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吕晟三 李 娜 (
大庆技师学院 黑龙江 163000)【摘 要】近年来,由于油田校企合作的加强,企业各岗位对毕业生理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是技工院校采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可以使学生了解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各项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原理,有助于今后的采油岗位工作。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专业课教师必须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达到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理论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石油;采收率技术;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85-01  《
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它主要研究将地层中的原油尽可能多的开采出来所采用的方法。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研究内容及其特点1.《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研究内容。石油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其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因此,世界各国的油藏工程师们一直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的研究。
对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教学,本课程研究内容应放在各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含义、原理及其工艺中来。结合各种技术在现场施工的流程情况,培养学生面对具体工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对教师的现场知识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特点。(1)涉及学科多,知识面广。《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因而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地质、化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集输工程等内容。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透彻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需要采取适合本课程的独特教学方法。
(2)逻辑性、理论性强。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主要研究提高石油产量所能采用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宏观和微观原理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宏观波及系数和微观驱油效率两方面提高石油产量,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有很多种,在分析的时候,专业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一般会比较枯燥,所以一般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3)实践性强。学习理论知识,一般要和实践联系起来,才会加深印象和学有所用。本门课程涉及到的技术种类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现场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各项技术的现场流程,增强他们的感官认识,有助于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改善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对于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除了继承以往的教学方式之外,还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推陈出新的改变固有的观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微课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生动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可以吸引学生关注度。比如,在讲到各技术的原理及流程的过程中,可以将各项技术原理设计成动画,技术流程以现场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学生对知识的带入感会增强,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应用。
采油专业职前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前,一般没有去实际现场岗位的经历。职后学员的岗位比较固定,也不一定所有岗位都了解。在学习采收率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有机会带学生去现场岗位参观,了解现场注水驱油、聚合物溶液驱油等技
术的场地及流程,会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具体的认识,也更有利于学生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今后的岗位中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加热爱采油工作。
3.启发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
提高采收率技术重点在于原理的讲解,而原理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如果刚开始就从专业知识讲解,学生一定觉得很突兀。教师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循序渐进启发学生思考,触类旁通的深入相关知识。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或碱水驱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驱油溶剂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有没有相通点。比如我们日常洗碗时,用到的洗洁精其实就是一种表面活性剂,驱油过程中用到的就是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原理。通过启发引导,举身边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讲授法是最好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讲授法一般是教师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课堂教学进程由教师掌控。这种方法也很容易丧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要想学到更多课堂外的延伸知识,可以借助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现在网上的精品课、微课有很多资源,教师在课后可以给学生留作业,方便网络教学和资源的使用。学生在课后,
可以进入相关网站,点击网络课程链接,进一步学习更多拓展内容,更好的提升学生对相关专业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方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1.思路清晰,由浅入深。
对于每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教学,教师应该思路清晰,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了解技术的基本含义,之后再深入到所用化学试剂的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最后应落脚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方向上来。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往往学生学习兴趣开始会较低,最好让专业理论变得简单具体,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重点突出,注意取舍。根据大纲的要求,每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但每位同学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整体水平,对内容的讲解有所取舍。如果一味把所有知识点都讲授给学生,学生理解不了,反而适得其反。对于每个章节的内容,要做到把重点内容各个讲透,难点突破,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
3.增强趣味,开拓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好坏,一部分因素取决于知识本身的吸引力。而这部分吸引力的供给,教师占有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将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带入课堂,开拓学生对于未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将一些简单的溶剂性能介绍给学生。例如,聚合物水溶液、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形态实验。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验现象展现相结合的方式,让知识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中。
参考文献
[1]邢晖,杨文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1(9).[2]张雪梅,赵玉珍.《采油工程》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3(7).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以许婷老师的绘本教学为例
■郑爱玉 (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师范附属小学 354200)【摘 要】英语有丰富的文化。文化是通过语言学习,接触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认知与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有利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
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国际意识。在起始阶段,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文化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兴趣;培养;英语文化意识【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85-02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80后90初的家长出现,他们文化素质较高,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前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周围的环境媒体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渲染。孩子们几乎人人可知Valentine'sDay,知道在这个日子里需要送花来表达爱意。却没有多少孩子知道七夕节的来历,没有多少孩子知道七夕节时对乞巧的美好向往。导致孩子们过度重视西方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反而忽视了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
笔者所在的学校使用的是闽教版英语,共八册。据笔者统计介绍中国文化的篇目实在是聊聊无几。适龄孩子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几乎是没有。所以教研组确立我们的教研方向为: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文化要依靠语言,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教学的载体,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语的文化意识,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二、问题的解决尝试1.教学载体的选择。
教科书一般都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与人技能的培养,缺乏真实的语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是孩子们的特点,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用孩子们耳详能熟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配以生动形象的传统人物。图文并茂,制成符合孩子们年龄段学习的绘本。
没有现成版本的教科书,也没有现成版本的绘本,更没有前人现成的经验,一切都在探索中……
此次许老师选择的是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用网络收集了丰富的音响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精美的图片,简洁的语言加上完美的配音。我们制成了自己第一部电子版的绘本。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及其孩子的学习能力。最终绘本定稿为七图七句。
绘本教学引入英语课堂中,为传统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是提高小学生英语
学习兴趣,积极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学目标设立明确: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语言,文化品格。许老师在本课教课的目标设立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目标明确:(1)从故事中懂得要有恒心有毅力。(2)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3)能够开拓国际视野。(4)能够学会赏析精华,建立英语文化意识。许老师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见许老师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
3.教学导入生动有趣,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本节课徐老师以询问孩子们是否喜欢故事为开端,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所知道的故事。由于这是孩子们熟悉的话题,孩子们发言踊跃。这不仅激活了跨越学科文化知识,而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徐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用英语讲好我们中国的传统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唤醒了孩子的学
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之后许老师鼓励孩子们,现在我们学好英语,将来用英语把我们的传统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建立起了孩子们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4.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内化文化知识。许婷老师着眼于绘本故事《愚公移山》,通过引导孩子们研读文本,了解故事的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和理解教材。在教学的顾城中通过角转换,回答创设问题,融入故事情境,谈所思所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愚公的行为是否得当。智叟的看法是否正确?…孩子们各抒己见。
T:ifsomebodytellsyouthatyoucandoit!Whatcanyoudoandwhatcanyousay?S1:Ifyouputyourheartintoit,nothingistoodifficult.S2:IwillkeepdoingituntilIsucceed.
