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史研究・
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交通因素
张小坡萨利机长真实事件
(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近代安徽茶业在整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并日渐形成皖南外销茶和皖西内销茶并驾齐驱的销售格局,两地茶区因销路问题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在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塑和日益深化的过程中,交通起到了至为关键的推动作用。相对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交通条件赋予徽州茶远销海外的现实保证,闭塞的地理位置和道路交通则极大地限制了皖西茶出口的可能性。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火车、汽车、轮船等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开始广泛地运用到茶叶贩运中,近代安徽茶叶的运输路线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茶叶从枝头走向市场需辗转于多重运输环节,新式交通方式在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逐步打破了传统水路运输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交通;茶;徽州;皖西;产销格局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0)05-0084-09
Research on the tran sport factors i n the shap i n g of tea producti on and s a le pa ttern of m odern Anhu i
ZHANG Xiao -Po
(The Center f or Hui Studie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
Abstract:The p r oducti on of tea kep t the gr owing trend as a whole and the sale pattern ofW annan export tea keep ing pace with W anxi domestic tea ca me int o being gradually of modern Anhui .The t w o tea districts chosen f or different devel opment paths .Trans port p layed a crucial r ole during the shap ing and deepening of tea p r oducti on and sale pattern .A relatively advan 2tageous geographical l ocati on and unique traffic conditi ons entrusted the guarantee of the reality of Huizhou tea exported t o o 2verseas .And on the other hand,occlusi on l ocati on and r oad traffic greatly restricted the W anxi tea export possibilities .A s the establish ment of modern trans port syste m,trains,aut omobiles,shi p s and other ne w means of trans port had been widely ap 2p lied t o tea trafficking .I n order t o let tea leave fr om the branches t o the market,the multi p le trans port links was re moved,the new means of trans portati on had a clear advantage in shortening transit ti
m e,l owering trans portati on costs,which gradually br oke the traditi onal dom inance of water trans port .
Key words:trans port;tea;Huizhou;W anxi;the pattern of p r oducti on and sale
  安徽是中国茶叶主产地之一,“大江南北,几无县不
姚笛个人简历产”
