,跟当下没有关系,可是他自己不清楚。
崇慧禅师答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点明对方不管目前、现在、当下,却想到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大的空间,完全不切实际。一朝风月是万古长空中的一点一段,但若无这一点一段,就没有着力处。若要体会万古长空,必须从你自己认识起,你自己是什么?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发现万古长空。看你现在是万古长空呢?还是一朝风月?
如果你现在是一朝风月,也就是说,你努力于现在,在心上用功,就不会想到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万古长空,也就是功夫作好了,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也不必问这个
退税的钱多久到账问题。
所以你的问题是多余的,不应该问的。就算我告诉你达摩来之前中国有禅法或没有禅法,
跟你也完全没有关联。这句话对普通人也有用处,我们常讲“现实、现实”,现在目前才是阎维文个人资料简介
最实在的,离开现在目前,不论讲什么都不切实际!
由此不难发现,佛教对于修持是有着立足于当下和眼前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的态度,要通过
足够的一朝风月的积累才能获取对万古长空的认识,这和人类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是不谋而
合的,也正由于保持着这样的优良传统,佛教才得以发源与印度而兴盛于中土,和中华文
明交相辉映,结出禅这种独特而富有智慧的文化成果,为我们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PS:
善能禅师说:“不可以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长空,而不明一朝风月。”
所谓万古长空,谓佛法无边,无过去现在未来,这是真空;所谓一朝风月,谓天地万物的
存在,这是妙有。但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万古是一朝,一朝也是万古。当下能悟,
即是佛性,还管他达摩的来与未来?
综上两则材料,万古长空和一朝风月应该是没有主次之分,而却有着先后之分的,它们共
同体现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
hi.baidu/pilotao/blog ... 589f0d7bf480f9.html
祝福爸爸的简单句子[推荐]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朝风月,万古长空。
原载于:wjhdz.blog.sohu/36877227.html
禅家云,“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到底所指何意?我觉得此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
当然是指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了。大才子苏东坡在《赤壁怀古》中曾叹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居士辛弃疾亦曾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
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怀;而杨慎在《临江仙》中更是一语道破:“滚滚长江东
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时空变迁,斗转
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人生如梦,纵然笑傲江湖,英雄一世,最终也不过是一抷
póu黄土,几根白骨而已。一朝风月中的荣华, 成就和美誉,终究归于永恒空寂。我们不
必执着,贪恋,纠缠于一朝风月中而不能释怀,因为一切本空。
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中国古典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红楼梦》可称得上是最好的注
解了。鲁迅在评点《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则看到无常变迁。我想曹雪芹的本意
大概也是如此吧。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红楼梦》三个字,最耐人寻味之处便在于一个“梦”字。繁华散尽,红楼一枕,不过一场无常之梦!“无常实在不可免,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青春无常;人寿如朝露,去日只苦多,是生灭无常;秋风萧瑟,草木
摇落,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人生的过程,更是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笙歌沸腾处原是一场幻境界,声稀味淡中才觅得一些
真消息。”然而世人迷失沉溺其中,不能醒来。何也?因为人们始终执着有一个“我”在。
说到底,人生一切烦恼痛苦,恩怨纠葛的的根源都是因“我”而起。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
那么苦从何来?从执着来!“执着”从哪里来的呢?从“我”来的,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
的名声,我的地位,我要占有它,我要得到它。不仅俗世中人如此,连修行人也一样着了
我相,念念都没有离开“我”,我修福,我供佛,我修行,我种善根,事实上,哪里有一个“我”在呢?对于修行人来说,不能破除我执,就永远无法见到自性,修成正果。
我本非我。我是谁?谁是我?这个镜子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这个别人眼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这个纠缠于烦恼痛苦,七情六欲之中的我真的是我吗?说到最根本的我们的身体,佛曰此
为“我相”,我相并不是我啊。打个比方,我相只是我的房子,并非房子中的主人;我相只
