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艺术成就和评价
一、结构宏伟,布局合理,娴熟发挥了戏剧艺术表现力。
西厢记故事在元代初期已经广为流传,《西厢记诸宫调》已经取得了很高成就。王实甫对这一故事,精心结构,合理布局,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由一人独唱体制,独创了五本二十一折规模。剧本主线突出,围绕主线,层层展开矛盾,使全剧波折迭起,悬念丛生。剧情演进,常给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情节发展变化,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同时人物性格又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具体依据。
汤显祖评论“赖婚”一事:“此出夫人不变一卦,缔婚后趣味混同嚼蜡,安能谱出许多佳况哉,故知文章不变不奇,不宕不逸”。这其实是对《西厢记》起伏跌宕,不落窠臼赞誉。
二、根据人物性格,成功展开错综复杂戏剧冲突
《西厢记》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是老夫人和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矛盾,这是贯穿全剧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就是反对门阀观念、藐视封建礼教和追求婚姻自主叛逆者与维护门阀利益、维护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之间对立与冲突。另一条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矛盾,这是
涠洲岛图片
次要矛盾,随着莺莺突破心理障碍,和张生私结终身,他们矛盾也随之消失。这三个年轻人矛盾是由顾忌、猜疑、矜持和不信任造成。对莺莺和张生来说,封建意识负担也是造成他们之间冲突原因。三人之间矛盾,是以人物性格为基础展开。他们性格是由于三人不同身份、处境、教养、个性形成了不同性格,由于他们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步调有紧有慢,方式也各不相同,造成了他们之间误会、猜疑、担心等冲突,有时甚至达到了十分难堪、互相捉弄程度。他们在冲突中加深了互相了解,也显示出每个人独特个性。
三、语言个性化特十分突出。
《西厢记》中人物语言,具有十分突出个性特。
张生语言爽朗热烈,抒发其胸臆开阔清丽、洒脱不俗,表现痴情,描写急切,夸张感叹,带有青年书生特点,富有喜剧彩。
红娘语言,锋利、俏皮、泼辣、爽快,俗语方言脱口而出,符合一个聪明机智、助人为乐下层婢女身份。
莺莺语言,深沉幽雅,显得钟情、旖旎、犹疑、凝重、矜持、蕴藉,不失相国小大家风
范。
老夫人语言板滞僵硬,惠明语言豪爽朴素,郑恒语言庸俗粗鄙。
四、吸收融化古代诗词中优美诗句,用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为剧本增添了优美动人艺术魅力。
元杂剧曲词,本身具有诗词抒情特点。王国维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一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古诗词之佳者,莫不如是,元曲亦然。”
朱权说王实甫曲词:“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肯定王实甫曲词具有诗语言和意境。
《西厢记》中华美语言适合描写人物性格需要,如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王宝强老婆马蓉资料
陈庭妮的男友表现莺莺自见到张生以后,百般情思,春天景物都和她思念张生联系起来,景物都染上了
主观彩,明是写景,实则写情。最后四句更有婉约情词调,委婉含蓄中包含着强烈感情。用这种语言抒发相国小情思是很贴切。
二本三折红娘一段唱: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世界十大名表排名
通过红娘眼睛,看到张生以为婚姻有望,急于打扮情景。曲词都是不加文饰直白,幽默风趣,语言十分符合红娘性格。
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曲文,几乎被古今所有曲家赞赏倍至,曲词几乎都是诗语言: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火车站买票提前几天
……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
杀跳蚤【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西厢记》有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最有诗意部分。这里戏剧情节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矛盾冲突,只是以抒情语言,叙述莺莺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淡淡、悠长哀愁。也表现出莺莺这个大家闺秀深沉绵长情思。
评价:《西厢记》出现,如异峰突起,在我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耸立起一座高峰,赢得了“天下夺魁”赞誉。历代文人无不为之倾倒。明代李贽在《焚书》中称《西厢记》是“化工”之作,是“出于童心”“天下至文”;王骥德《曲律》中说它是“无所不工”,“以神以韵”“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评它是“北曲压卷”之作;徐复祚称之为“南北杂剧之冠”。郭沫若称之为“超时空”艺术佳作;赵景深把它和《红楼梦》合称为“中国古代文艺双壁”。
《西厢记》走出国门,先后被美、英、法、日、苏联等国家百科全书收录,并给予了极高评价。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广为流传。《西厢记》成为世界人民共同优秀文学遗产。
美国:是剧作者王实甫以无以伦比华丽文笔写成,全剧表现着一种罕见美。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爱情戏剧,是中国十三世纪最著名元曲之一。
法国:在元曲中是篇幅最长浪漫主义杰作。这是爱情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悲欢离合,充满了迷人情趣。
英国:这个戏有高度文学价值,它篇幅教其他元曲长出好几倍,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极大影响。
日本:积极内容与优美形式综合在一起,就使〈西厢记〉成为元曲最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