①,其品种之多,质量之优,皆居国内领先地位。受地理环境与交通路线的制约,近代安徽茶业逐渐形成了皖南外销茶与皖西内销茶平分秋的销售格局,“南茶
概销国外,则价高;北茶多销国内,则价低。”
②此种销售格局又深刻地影响了茶叶的栽培与制作、茶叶交易与茶业改良,并进而影响到茶区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目前学
界已对近代安徽茶业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多数成果①王兴序:《安徽茶业之概况》,《安徽建设》1929年第5期。
②陈序鹏:《皖北茶业状况调查》,《安徽建设》1929年第8期。
由于研究目的、视角的不同,对交通要素在茶业发展过程个人租房协议书
中所起的作用相对重视不足①。本文将借助交通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在考察近代安徽茶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交通路线的变迁和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环节与运输费用等方面探讨交通与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择的时间段为1909至1937年,1909年沪杭铁路修成通车,大部分徽州茶叶开始选择火车运至上海转口国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彻底打破了安徽茶叶发展的正常轨道,不过部分议题会溢出该时段。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近代安徽茶业发展概况
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比较适合茶树的生长,境内茶区集中分布在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的皖南和皖西一带。皖南茶区以原徽州府属之婺源、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为中心。徽州境内空气湿润,土壤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多项指标均在茶树生长的最佳值域内。由于徽州山多田少,每年所产米麦不能自给,当地民众多种茶以换取生活物资,民国时主持调查皖浙新安江流域茶业发展概况的傅宏镇曾言:“徽属农产,茶为巨擘,人民生计,恃为凭借。”②徽州所产茶除祁门红茶外,皆为绿茶。婺源茶区的面积、产量为6县之最,茶叶品质亦最佳,熙春、抽蕊眉珍等茶叶名品誉满中外③。歙县种茶面积9万余亩,每年产茶4万余担,全县种茶农户15000余户,约占全县总户数的20%,其中南乡大洲园河流附近所产茶叶首屈一指④。休宁茶以
南、北二乡产量最多,“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名茶广受欢迎⑤。黟县、绩溪产茶较少,在徽州茶业格局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徽州绿茶出口的历史较早,在18世纪以后广州一口通商时代,就跋山涉水,南下广州外销。1843年五口通商后,上海逐渐取代广州的茶叶出口重镇地位,成为茶叶贸易中心,徽州绿茶因地利之便悉数转道上海,进入外贸的黄金期,清末民初的十余年内,设在屯溪的茶号有百余家,制茶数额最多时达21万余箱,按照当时通行的装箱重量,每箱以50斤计,则有10万余担⑥。徽州绿茶大部分销往西欧各国,以英国、法国、意大利销路最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徽州绿茶销路顿减,产量直线下降,战争结束后,对外输出稍见起,但印度、锡兰、日本等国茶业先后兴起,挤占了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徽州绿茶的输出额日渐萎缩。1926年海外市场出现转机,徽州绿茶出口量增加,到1928年,茶叶销售11万箱,值银500余万元。1930年春,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屯溪茶号又达109家。次年,茶商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但山价、箱茶成本随之剧增,当年欧洲又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国际茶市陷入动荡,价格暴跌,屯溪茶号亏损百余万元。此后徽州绿茶无复过去盛况,每年输出仅8万箱上下,从未超过10万箱。
①许正于1960年对安徽茶业的历史进行了通代性的考察(许正:《安徽茶叶史略》,《安徽史学》1960年第3期),其后施立业《近代安徽茶业述论》(《安徽史学》1986年第2期)一文将近代安徽茶业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谢国兴的专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
