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Feb.2021/No.1文学艺术
形象的翻转与重塑,意义的互文与生成------评支林"我要去南昌#品读海昏侯$文创明12
王子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8)
术才华和诗文修养等方面进行开掘和绘制,对刘贺形象进行有效翻转与重塑,图文互证,图诗合一,反映了尊重历史、
面对当下、接通未来的文创思想,体现了支林创作之深邃的史思、巧妙的画思、敏捷的诗思和悯远的情思。
关键词:海昏侯;文创明信片;翻转;重塑;生成;互文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854X(2021)01-0107-05
2015年以来,随着南昌海昏侯刘贺墓文物考古的不断推进,有关海昏侯刘贺的相关研究、创作等也成为历史、文化、艺术门类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其复杂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史书对刘贺的简单而片面的记载,对刘贺历史意义与当下价值的重估也随之提到学术日程。
EDG FLAG众所周知,历史人物故事题材的绘画和创作往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束缚性、可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创作得体的艺术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弘扬“省会担当”和文化自信,并配合2020年9月23日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工作,“我要去南昌,品读海昏侯”的文创明信片(简称“海昏侯文创明信片”)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分公司同步公开发行。该套明信片由12帧国画组成,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支林历时四个月创作完成,从“尊师重学”“挑灯夜读”“随父拜皇”“年少登基”“书诗文才”“抚琴抒怀”“扬鞭策马”“纹$论道”“闻鸡起舞”“饮酒赋诗”“南赴豫章”“墓锁繁华”011等方面书写海昏侯刘贺的传奇人生&支林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考究、审慎和认真,甚至“B铢必较”,尤其是面对如此厚重的南昌海昏侯文化现象,更是慎之又慎&这套明信片主题繁难复杂,支林与专家学者多次商讨,删繁就简,最终聚焦为“我要去南昌,品读海昏侯”。该主题既点明了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点一南昌,也对准了品读的具体对象一海昏侯,还昭示了去南昌的文化意义一品读。明信片封面右上部的朱文阳刻篆书“大刘记印”和底部标题文字中间的logo—刘贺腰间玉印紫金篆书“刘贺”一构成渲染补白并遥相呼应&封面的绘图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反映动态的繁华场面,调较暖;下部分呈现静态的博物馆场景,调清幽&上下搭配,中间用白过渡,右旁用传统水墨渲染,共同显示了厚重的海昏侯文化特&
张敬轩什么歌好听
海昏侯文创明信片的创作,其文创思想最有价值之处是:进入历史时空、回到文创现场、关照当下现实、接续未来发展趋势,其画面突出的特是图文互证、互相关照,体现了支林创作之深邃的史思、巧妙的画思、
收稿日期:2020-09-24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艺术非遗资源接通高校艺术教育之路径研究”(编号:19YB139)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王子文(1981-),男,江西瑞昌人,艺术学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聘副教授,主要研究艺术学理论与批评
107
敏捷的诗思和悯远的情思
早安图片大全一、史实辩证与形象翻转
刘贺是一个充满了迷团而难以被述说明白的丰富性历史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王”“帝”“侯”“民”多重
身份的历史性转变,颇具戏剧性。《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汉书•霍光金传》等史书记载了刘贺“荒唐”的一生,说其“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昌邑王立二十
雷军接连卸任董事长
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荒淫酒太神昏”……似乎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被这几句定评的文字死死钉在了人生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刘贺难道真的就是被标签化、扁平化、否定化的定评共同界定的那种历史形象?
