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蛙声十里出山泉》
百科名片:艾米 汉莫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作品简介:
蚂蚁夫妇
 唐嫣 图片  幼儿园重阳节祝福语现代画家齐白石作。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
创作背景:
《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于1951年,已收入《齐白石全集》中。过去曾有许多评论文章对此进行评论,但多从画内与画外的关系方面原因、寻论据,有人把这幅作品与宋代画院的考题刘嘉玲被绑照片
相提并论,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评说常见于文人墨客的趣谈之中,都难真正寻求到这幅杰作的艺术真谛。
  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前贤曾经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高超的成就。诗情画意不是轻易可得到的。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对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有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作品赏析:
《美术之友》(1998年第四期)发表了张光明的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浅议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时空’观》,从“时空”艺术角度分析了这幅画的动机及其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文章这样写道:“《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
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只见老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还有一种说法是: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据说这是老舍出题,有好多画家参与,最后公认齐白石的最好。为什么呢? 原来,欣赏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都离不开鉴赏者
的生活经验,人们依据作品所寄托的意象,也就是画面的形象,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具体来说,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我们想到,蝌蚪是青蛙的卵变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日子,他们不停鸣叫,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所以说,没有青蛙就没有蝌蚪,换句话说,有蝌蚪必定有青蛙。
专家评说:
贾斯汀比伯的资料 “认真分析齐白石先生在艺术领域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不是直接去描写那些鼓腮鸣叫的青蛙,这说明白石老人对待诗与画的表现功能是掌握和运用得十分准确的。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