1860—1937)》(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在考察近代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时对茶业这一重要的经济部门进行了探讨。朱正业《民国时期皖西茶业改良述论》(《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考察了国民政府为振兴皖西茶业所采取的改良措施及其成效。与对安徽其他地区茶业的研究相比,学界对徽州茶业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主要有周晓光:《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郑龙发:《1936年祁红运销纷争探微》,《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刘淼:《战前祁门红茶的海外销售与市场价格分析》,《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王振忠:《漂广东———徽州茶商的贸易史》,收入氏著《千山夕阳———明清社会与文化十题》(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邹怡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学术史梳理,对明清以来徽州六县的茶叶栽培与茶业分布、茶叶加工技术、茶叶生产场景和茶农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参见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6年。
②③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编:《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上海大文印刷所1934年印行,第1、3页。
④朱美予编著:《中国茶叶》,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60页;余怡生:《歙县茶叶概述》,《歙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第103—110页。
⑤《安徽徽属六县茶产之概况》,《中国建设》第11卷第4期,“安徽省建设专号”,中国建设协会1935年发行;《休宁县志》卷7《茶业》,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⑥婺源因地理关系,只有部分绿茶翻越五龙山脉运到屯溪进行精制后出口海外,东、南两乡所产绿茶一向由婺江入江西之乐安江,经饶州转九江至上海;西乡多取道江西浮梁景德镇,走昌江抵饶州过九江到上海。1930年后因地方不靖,乐安江运输受阻,以往走乐安江者均改走旱道至屯溪。所以此处并不是徽州绿茶的全部产量。参见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编:《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第32页。消防宣传日是哪天
祁门红茶区位于皖赣交界地带。1876年,黟县茶商
・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交通因素・ 
余干臣以祁门地广人稀,茶价便宜,即由秋浦(今安徽东至县)来到祁门,传授红茶制作方法,他最初在历口开设子庄,高价收买红茶,继而在闪里设立庄号,从事红茶精制,时逢上海同春荣茶栈来祁门大量放款收购,一般茶户看到红茶价格较高,并且销路可靠,利之所趋,纷纷改制红茶,并添植新株,祁门红茶区域逐渐形成,“居民皆以茶业为唯一衣食之资,此外绝少其他产业,故经济生活,完全为茶业所支配。”①祁红自1882年首次在汉口销售,就受到海外茶商的青睐,出口量逐年增加,从1908到1916年,年均产量56324担,最高年份达到72320担②。由于祁门红茶以销往英国、法国、俄国等欧洲国家为主,国际不稳定因素亦对祁红出口带来很多不利影响,1920年代,祁红产量始终比较低迷。我们根据祁门县教育局开征的茶捐簿册和县茶商同业公会的统计,对1928年至1934年祁门红茶生产状况作了量化统计,进行折算后发现年产量一直徘徊在2万担上下③。
在皖南其他低山丘陵地带也有零星茶园分布,如太平县在与徽州连界的地方植茶最盛。泾县赏溪流域茹蔴、司查村及宁国县东部岳山附近及南部胡乐一带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绿茶出口。建德、石埭、青阳、广德等地也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茶园,成为当地农家重要的副业收入。太平、泾县、宁国等县的茶叶绝大多数集中到芜湖输出,芜湖本地并不产茶,因其具有长江水道的优势而对周边茶区产生了集聚效应,据东亚同文会的调查,平均每年由芜湖出口的茶叶在1300担上下,1915年后出口量有所下降,每年仅400担左右④。
