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幼儿捣乱行为观察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 教科院 教育原理专业 2011级研究生 徐超
摘要:调皮、捣乱是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本文通过观察报告总结出幼儿经常出          现的捣乱行为有哪些,并分析了幼儿打乱行为出现的原因,指出教师矫正前必须正确的看待孩子的捣乱行为。具体的实施应着重从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人格,采用课堂管理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幼儿 捣乱行为 观察
一、捣乱行为的界定
国外有人对6岁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界定了“捣乱行为”的操作性定义:捣乱行为包含9种,分别是粗鲁行为、跪、侵犯别人、扰乱别人、说话、叫嚷、噪声、转方向、做其他事。粗鲁行为主要表现有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跳绳、摇动椅子;跪主要表现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侵犯别人包括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同学;扰乱别人表现在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有物;说话主要体现在和其他
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叫嚷包括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噪声包含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转方向是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显示东西;还有,做其他事体现在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等。
二、幼儿捣乱行为的现状与分析
(一)捣乱行为的现状
此表为4-5岁幼儿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观察地点是金童年幼儿园,观察班级是幼儿园大班,观察的课程名称是快乐阅读,观察时间是8:30到9:00,一共是三十分钟,每两分钟扫视一遍课堂,观察对象有刘子夫(男,4岁)、周芷卉(女,4岁)、刘子奥(男,5岁)、刘文琪(女,4岁)、郑语诺(女,5岁)、崔明旭(男,5岁)。
张东健整容
行为类别
次数
持续时间(秒)
备注
粗鲁行为
我的世界领地10次
F7、4、4、3
A2、30、2、2、3
X1
F—站立、跪椅子、玩桌子、跳
A—站立、走动、蹲、转圈、跳
X—站
4次
F4、3
A3
F—跪椅子
A—跪椅子、跪地上
侵犯别人
1次
F10
F—玩身边人的帽子
扰乱别人
1次
A2
A—拍身边的人
说话
1次
A2
A—和身边的人说话
叫嚷
噪声
转方向
1次
N--5
N—把头转向左边和身边的人玩
做其他事
5次
F2  Q3 X2 A2    H3
F—抠鼻子    Q—吃手指
X—玩手指    A—用表情搞怪
H—玩纸条
(F—刘子夫、H—周芷卉、A—刘子奥、Q—刘文琪、N—郑语诺、X—崔明旭)
这是一段开始上课到上课结束的观察记录,从记录中可以看出A是个比较活跃、爱捣乱的儿童,上课没多长时间久开始活动,摇晃椅子,站立,跪在椅子上,在地上走动,在地上走动时受到了老师的制止,暂时安静一会。H是一个十分安静、乖巧的儿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不会有太多的行为,总是很安静的坐着,也很少开口说话,总是默默的听着老师讲课。X是一个蔫淘的儿童,不太招惹其他儿童,但做一些引起他人注意的动作(总会时不时的看向我微笑),整体上基本能够保证遵守纪律听课。A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儿童,总是时不时的做点其他的事情,搞点小动作,如站立、走动、玩椅子、做奇怪的表情等等。他还比较喜欢去打扰身边的儿童,在老师制止后,还是能比较老实的听课。N和Q是被动引发影响课堂的动作儿童,不太会主动的做出捣乱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其中,Q还是一个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儿童,老师提出问题,她都会勇于举手,积极的回答。通过观察记录可以看出,幼儿的捣乱行为主要体现在转动身体、说话、站立、走动、拍其他同学及玩弄东西等,不会出现叫嚷、噪声等一些捣乱行为。
(二)幼儿捣乱行为的原因分析
魔兽字体修改1.受男女性别的差异的影响
冰雨火什么时候上映通过此次观察,发现男孩子普遍会比女孩子淘气好动一些,这应该是跟男女的性别差异有关系。女孩子的性格就是偏安静、乖巧一些,更容易遵守课堂纪律,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并能维持比较长得时间;男孩子的性格就比较活泼、好动一些,老师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只能起到暂时的控制作用,过一会马上又会做出一些捣乱行为。
2.受儿童本身的性格特点的影响
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儿童自身的能动性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就不相同,所以儿童出现一些个性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如所观察的六个对象中,周芷卉小朋友的性格就过于乖巧、安静,所以她的捣乱行为几乎就不存在。而刘子奥小朋友的性格就过分的活跃,比较活泼好动,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自觉的捣乱行为。八百电影演员表全部
3.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影想
    幼儿生理上、心理上有许多成熟的地方。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看,幼儿大脑皮层尚未成
熟,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大脑对各器官动作的控制能力还很差,因此,幼儿常会做出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看,3—4岁幼儿正处于人生“第一反抗期”,随着自我意识和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自尊心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成人的做法和要求有了不同的想法,以至于对成人不再百依百顺,而出现反抗行为,这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4.受讲课方式和课堂内容的影响
