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遵循其内在必然性而发展变化着,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成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
  摘要: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和谐社会
 
  “有机体”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用来泛指那些可以自我生存和复制的生命个体。自我生存与发展的事物。这些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互为目的与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分化而又紧密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成熟。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内容
  1、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社会有机体形成的前提。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个人就处于社会关系中,人就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也只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考察社会有机体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
  人们在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产生一定的生产方式,它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劳动将自然界转化为“为我之物”,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类的生产实践是以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里,马克思道出了社会有机体是通过生产方式进行规范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了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实践使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其他有机体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教师师德演讲稿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规律: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就有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马克思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决定的。第二、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的同时对生产力还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阐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而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2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在动力,促使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市民社会揭示国家与法对生产关系的依赖关系,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3“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
终标出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4而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决定着意识形态的性质。马克思写道:“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为国家和法为了保障资产阶级自己的利益而成为私有财产的工具。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两大规律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五大形态学说。
  4、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社会有机体的归宿
华为虚拟男友怎么设置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主线的。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6 时,就已经表证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现实的人“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7“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是统治阶级反对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对处于无产阶级地位的人而言,是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消灭分工,消除私有制,异化才能消除,阶级对立消失,个体才能成
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时,社会有机体从虚幻走向真实,个体与真实的共同体形成统一。
夫妻那些事 演员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特征 结婚邀请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特征。
  1、实践性
林宥嘉邓紫棋分手  这是马克思有机体理论的最基本观点。一切社会关系的构成都来自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实践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在实践中,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关系,即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有机体运动的内在动力,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社会有机体就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 、整体性
  人类社会这个社会有机体, 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有机性,它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系统,
也不是各要素和因子的简单叠加,相对于组成其机体的各种要素来说,它就是一个整体。“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9这表明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社会的一切要素都要服从与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
  3、 协调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高度发达的机体,它具有自我意识、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功能。社会有机体中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人们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社会主体自觉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用以约束、协调个体的运动,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着。在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中,每一个社会因素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们对于社会有机体来说都同等重要,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社会有机体才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上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
  4 、发展性。社会有机体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机体,就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具体来说,在人类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是以往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灭亡的产物。它也必然被未来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社会有机体自我更新的能力是由于它具有开放性,任何社会机体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要通过生产和生活与自然界和外部社会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从而使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因此,社会有机体是一个运动着的,具有不断再生能力的发展中的有机整体。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我国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继承。
              首先,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人是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人是社会人,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由人的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这种由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形成的社会有机体,和谐发展的主线是人,以人为本也正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其次,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社会状况。关注民生就要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同时,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遵循两大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产生就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在动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0社会有机体在这两大规律的运行机制下,不断用于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整个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也将遵循这两大规律进行运行。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私有制的终结就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各个人向完全个人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终将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36 页。
  [10]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等编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四月再见五月你好的图片  作者简介:吴慧丽,1972,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