皖西产茶地域,概言之为旧六安州所属各县及安庆、庐州两府的一部分,即六安、霍山、立煌(今安徽金寨县)、舒城、潜山、太湖、桐城、庐江等县⑤。皖西所产茶皆是绿茶,以霍山、六安、舒城三县植茶最盛,茶区绵延300余里,其中六安瓜片、菊花茶,霍山银针、雀舌、梅花片为茶叶名品。民国时茶区缩小,只有霍山、立煌两县全境产茶,六安和舒城仅部分地区植茶,其余各县产量甚少。由于六安茶的品质最具代表性,在北方市场享有盛誉,皖西茶统名为六安茶,形成了与皖南茶并驾齐驱的局面,“安徽茶可大别为皖南茶及皖北茶(六安茶)之二种,……在皖北及北方几省一言及茶必称六安,足论其品质之优良与数量之多。吾人苟至六安,一察其实际状况,亦必惊其茶业之盛大也。”⑥皖西茶的年产量囿于资料匮乏而不易确知,据六安商会报告,1913年当地绿茶交易额共计7万担⑦。因皖西茶多销往国内,受国际茶市的影响较少,产量一直比较稳定。1930年5月,安徽省建设厅对全省茶叶产销状况进行调查,皖西各县的茶叶产量将近10万担,当年安徽全省茶叶产量为241502担,皖西茶约占全省总产额的40%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皖南茶已深深地卷入国际市场,国外茶叶竞争力的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等国际不稳定因素都能很快地影响到皖南茶业的产量。皖南茶一直积极角逐国际市场,虽然年产量如过山车般变动剧烈,但如果不是1930年代国内外整体环境的恶化,应该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形之下,未踏出国门半步的皖西茶少了一份在国际茶市中搏击的风险,但在利润的获得上则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南茶售价八九十元、百元不等,北茶仅售价二三十元,几及南茶三分之一,同一品质,因制法销路之不同,价格遂相悬如此。”⑨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皖西茶在品种改良、包装革新方面乏善可陈,仅以茶叶装潢为例,皖西各县茶叶“以均系内销,运达地点不远,经过时日无多”⑩,装潢只用篾篓,因篾篓包扎疏松,易受潮湿,使得茶叶、香、味皆有损耗,从而影响到市场销售。1930年后,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茶叶销路停滞,皖西各处亦战事不断,茶农因环境恶化,茶价低廉,制作日趋粗劣,济南、泰安的戏园、
①《安徽徽属六县茶产之概况》,《中国建设》第11卷第4期,“安徽省建设专号”。
②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3节:徽州茶。
③祁红包装,一概用铅罐及木箱,当地装箱,系用旧库平十八两秤,装茶重量视茶叶之粗细而定,民国时曾调查祁门联大、大成茂、树善、春馨、益大等5家茶号制茶1318箱,共装净茶十八两秤63060斤,平均每箱装47.84斤。本处即以此平均数进行折算。参见《豫鄂皖赣四省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第10号:《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印行,第45页。
④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1节:概说。
⑤⑧
λϖ《安徽皖西各县之茶业》,《中国建设》第11卷第4期,“安徽省建设专号”。
⑥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5节:六安茶,第一:概说。
⑦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5节:六安茶。
⑨陈序鹏:《皖北茶业状况调查》,《安徽建设》1929年第8期。
⑩张本国:《皖西各县之茶业》,《国际贸易导报》第6卷第7期,“茶业专号”。
生化危机7
浴室、茶馆、酒肆等处待客之茶开始改用龙井、大方,而不再用皖西茶,“所谓六霍茶之销场,现已由城市被排挤至穷乡僻壤,为一般劳动者之解渴品矣,至于名城大埠,殆已无六霍茶之立足地。” λϖ
 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
实际上,安徽茶之所以能够形成鲜明的外销茶和内销茶平分秋的销售格局,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
面临不同的命运,交通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交通区位和运输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徽州为主体的皖南茶和皖西茶的销售路线。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火车、汽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被逐步引入到茶叶运输中,近代安徽茶叶的运输路线随之发生了重要变革,并日益促进茶叶产销格局的深化。
二、交通路线变迁与交通工具的选择
