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关于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茶机械之于茶产业,正如发动机之于火车。作为全国茶叶重要产区,宣州区茶叶生产和加工环节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传统和规模。茶叶机械制造企业也一路相伴、共同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全区茶叶机械产业化发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先后到溪口、杨柳、洪林、孙埠等地茶叶生产企业、茶叶机械制造企业实地走访,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对茶叶机械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建议;同时到省内六安市金寨县、黄山市祁门县、徽州区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教师节应该送什么花  一、全区茶机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努力,全区茶叶机械产业化发展在全国具有相当知名度,在省内处于第一方阵。全区现有茶叶机械生产企业7家,其中所生产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推广目录的共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年度累计生产加工机械近万台;主要涵盖红茶、绿茶、黄茶等单机
加工及生产流水线;销售范围覆盖省内及贵州、云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实现年度产值約1亿元,纳税約500万元。
秋瓷炫三级  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绿源机械和三九茶机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开发茶叶生产加工各环节机械新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部分企业积极参加宣城市、和安徽省茶叶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全区茶叶机械制造企业共拥有专利104件。
  ,由绿源茶机投资的安徽茶之源机械研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投产后将实现年产5000台(套)机械产品目标。茶之源机械与安农大李尚庆教授(全国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发团队合作,经过多年科技攻关,研究开发的最新一代采茶机已经取得关键性突破,在采摘环节的机械产品研发上抢占了先机,前景可期。
  二、全区茶机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列维 施瑞博尔
有前景的专业  (一)政府层面对茶机产业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茶机产业化发展
规划引导和政策帮扶、资金支持等方面明显滞后和不足,基本上企业发展主要以自身打拼为主,导致区内茶机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缺少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领军本土企业。
  (二)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提档升级力度不够。多数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产品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品种单一,多以茶叶加工环节机械为主、生产环节机械少,技术含量不高,生存的市场空间低端、狭窄。少数高新企业由于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在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流水线产品设备研发投入方面不足,产品提档升级力度不够,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不快。加之茶机行业标准滞后,也客观上影响茶机企业规范化发展,几个茶机企业没能报团取暖,有时市场竞争无序,多款茶叶加工机械科技含量不高,易于模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即使取得专利证书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力度不够。如谢裕大等众多老字号茶叶生产企业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均产自浙江省,安徽省包括宣州区在内的茶机企业在机生产领域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三)企业扩大再生产与土地等要素制约矛盾突出。我区绝大多数茶机企业规模小、研发力量弱、装备水平低。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困难重重。如三
九茶机根据发展需要,亟需扩大厂区建设,虽然拟扩建区域涉及的土地已完成前期主要工作,但因为土地调规等手续未批复落实,只能延缓开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商机。
  三、推进全区茶机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要素保障力度。建议政府层面把扶持茶机产业做大做强作为推进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对茶机械行业的扶持和监管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叶机械科技含量,对那些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积极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聚焦发展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精准发力、落细落实。制定茶机产业化发展规划,力争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远谋近施;通过筹建茶机企业产业园、在两园区三集中工业区中划定一定区域建设园中园、“腾笼换鸟”把园区闲置厂房租赁给茶机企业等方式,破解企业扩大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问题,发挥企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知名度、产品竞争力;多措并举积极争取农业专项资金,强化金融帮扶,鼓励涉农银行、担保机构加大对涉茶企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帮助茶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加强产学研融合力度。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政府应加大农业部门招录涉茶专业技
术人员力度,保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稳定;茶机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着眼,以优厚待遇聚人才用之。政府要服务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有机深化融合工作;引导扶持规模化茶叶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成为茶机企业产品研发的实验基地、展示基地,着力提升研发成果到市场运用的效能。茶机企业要聚焦茶叶采摘、植保、施肥等环节的机械研发短板,聚力科技攻关,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准下好先手棋,抢占产品创新制高点,弯道超车开新局;向研发自动化的单机和清洁化、智能化、连续化的流水线设备挺进,以实力定势力。韩国与朝鲜
  模拟经营(三)加强新产品推广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广茶园标准化改造和管理工作力度,为茶机新产品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部门要做好茶机研发专利申报工作的服务。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沟通联系,力争更多茶机新产品纳入推广目录,确保购机补贴政策全面兑现、应补尽补。加大茶机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政府搭台举办茶机博览会、茶机推广现场会、茶机理论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打造宣州茶机品牌。
2023关于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
  河姆渡遗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遗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国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岭发现的百年树龄古茶树,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余姚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饮、茶事、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在茶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曾经拥有的历史地位还不相当,甚至已落后于茶叶产业的后起之秀——新昌、宁海等。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林局关于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镇、鹿亭乡、梁弄镇、大岚镇等茶叶主产乡镇实地调研,考察了部分茶叶生产企业,征求了市茶文化促进会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边的山区、半山区,涉及18个乡镇(街道),约有茶农10万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71万亩,已建成无公害茶、绿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1.8万亩,产区规模在全省产茶县(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现有各类茶厂200余荚冬其中:精制茶厂42荚冬已完成改造并达到qs标准的企业42家。
  全市现有名优茶品牌20余个,主要品牌为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恢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生产成员单位28荚冬基地覆盖全市。四明龙尖为新创名茶,是宁波市着名商标。我市是宁波白茶的原创地和主要产区,产量占宁波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全市实际计产茶园面积5.6万亩,总产量6317吨,产值1.135亿元。其中名优茶367吨,产值7372万元,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5.8%和产值的65%。珠茶产量5730吨,产值3783万元。名优茶均匀价格达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黄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园均匀亩值.8元,其中白茶最高亩值超2万元。在茶叶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万吨,出口货值4亿元。大岚镇作为全市最大的茶叶主产乡镇,1.8万亩茶园为全镇农民提供了近50%的收进________。
  二、存在题目
  1、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名优茶品牌多而杂,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的三、五吨,小的只有几百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属凤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个别品牌
外,尽大多数茶叶品牌着名度低、缺乏市场认可,单体实力普遍不强,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珠茶厂产品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在煤、电、采摘等环节生产本钱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委曲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