是灯泡,并非光明本身。前面所说的种种我相,即一切生理我,家庭我,社会我都并非是我。那么我的思想情感,我的思维意识,即所谓的我的心,这个是我吗?也不是。这些其
实只是心的假相,心之感受,并非心之本体,是妄念而非真心。真心即是心之本体,它是
灵光独耀,迥脱尘根;如如不动,一尘不染的。这个“如如不动,一尘不染”的心之本体才
是真我呀。一切相均是假象,而非真实。我们的身,自幼至老,都在新陈代谢,它时时
变迁,从一生下来的小不点,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直至死亡,是一直处
在成长,衰老的变化过程中的,一刻不曾停留。中国的文字真是很奇妙,把摄影称之为照相,照的是我们的“相”呀,不是我们的“体”。“我相”是会变化的,我们的思想,念头,情
感也是时时变迁,刻刻不停,一天到晚,什么时候停过?相随缘生,缘聚相现,缘散相灭。一如节日
夜空绽放的焰火,昙花一现,转瞬既逝。相是生灭变迁,无法把握,亦无法留住的。会有恒久不变的名相吗?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即是一物多相与多名,例
如一只青蛙,它未来将是蝌蚪,本来有尾巴,成体后尾巴则会消失。这一系列的变态,就
是一物多相。又如一条蚕,它本来是茧,后来是虫,最后又成为蚕蛾。这也是一物多相。
赵雅芝捧场叶童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实质上都是一物多相的。由于多相所以多名,例如蝌蚪,蟾蜍
(有尾蛙类),青蛙(无尾蛙)等等。相会变化,但本体不变。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人不明其中道理,迷己逐物,认假为真,执迷
于种种外相,境界之中而无法自拔。能够看清这一点,超脱出来者,便是一个具有人生大
智慧的悟者。
庄子便看透了这一点。佛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相均是假相。庄子亦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里的“己”,“功”,“名”都是外相,所以说一个悟道
者必然是“无我,无功,无名”,无一切执着。但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念念有我,时时恃功,
处处仗名。我们总是执着,执着于我的财富,我的名声,我的地位,我的一切。所以倘若
得不到,我们就会烦恼万分,郁闷失落;当一旦失去这一切,我们就会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事实上,穿透历史的风云,淌过岁月的沧桑,我们会发现人生一切荣辱穷达,得失毁誉,不过是过眼云烟;世间一切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到头也只是一场空。在我们今天看
来是天大的事情,日后也许只会淡淡付之一笑。曾经听过这么一则“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是安徽桐城人,张英老家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问题与邻
居吴宅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张英的家人遂驰书京都,企图借相府炙手可热的权势压倒吴家。张英见信后,立即批诗寄回。其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
张家这样处理此事,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又让出了三尺土地。于是便形成了一
条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是个宣扬宽容与谦让精神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而此诗的背后,其实是大学士张英对于“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的深刻领悟。
破除我执,是生活的大智慧。中国人很爱面子,平日里喜欢摆摆架子,充充好汉,倘有了开家咖啡店
些身份地位,便更是放不下身段,总是端着,拿着,比着,颜面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当别
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嗔恨心。而事实上,一个真正聪明
的人总是善于自嘲,富有幽默感的。切记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当然要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总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所以受不得半点委屈或羞辱。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士可
杀而不可辱!所以在佛教“六度”修行中,最难做到的便是“忍辱”了。对于辱,禅师们又是
如何应对的呢?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忍辱的工夫,就是要不但能忍,甚至连忍的念头也拿掉,心平如水,清净自然。
白隐禅师是一位有道高僧。他住所附近有一杂货铺,铺主的女儿长的非常漂亮。有一天,铺主发现自己的女儿肚子大了起来,吃惊之余,追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孩起先不说,后
来实在撑不下去,就说出了白隐的名字。铺主大怒,气冲冲的到白隐禅师质问。白隐禅
师听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孩子出生后,就被送到白隐禅师哪儿照料----------此时白隐禅师已经名声扫地,但他并未作任何辩解。他默默的忍受着各种白眼非议,
从邻居那里弄到了孩子所需的一切东西,悉心照料着这个幼小的生命。
一年之后,铺主的女儿实在受不了良心的责备,终于将真相告诉父母--------孩子的父亲是
村外的一个年轻人。铺主得知真相后大吃一惊,立即到白隐禅师,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将孩子领回,同时恳请禅师的宽恕。白隐禅师把孩子送还他们,又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
我每次读到这则禅宗故事时都深受感动,古人云,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