片面化、扁平化理解的模式,长期占据众人判断的“频道”,实有更正的必要。有人动辄以“废帝”或“荒淫”加于刘贺,把海昏侯刘贺与“废帝”或“荒淫”划等号,给人造成二者是同义词的误读。虽然我们都想通过某种媒介“进入历史现场”去全面了解真实的刘贺,但似乎又有些徒劳,毕竟其丰富性难以用文字或图像去做真实性还原。这也就为海昏侯文化的解读、阐释、去魅预设了一些历史性的困难,设置了一些当下性形象翻转的矛盾。
千百年来的定评似乎从未动摇,那是因为缺乏扎实的考古史料依据。随着2011-2015年南昌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相关史料的释读,对沉寂千年的海昏侯刘贺的各种重新评估或者维护原来定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海昏侯国墓出土的《诗》简牍有1200余枚,有学者根据红外线的拍摄图片研究认为其“结构相当严谨,在当时文章主要凭借讲授、记录与辗转传抄简册之方式流传的情况下,严整的结构应是为了避免诗句的散失”叫还有学者关注到海昏侯国墓出土了十余枚记录礼仪方面的简牍,在“会饮仪”中有演奏音乐的史料,且与《仪礼》有关叫并推测“刘贺为昌邑王时,诸侯王的日常礼仪已有固定的文本可以依从
”,通过这批文献“能复原昌邑国日常礼仪的细节”叫古人常常“事死如事生”,总爱把生前喜爱的东西带到其冥府“享用”,寄托“永生”的情怀。刘贺把这严整的简牍带入其墓葬之中,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是对历史定评进行拨正一原来刘贺和其他皇家子弟一样,平生也是爱读儒家经典著作,也通晓传统文化,还懂得相关礼仪规范。
支林仔细分析了“孔子漆屏风”(也有学者认为是孔子主题衣镜少、“漆竹书”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和《论语》等尊孔尚礼的儒家传统文化史料,并请教于文化艺术界相关专家,最后绘制了12帧海昏侯文创明信片,通过对刘贺《尊师重学》《挑灯夜读》《闻鸡起舞》《书诗文才》《扬鞭策马》等文化艺术片段的“切片”式展现,完成了一种历史性的辩证和翻转,破除了历史上所谓“荒淫”“荒唐”的政治定评,并绕开这种政治纠葛,从艺术才华方面进行开掘,“把一个从小就尊孔崇儒尚礼、琴棋书画无所不知、长大文武双全、立志报效国家的刘贺形象进行了一种艺术化立体呈现”叫
二、当代文创与意义生成
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翻转“废帝”“昏庸”“荒淫”的刘贺“标签”,需要有胆识、气魄与能力。这是南昌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的一种历史性必然,更是文化使命召唤的责任担当。
108
军婚重生的小说
对皇家子孙的教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历史定评中却付之阙如,只是把刘贺在位27天干了1127件坏事进行了渲染和夸张。其实,海昏侯国墓出土的《诗》和“礼仪简”等,足以说明刘贺所受的教育是真实的、明显的、正规的、系统的、严格的。因此支林创作的海昏侯文创明信片,第一帧是(尊师重学》,第二帧是《挑灯夜读》。它们描述了刘贺从小就聪明乖巧,尊敬父母,心中磊落,志趣高远;展现了他“焚膏继畧书为伴,手不释卷益开新;胸中丘壑曾参明,博观圆照朗乾坤”的形象。诗书和宴乐立体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才子刘贺”。从海昏侯墓发掘的蒸僧器、提梁卤、染炉等宴会器具看,当时的诸侯贵族应该都非常重视酒的文化意义,刘贺当然也不例外。有学者就此专门进行研究,并指出“酒具不仅是装酒的容器,也是一种生活审美,是主人身份、地位、爱好、情趣的展现,形式多样、技艺精湛、美观贵重的酒具,从侧面折射出西汉上层贵族的宴饮生活图景,海昏侯刘贺的独特身份,也投射出西汉社会酒俗文化的厚重内涵。”问也正是这些考古材料的发现,为支林创作《书诗文才》做足了铺垫:整个画面赭、黄、红、橙等交相辉应,侍女与臣子佐酒、刘贺右手执笔左手I袖在案桌上书写“光辉篇章”,案桌上还有杯盘果品,整扎整扎的文稿有竖放于缸内也有捆置于地上的……并配诗曰“玉盘珍悽宴臣,斗酒十千万斛行;出口成章才思涌,下笔挥就有奇文”。
支林的创作思路,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有理有据,史笔画心”,所选择的陈设物都是对出土文物所进行的二次设计呈现,如书桌旁点着的雁鱼灯,成扎成捆的竹简……这种创作灵感来源于考古发现的漆屏风、雁鱼灯和5200多枚竹简等,作者对这些考古发现的文物进行有效的排列组合,构筑起一个故事框架,合理地进行了详细“讲述”,实现了文创的意义生成。