通过观察,幼儿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就都表现的很积极,很少会出现捣乱行为。因为英语课堂的内容丰富生动,可以看一些英语单词的图片,可以看英语动画片等等,还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些形象生动的东西都是幼儿们所喜欢的,很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幼儿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进行捣乱行为。而数学课和阅读课的内容就相对比较抽象一些,儿童学起来会吃力一些,而老师也是按常规的讲课方式来安排每节课的讲课内容,缺少创新,不能抓住儿童的兴趣点,所以小朋友们在上数学课和阅读可得时候积极性就会差一些,听课精力就难以集中,会表现出一些捣乱行为。由此可见,儿童对不同科目的感兴趣程度不同,这和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所选的讲课内容都有很大关系。
5.忽视幼儿的心理需求
    幼儿在活动中有各样的心理需求,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幼儿心理需要不尽相同。但教师在了解幼儿情况、设计活动时,往往注重对幼儿的知识、能力方面的了解、培养,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致使一些幼儿在活动中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因此一些幼儿就会产生捣乱的行为。大多数教师忽视幼儿心理要求引出的问题有①活动内容单一、枯燥,对幼儿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没有多方位的交流,无法引起幼儿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的交往、被关注等需求得不到满足;②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安排不紧凑,有时让幼儿闲坐等待的时间较长,幼儿无事可做,难免“胡闹”;③对幼儿的好奇好动的心理不能正确理解,对幼儿过多约束,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④教师设计的活动、游戏等枯燥呆板,与幼儿交流缺少变化,不能满足幼儿多方位交流的需要,教师缺乏热情,所选内容对幼儿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幼儿就会“另辟蹊径”。
三、儿童捣乱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多创造一些欢快的“游戏式”的课堂蔡依林隆胸
幼儿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在课堂产生的效果也就会不同。英语老师就能采用更多的互动,让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参加到课堂当中来,如:英语老师两只手分别拿着不同英语单词的卡片不停地转动,在配合上“咚咚、咚咚、咚咚咚”的声音,突然抽出一个卡片的单词让回答,大家就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出来,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式的课堂。音乐课也是如此,音乐老师不单单交小朋友们唱歌还配合上舞蹈的动作,这样小朋友对这节课的积极性就格外的高,就不会有精力去做捣乱行为了。所以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尽量采用一些游戏或互动多的教学方式,会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用爱心去滋润幼儿的心田
对一些爱“捣乱”的幼儿,平时可以多引导他们为班级、为别人做好事,如在班里让他们摆桌椅、整理玩具图书等,让他们在大家的赞许中,感到旁人的关心,体会到同伴的友爱和教师的关爱,从而在内心产生融入班组活动的要求,消除其捣乱的“病根”。
(三)仔细观察,进行针对性教育
对幼儿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并且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
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活动量大”的幼儿,可通过组织大活动量的游戏,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等方法,让幼儿有“发泄过剩精力”的机会;对于“希望被教师关注”的幼儿,运用多种方式与他们交流,如谈话、眼神传意、身体触摸、微笑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同时,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安排紧凑,减少他们闲坐、等待的时间。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选择能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幼儿有兴趣的内容,将幼儿的活动安排得丰富多,生动有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让他们获得各方面的满足。
(四)发现、肯定幼儿的“闪光点”
  爱“捣乱”的幼儿虽然有不尽如意的表现,但也有许多可以可贵的地方。如果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幼儿的“捣乱”行为,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捣乱”行为中存在着许多可贵之处,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动、好奇是幼儿大胆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奇心强,体现出幼儿有探索精神等等。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的“闪光点”,用其自身的“闪光点”来激励幼儿,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其实,那些表现出捣乱行为的幼儿不代表就不是好孩子,只是他们更顽皮一些,很多实验表明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更聪明,他们的
思维更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更丰富,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训斥这些孩子,应该寻到良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