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 o.6,2020G ener a.N o.177
2020年第6期(总第177期)
J our nal of Q i qi har J uni or T eacher s ’C ol
l ege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乡村旅游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及工作学习压力,使人们放松旅游的意识不断加强,对于乡村居民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为旅游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城乡融合进程加快。
一、城乡融合内涵
1989年,加拿大学者麦基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概念,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亚洲国家城乡之间地域界限日益模糊,城乡关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种趋向融合的地域组织机构。从城乡协调发展到城乡统筹,我国对城乡关系发展不断探讨和总结并最终在十九大上提出城乡融合,城乡融合要求彻底打破城乡发展二元机制,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之间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使得乡村更加便利,城市更加生态和环保。广义而言,城乡融合指的是城市和乡村中资金、技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所有要素的融合,
即发挥城市与乡村的协调互助作用,实现二者联动双赢的发展格局。
李佳芯怎么了二、城乡融合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一)乡村旅游对城乡融合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多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价值主要体现于为乡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33。在城乡融合视野下,乡村旅游发展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也能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资金和技术在城乡间流动,推动了城乡融合。
(二)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
城乡融合强调城市和乡村中各资源要素的流动,城市与乡村互相带动,资源环境有效互补。随着近些年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城市人口密度日益增大,环境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等,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城市来说,乡村旅游特有的乡村资源、自然风光和良好
收稿日期:2020-08-16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城乡融合视野下山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编号:G H ———19268。作者简介:韩彩霞(1984———),女,山西省山阴人,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
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城乡融合视野下山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韩彩霞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
乡村旅游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举措。本文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以山西乡村旅游为例,提出应从宏观大局引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保障措施,从微观发展特旅游,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其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三点建议。关键词:城乡融合;山西乡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20)06-0092-03
St udy on t he D evel opm ent P at h of R uralT ouri s m
佟丽娅被陈思诚送给谁了
i n Shanxi P rovi nce f rom t he P ers pect i ve of U rban-R uralI nt egrat i on
HAN Cai-xia
好听的草原歌曲大全(Shan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R ur alt
our i s m i s an ef f ect i ve m easur e t o nar r ow t he gap bet ween ur ban and r ur alar eas and pr om ot e ur ban-r ur ali nt egr at i on.B as ed on t he devel opm entofr ur alt our i s m i n Chi na,t aki ng Shanxir ur alt our i s m as an exam pl e,t hi s paperput s f or war d t hr ee s uggest i ons ,w hi ch ar e t o gui de t he over al l pl anni ng,i m pr ove r ur al t our i s m s ecur i t y m eas ur es,devel op char act er i s t i c t our i s m f r om t he m i cr o l evel ,st r engt hen t he br and cons t r uct i on ofr ur alt our i sm ,i m pr ove t he i ndust r i alchai n ofr ur alt our i s m ,and s t r engt hen t he i nt egr at i on w i t h m od-er n i nf or m at i on t echnol ogy.
Key Words:ur ban and r ur ali
nt egr at i on;Shanxir ur al ;r ur alt our i sm ;devel opm entpat h 92--
环境,成为吸引城市居民工作之余休闲的好地方。此外,政府对于城乡融合的相关政策、资金扶持,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强大的推动力。
三、城乡融合视野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思想桎梏,发展缺乏顶层架构
乡村旅游发展缺乏顶层架构,部分部门和农村管理者潜意识依然“重城轻乡”,或是对相关理念和政策仍处于“一知半解”状态,致使很多项目处于政府“一头热”的“扶贫式”开发,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规划,导致制度与目标不匹配,旅游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城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如部分地区因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土地流转出现障碍,部分地区缺乏建设用地相关指标,导致很多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娱乐项目无法开展,或是很多经营者利用自身宅基地经营,致使项目规模无法拓展;有的地方在旅游开发中,将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社会效益的作用以及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管理混乱,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如部分景点附带的骑马、高尔夫等项目甚至占用了大量耕地,与乡村旅游发展目的相悖。有的地方乡村旅游开发存在政府“一头热”的跃进式开发,忽视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基本诉求,短时间内对旅游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导致长远发展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矛盾突出,与城乡融合的目的背道而驰[1]34。
陕西大学排行榜(二)乡村旅游机制建设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部分地区眼热其经济效益,而盲目跟风发展乡村旅游,忽视了法规机制建设和保障措施的完善,使得当地农民退耕还林后未获得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偿,或是乡民参与度低,收益程度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部分地区旅游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等现实问题,如山西西安村、神龙村等缺乏污水排放设施,旅游和生活污水长期排入清漳河,污染了水源。长此以往下去,旅游项目吸引力逐渐下降,就会出现客源减少,项目无法维持,最终倒闭的情况。如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完全自负盈亏,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以及相关法规约束,导致黄牛售票盛行,不仅影响了景区形象,甚至会引起乡民争相模仿,破坏了当地旅游风气。此外,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是从当地乡民中选拔出来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关培训,导致无法提供给旅游者令人满意的旅游服务。
(三)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业资源单一