这种文创意义的生成,恰恰是文化自知的一种深刻体验和文化自信的一种形象表达。在《随父拜皇》的创作中,的天子仪与在礼的,、黄、的和与出,远法来透视,文臣武将的衬托,井然有序。作者创作时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宏大的拜皇场面预示弘扬盛大气象的情愫悄然种在了刘贺的心中-
正是于刘贺、,《诗文》《》《》《》《起》等明信片的创作合情合理,整体展现了其志存高远、文武双全、奋志平生为民忙的明君形象。这种文创意义的生成,成功突破了历史定评设置的种种障碍,为还原海昏侯刘贺形象的立体性做出了一种全新而大胆的探索,使海昏侯故事的趣味性、丰富性、形象性、曲折性、多元性更加突出,海昏侯刘贺的“此在”意义更丰满且时代意义更具历史文化张力-
三、图文互证与价值提升
史诗性质的绘画创作,往往都具有图文对话与共生意义互文的特征-支林这12帧明信片的创作同样具有这些典型特征。“题画诗”是其创作的明信片的一个特,有图有诗,图诗合一,整体呈现出一种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的“召唤结构”模式,即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留白,让读者去寻和发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而促进作品意义的生成。
这12帧明信片的气韵、设、点染、铺排、位置经营等方面,在恪守传统国画水墨技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平面设计”的视觉冲击,透射出一种历史与现代“遇见”和交融的亲切感、活态感和责任感。
图像的表现,有时候具有无限的解读空间,在倾向性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没有文字解说,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读甚至歧解。因此,用恰当的文字配附相应图像,是一种高效的“被阅读”方法,结合图像,读者
109
在阅读时展开相应的联想,可以会通一种历史沧桑感和绘画美学"通过整体画面的呈现,由诗文而图像和由图像而诗文的双向互动,构成一种视觉和想象的张力,共同确定绘画的倾向和表达的主旨,引起一种审美的冲动和快感。女口《纹d论道》的画面是刘贺和老师的对弈,刘贺面沉稳,右手举起棋子,思考棋法和阵局%旁边配诗:“举子若定细思量,决胜千里势不挡;世事如棋理同契,道术精进入堂奥”,把“世事如棋局局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涵义契合于图像之中。图和诗之间构成一种互文,互相指涉、补充、关照。又如《闻鸡起舞》的图像,刻画了刘贺武术高超仍坚持练习的恒久品质。配诗为:“挑灯看剑闻鸡声,总是图强报国情;来回抽格风随影,文韬武略不懒功。”诗歌暗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沙场秋点兵”的“报国情”,也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虽然在时间上有颠倒,但在情思上一脉相承,并在图文对话之间,实现了新的意义的共生,共同夯实了阅读的文化力和想象力。在《抚琴抒怀》中,作者配了一首诗:“政通人和君臣乐,《尧畅》《舜操》奏雅歌。琴瑟钟声妙相和,心旷神怡舒绰约。”首句点明了整个场面气氛“君臣乐”,刘贺抚琴、大臣弹奏琵琶、侍女吹笛和坐听……反映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愿望%观者在阅读图像的过程中容
睁开眼 你不在易提出疑问一“这里在演奏什么曲子?那个时代有哪些代表性曲子?”一查阅相关史料,我们暂且称其为《尧畅》《舜操》。通过雅正之乐烘托一种室内气氛,涵养正面人物形象,把一个骨子里被儒家熏染的刘贺再次做了聚焦一刘贺是诗书乐礼兼备、琴棋书画精通的“文艺青年”。为了强化人物琴曲演奏技能的高超,支林用了诗歌导引:“琴瑟钟声妙相和,心旷神怡舒绰约”,再一次印证了“品读海昏侯”的创作主题。
即使对刘贺被废后南赴豫章,支林巧妙的创作处理也充满文化力和想象力:一路上,车马相送、百姓相迎、作揖谢问,没有狼狈不堪的样子,也没有避之不及的厌烦。映衬画面的诗文写道:“车耀马萧豫章行,父老颜舒臂迎;江海千里日月送,心安到处又逢君。”深深展现了刘贺“吾心安处是吾家”的宽广胸怀和志趣,写出了百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关切心态。这背后,何尝不是支林深入思考海昏侯刘贺与老百姓“君民鱼水”关系的一种有效点染和设铺陈?