徽州绿茶的水路运输主要依赖于新安江,新安江如同人体中的主动脉,把流域内树枝状的河流连接起来,成为徽州通往外界的一条重要水道。屯溪因拥有水陆交通之便而成为茶叶集散地和洋装箱茶制造中心,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等地出产的绝大多数绿茶运至此地汇集,徽州绿茶由此获得“屯绿”或“洋装绿茶”的别称,屯溪亦在茶叶销售的辐射下逐渐发展为皖南商业重镇①。在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前,从屯溪输出的茶叶先由民船装载至杭州,在杭州中转后继续走水路,途经回回坟、长安坝、崇德、嘉兴、嘉善、泖桥、斜塘桥、松江、黄埔,最后抵达上海,中间也有部分茶叶顺浙东运河转道宁波出口;杭州开放后,屯溪茶叶或直接由杭州出口,或换乘小火轮至上海,随着沪杭铁路的开通,运沪茶叶开始改乘火车②。
新安江上游滩高水浅,且多险境,如从屯溪至深渡的一段河道“滩多水急……河床多为卵石夹沙和岩石,有浅滩16处,河床落差42米”③,这样的水运条件很难适合百吨级的轮船航行,10吨左右的木帆船
便成为新安江主要的交通工具。日夜穿梭于新安江上的芦乌船俗称舱船,亦即徽州乡民口中的大篷船,该船分大中小号三等,载重自100担至300担不等。为适应新安江上游水浅流急的状况,芦乌船船底多制成扁平状,吃水不过二尺,枯水时节大船备有十余人,小船备有四五人以作拽船之用④。茶季到来时,芦乌船满载茶叶从屯溪码头出发直下杭州,新安江面帆樯林立,形成“屯浦归帆”的盛景,据1934年的调查,屯溪共有章德泰、程义源、仁泰、广泰、万通、邵正兴、汪永良、吴永和等船行8家,均以代茶号雇佣船只,运载箱茶至杭州为其主要业务。1933年,徽杭公路修成通车,运往杭州的屯溪绿茶开始舍水就陆,以往走新安江水路至少需要四日者一日内即可到达,时间大为缩短,不但可以预计达到日期,在管理和销售上也较为便利⑤。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屯溪绿茶的出口市场转移到香港,在南昌、广州未陷落前,自屯溪经祁门、浮梁、鄱阳、南昌、株洲、广州至香港,南昌、广州相继沦陷后,改道兰溪、诸暨、娄宫、百官、宁波至香港⑥。也有部分茶叶从金华、温州出口。
祁门红茶的外运路线不同于绿茶,是由阊江经饶州渡鄱阳湖至九江,再转运汉口或上海。阊江发源于大洪岭,流经县城与金东河(双溪)汇合,向南流经塔坊、程村碣、溶口、芦溪,在倒湖与大北河汇流,入江西昌江,最后注入鄱阳湖⑦。阊江水量较少,年平均径流量1011.9毫米,仅能通行小船,俗名饶划子,其船底与芦乌船同,皆呈扁平状,吃水四五寸,载货量随阊江枯水、丰水而变化,丰水期能载货120担,枯水期只能载货20担。因阊江在祁门县城处的水位甚浅,枯水期只有用竹排或由陆路将茶叶先运至其下游30里地的塔坊,然后再装船⑧。1920年以前,祁门红茶的销售市场集中在汉口,
饶划子每船装茶40—60箱运至江西饶州,由饶州改装大型帆船,俗称抚州船,每船装二三千箱,用小火轮拖至九江,再换江轮溯江而上至汉口,其海外销路以海参威为最多,约占出口数的十分之三以上⑨。1920年后,红茶的销售市场转移到上海,由上海远销英美,其运输线路发生改变,路程亦随之拉远,红茶由产地祁门运至销售市场上海最快也要一星期,迟者甚至十数日,并且要视水之大小与风之逆顺
①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3编:都会,第7章:屯溪镇。
②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1节:概说,第十一:安徽茶之贸易经路及输出额。
③《徽州地区交通志》,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172页。
离婚协议书的格式
④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4编:交通及运输机关,第3章:民船。
⑤《豫鄂皖赣四省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第12号:《屯溪绿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印行,第35—36页。
⑥《休宁县志》卷7《茶业・购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⑦《祁门县志》卷10《交通运输》,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
⑧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3编:都会,第8章:祁门县城。
⑨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4节:祁门红茶。
而定,运输成本剧增,茶号多不愿为之。徽杭公路通车后,祁门茶外运路线有所改变,祁门东南境所产红茶由肩挑至黟县渔亭,换装帆船运屯溪,再转载汽车往杭州,最后换乘沪杭铁路至上海,运输时间大为缩短,二三日内即可达到销售市场。1935年前后,公路进一步延伸到祁门,运输更称便利,红茶由汽车外运者日渐增多,“其运
・近代安徽茶业产销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交通因素・ 
输路线,当因交通改变,而又有一番变更也。”①抗战以后,祁红多自祁门经鹰潭、金华、温州出口,亦有先运义乌,经宁波以运香港者。香港沦陷后,外运困难,改由西南国际路线出口,到抗战后期,西南路线又告中断,茶叶出口几乎全部陷入停顿②。