很多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简单粗放的起步阶段。相比其他旅游市场新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对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等进一步发掘,观光型、采摘型或农家乐旅游成为主要乡村旅游产品,且其经营方式日趋商业化,“去农化”倾向严重,导致旅游者预期与现实间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很多乡村旅游产业资源单一,与农业、工业、体育产业、养老地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脱节,城乡关系缺乏互动,城乡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都导致乡村旅游仍未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或是产业链条中过高附加值产业缺失。如山西李家山村、西湾村等,食宿占了乡村旅游总收入的90%以上,购买和娱乐环节
基本处于空白。
四、城乡融合视野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以山西乡村旅游为例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具有128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富集的旅游资源,且多数旅游资源都位于乡村或邻近乡村。自“十三五”以来,山西省颁布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城郊农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后,山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山西的乡村旅游也同时存在思想桎梏,发展缺乏顶层架构,机制建设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业资源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特以山西为例,提出以下对策,以期为其他同类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从宏观大局引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关键性引导。首先政府、部门以及乡村管理者应转变思维,建立整体性的全域发展观,以城乡融合为前提将乡村旅游纳入决策视野,避免盲目无序建设,而是做好乡村旅游市场、资源、产品的前期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旅游者和当地
居民诉求,加强对城乡旅游的顶层构建和全局统筹规划,从宏观大局整体优化资源配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得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实现有序流动。其次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乡镇组建乡村旅游协会,从机制层面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引领,对传统村落民居等旅游资源以及传统农耕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传承继而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再次,政府应做好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包括完善旅游点供水、供电、供暖、道路交通、移动网络,有线电视,宽带网络覆盖,污水处理,完善标识、旅游公厕、停车场建设等。如桥上村、盘底村、大河村等,本身具有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景观优势,在对小镇招商引资,完善停车场,旅游厕所,解决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问题后,建立的精品民宿和潮流民宿,大受消费者喜爱。
(二)从微观发展特旅游,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基于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深度挖掘乡村的“文脉、地脉和史脉”,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特乡村旅游,改变村村都是农家乐的旅游产品现状,山西近些年秉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在调查山西各地资源优势以及细分市场后,已经发展了不少极具特,且适宜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项目,从高端乡村会所、庄园到底层次采摘园,农家乐等,产品丰富。旅游内容方面也注重突出特,观赏方面,如晋中灶火节,万家寨的引黄工程,太谷县的特花卉,平遥古城的民居文化,临汾浮山县的剪纸村等;体验方面,如莜面、黄米糕等特面食体验,平遥推光漆器、金丝画、大同铜器等特购物体验,以及太原青草坡庄园,集合传统手工制作,动物喂养与观光于一体
的游玩体验;乡村旅游品牌树立过程中,应建立长远品牌规划,制定品牌质量标准与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管理质量和经营水平,真正做到一村一品。如以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样板的昔阳县大寨村,其大寨精神和大寨品牌就深入人心。再如皇城村与周边村镇联合,创立了“皇城相府”这一品牌,开发生产蜂蜜、土鸡蛋、杂粮、蔬菜等十多种农副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此外,应创新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和营销策略,如可以构建“政府
93
--
+企业+乡民+旅行社”的运营模式[2],多方协作,提高产品开发和营销能力,实现各利益主体互利共赢,如近些年广受游客喜爱的晋城炎帝神农氏中华农耕文化小镇、运城绿生态园林等。营销策略方面应拓展营销渠道,增加网络营销,如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推荐乡村旅游活动,并提供住宿、景区订票、租车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
(三)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乡村旅游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将农业生产与旅游经济紧密关联起来,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与种植业、养殖业、牧业、渔业、林业、制造业等多产业协同联动的多
元旅游新业态,整合产业链上的各利益主体,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如大同浑源县的黄芪园,云州区的“黄花之乡”等,就依托中国传统草药种植,开发集营养膳食品尝、农庄住宿、生态观光、科普展览,特产中药采购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庄园。
乡村旅游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乡村旅游市场的覆盖面,增强了乡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也间接提高了旅游者的游玩体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太行山大峡谷增加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专栏,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爱好者提供交流空间和免费服务[3]。因此,应鼓励乡村建立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使用平台等,鼓励乡民自主营销旅游产品、特农产品,扩大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旅游+”和“互联网+”,实现“1+1”大于“2”的产业发展合力。
(四)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很多地区对农户开展的指导和培训局限于种植养殖,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经营业主外出学习考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开展培训,讲座,报告等,对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政策宣讲和强化培训,以增强乡村旅游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其对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进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政府牵头为旅游项目经营主体和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专业人才或是成熟乡村旅游点之间牵线搭桥,结合送教上门、现场指导、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乡村旅游
演员姜鸿经营农户的管理水平以及乡村旅游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调动激活区域旅游管理创新理念,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4]。
五、结束语
娱乐节目排行榜乡村旅游对城乡融合具有推动作用,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城乡融合视域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大批人力、资源、资本得以优化配置,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结合我国乡村旅游现有问题,本文以山西乡村旅游为例,提出从宏观大局引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保障措施、从微观发展特旅游,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四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融合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崔勇前.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发展取向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8(5):33-35.
[2]安婧婧.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3]吕林欣.扶贫背景下的山西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4]秦俊丽.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9(2):76-84.
□编辑/侯健
94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