这种题画诗的形式,在当代的国画创作中并不多见,而支林的创作对传统的题画诗做了一次回归。诗画融合、画为诗体、诗为画睛、因画赋诗:“或描述画景,咏叹人生;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或评聲画家,论量画艺;或藉题发挥,抒写感慨……”叫不同的是,支林根据明信片的要求对题画诗做了重新设计,题写在画面之外,给人一种清晰的阅读快感,诗画一体,互为召唤,相得益彰,实现了海昏侯文创明信片审美价值的传递和海昏侯正能量价值的提升。
四、人文关怀与形象重塑
对历史故事的认识和新解、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继承、对角意义的定位与重塑,都是一种历史文化审美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唯有“了解之同情”冏者能为之,须有思接千载的历史回眸能力、视通万里的恢弘展示能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品读能力。
即使海昏侯国遗址出土再多的文物以及透露再多的文化信息,但还是有许多认识的历史惯性存在:认为《汉书》记载的为真实可靠;认为时人对刘贺的平冤昭雪,是将考古与文献对立的做法;认为“孔子衣镜”等不足以证明刘贺是儒者形象,“它所折射出的尊孔崇儒思想,只能代表受官方儒学教育影响下的整个社会风气,而并非刘贺的个人喜好”%要想冲破这种对刘贺否定性历史定评的重重阻力,达到一种“了解之同情咂,还
110
有一段较长的路。破除文本至上的迷恋,用“二重证据法”①乃至“三重证据法”②重新加以分析、还原、界定和重构,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以人为本”常常也是“以情为本”。支林这套文创明信片的创作,抚今追昔,具有明确的使命担当,用艺术的手法巧妙连接着海昏侯的起起落落,对历史充满敬畏之情,对海昏侯刘贺充满了“了解之同情”,这种复杂的情感贯穿着他创作的始末。无论是《尊师重学》《饮酒赋诗》,还是《墓锁繁华》等,都体现了创作者深邃的史学思考和悯远的情感思考,把历史人物的关系做了新的界定:父子仁、君臣和
、君民亲;对图像的语言做了诗画一体的展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画中人、画外人、创作人、观读人进行了一种情感的沟通:诗化情景之中的“他”向正在观看的“我”诉说一段段历史的过往,让预设的情感进行新的突破、冲淡,最终走向平和。
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是交流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所秉持的一种常见思维。对刘贺丰富性的阐释与具象性的表达,对刘贺长期以来否定性评价的再否定与形象翻转,对刘贺当下价值的挖掘与利用……不正是切时而用、切时所需、文化强省的一种践行和尝试吗?
刘贺拥有的、失去的、争取的、努力的、斗争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而是历史背后的一整套逻辑的再现。支林的这组创作,实现了一种历史的意义翻转,难能可贵。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用慧眼和慧心,开掘出新的意象表达,提升新的美学旨趣,以达到重塑的目的,让刘贺获得尊重,真正实现我们的地方文化自知和文化自信,把“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品牌做实、做强、做好。
“惯看秋月春风里,古今繁华话海昏。”说不尽的海昏侯刘贺,在等待着大家的不断阅读和品鉴。支林创作的这12帧海昏侯文创明信片,为海昏侯刘贺的形象意义翻转和重塑做了有益探索,在尊重历史、面对当下、接通未来等方面做了一个有效尝试,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文化担当。我们也希望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把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弘扬一种社会正能量,彰显一种社会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支林.我要去南昌,品读海昏侯[P].南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20-360122-11-0001.
[2]朱凤瀚.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竹简《诗》初探[J].文物,2020(6):67.
[3]田天.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礼仪简”述略[J].文物,2020(6):73,74.
[4]王仁湘.海昏侯墓孔子主题衣镜散论[J].中华文化论坛,2020(5):4.
[5]王子文.丹心妙手异日重辉——“我要去南昌品读海昏侯”文创明信片浅析[N].江西日报,2020-11-06(12).
[6]刘爱华.西汉海昏侯国酒俗文化考略[J].中原文化研究,2019(6):19.
[7]王韶华.元代题画诗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79.
[9]何丹.《汉书》关于刘贺帝位被废原因的真实性考察[J].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春之卷):35.
(责任编辑:黄建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转第128页)
①王"维在《古&新证》首先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吾辈生于今7,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CD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N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Z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D二重证据法惟在今7始得为之'c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ZP”。(王"维.古&新证[M].q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
②有关"三重证据法",提出者不一,各}观点不大相同。代表性如陈寅恪所言者,其三重证据法是在总结王"维先生学术方法时归纳的:“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取异族之故书与吾"之旧籍互相补正”;“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匕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47.)
1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