交通是影响皖西茶销售路线的重要因素,皖西茶虽具有天然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受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远销海外,其名声在国际市场一直隐而不彰,“若六安茶品质既佳,数量亦复不少,终以地势上之关系,出口外洋不多,反不著盛名。”③皖西的陆路交通存有诸多不便,其道路网络以六安
为中心向外辐射,北有汇淮通道,东南有庐江、合肥孔道,可以通省城或镇江、芜湖等地,西有直达豫南通道,不过这些道路的路况都较差,路面狭窄而又凸凹不平,仅可通行小推车,货物运输除小推车外,只能用骡马及挑夫,运输能力非常有限,大宗物品难以顺畅运出。1920年以后,六安陆续修建了舒六、安六、舒合、六霍、六合、六寿、六叶、叶立等公路④,由于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撑,大部分道路只是利用旧有驿道改建而成,条件依然简陋,一遇雨雪天气就泥泞不堪,运输能力大为降低,加之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数量极少,皖西的陆路交通始终没能发挥主干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还要依靠水路交通。“六安交通不便,惟一之贸易路只有由淠河往正阳关下淮河”⑤,皖西茶的外运通道是淮河,连接淮河与皖西茶区的纽带则是淠河,流域内史河、大洪河等支流也具有一定的通航能力,可行小民船至淮河。淠河上游支流密布,两岸有民谚云:“七十二水汇正阳。”淠河分为东西两大源,均流至距六安县上游60里的两河口汇合,然后向北流经苏家埠、六安至正阳关入淮河,跨霍山、金寨、六安、寿县、霍邱五县,是大别山区通向淮河的一条水运要道。淠河水运在夏季涨水时可通百担之船,冬季枯水期亦可通二三十担之小船,故六安正阳间舟楫往来繁盛,民船航运业非常发达,六安城内有张、孟、蔡、范四家大船行,名扬淮河上下。因淠河是山区河流,上游河水浪高流急,造成下游两岸河堤不断崩塌,流沙堆积增多,淠河逐渐形成水浅滩多的航道,依据淠河的航道特点,航行其上的木帆船被改造成体型比较奇特的卜艄舱、渔划子,以适于茶叶的运送。卜艄舱以“卜”字形的一竖为船,一点如桅,略似“卜”字而得名,载重5到15吨不等,多数在10吨以下,吃水浅,平底、平帮、平首平尾,故又称“四平头卜艄船”,宜装茶叶、麻捆等。渔划子类似放鹰捕鱼的双划子船,载重3到5吨不等,结构
简单,阻力小,轻巧灵活,宜过浅滩及狭窄船槽,春季茶商多用此船装“抢先茶”(即当年首次外运的新茶),以求快速到达出售地点⑥。
皖西茶的最大销售地向来首推东北各省,清同治光绪年间,在皖西势力最大的苏庄将毛茶采办到苏州添加薰花进行精制后,由海道运销关东辽沈、吉林、黑龙江等地。与苏庄进入皖西茶市差相同时,河南周口茶商也大规模涌进,他们由淠河进入颍河将茶叶运至周口,再分销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及口外蒙古各地,六安贡针、六安香片由此驰名于关内外。进入民国年间,因交通路线改变和商情变迁,苏庄和口庄逐渐式微停办,以山东商人为主体的鲁庄独占皖西市场,其实鲁庄在同光年间也已开始进山购茶,但当时大多为小商贩,他们用手推车运来山东本地土货,卖出货物后购买数量不等的茶叶,仍用手推车运回山东,被皖西人称作“车把客”,津浦铁路修成通车后,便捷的交通吸引了山东各大庄号挟资蜂拥而来,车把客逐渐绝迹,皖西茶叶的运销途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霍山全境及六安、霍邱西南境、金寨东北境所产之茶顺颍河西上而往周口者,全改为由淠河入淮河至蚌埠,换乘火车顺津浦线抵达山东济南。六安东南境如东西溪、毛坦厂等处的外运茶叶,过去亦由淠河转道淮河,1930年前后因淠河时常梗阻,开始与舒城境内所产茶一同用簰筏由中梅河出三河过巢湖,经芜湖至浦口转津浦线而北上济南⑦;另有湖北、河南两省的小茶商,每到茶季携资进山,遍地皆是,他们购办茶叶,进行精制后即打成茶末装入洋瓶,雇工挑运,取道英山、罗田等地销售本省⑧。
①《豫鄂皖赣四省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第10号:《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56—57页。
②黄同仇:《安徽概览》,“建设・农林(一)”,安徽档案馆1986年重印,第119页。
③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1节:概说,第十一:安徽茶之贸易经路及输出额。
④汤雨霖:《六立霍茶麻产销状况调查报告》,《安徽政务月刊》1935年第13期。
⑤东亚同文会编:《安徽省志》第6编:主要物产及商业习惯,第2章:安徽省之茶,第5节:六安茶。
⑥傅承忠:《淠河航运漫话》,《六安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
⑦《安徽皖西各县之茶业》,《中国建设》第11卷第4期,“安徽省建设专号”。
⑧王兴序:《安徽茶业之概况》,《安徽建设》1929年第5期。
三、交通运输环节与运输费用
南京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聘请来华调查农业的专家特赖贡尼博士曾深刻指出茶叶销售中交通要素的重要
 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