 S3:Iwilltrytofindabetterway.……
孩子们经过了学习新词,学习新的句型。运用了同桌问答,表演对话,跟读朗读等等。通过问答,对比反思,加深对绘本文本的理解。在互相探讨中潜移默化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端正踏黄灿灿厕所夹断屎
实,勤学,科学求知的价值观,将文化知识内化为人的身心素养。
5.创设情境,合理留白反思。徐老师通过绘本故事《愚公移山》,用英语创设新的语境:T:Thereisanotherfamousstory《守株待兔》,Themankeepswaiting!Doyouthinkifhewillsucceed?引起孩子的反思,同样是坚持做一件事情,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许老师的巧妙铺设,不做教授,把课堂交给孩子,让他们的思维驰骋,联系已有的知识,表达语言。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6.课后合理延伸,拓展知识储备。本节课结束之后,许老师不忘让孩子们以本篇成语故事为引,拓展学生的文化和知识储备,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育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承担对中华文化传播责任,培养文化品格。
三、课后反思无疑,许老师的这堂课是非常成功的。下课铃声响,徐老师意犹未尽,而孩子们用他们所知道的英语知识,互相讨论着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扩散了孩子们的思维,将语言内化成文化意识。1.从许老师的课让我明白,在英语教学中千万不要以教会学生几句干巴巴的英语为
目标,而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来学习文化。传递文化,认识世界。从小增强孩子们英语文化意识。为将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好准备。
2.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课文文化背景的讲解。多渠道,多手段,多方面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运用绘本为载体让学生们多了解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异国文化的跨越。
每个手指戴戒指的含义固件3.为了防止出现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情况再次出现。平常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提出孩子们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为话题,孩子们也乐意张口,也愿意开口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际。四个字的网名
结束语总而言之,以绘本为载体,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实现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中丰富知识,完善人格。这次的实践初探是可喜的。
同时,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关注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城市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孩子们的文化意识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依靠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因此,我们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王欣欣.核心素养视域
下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课例研究[D].聊城大学,2018.
《观察鸡卵的结构》一节实验课创新设计
■刘俊英 (
安徽省蚌埠六中 233000)【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86-01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本实验是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教材中安排学生观察卵壳、卵壳膜、气室和卵中其他结构,推测各个结构及功能以及卵中发育成雏鸡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最常见鸡蛋,但对内部结构以及功能并不了解,因此对探究鸡卵的结构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弱,对本节课“鸡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的知识,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利用学生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导学案启发和课本知识引导下,把课堂知识积极引用和拓展进家庭,通过让学生和家长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性,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学生和家长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升亲子关系和课堂高效学习效果,从而更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教法、学法1.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我将采用启发式导学案,把课堂延伸家庭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分享为主体,教师纠错、答疑为主导,开展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分享、展示、答疑、纠错等形式的教学,增强学生主动表达能力,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我还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整合学生在家庭中自主学习照片和视频,直观形象,提高课堂高效的学习效果。
2.学法。
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对鸡卵较熟悉,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与家人合作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谐家庭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知识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过程方法1.通过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1.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生物学的信心。2.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鸡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
探究鸡卵的结构和功能。五、实验创新要点和改进要点在教材原实验的基础上,丰富和改进了实验内容。把课堂延续进家庭。增设熟鸡卵的观察体验
2.开发了简单易行、直观严谨的探究实验,来说明鸟卵的复杂结构是鸟类生殖适应于复杂多变环境的基础,更创造性地观察、对比鸟卵的形态和颜,突出鸟卵适应陆地生活无可比拟的优势,并适时引入进化的观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把实验延续家庭,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成长,和谐了亲子关系。
鸟卵在陆地上发育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干燥和环境复杂多变,充满危机(如天
敌),而鸟卵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仰仗卵壳和卵壳膜。因此补充对鸟卵卵壳和卵壳透气性的探究实验。
六、教学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阳光课堂,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实验和学习效果,我设计课前自学导学案,引领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按照导学案的设计提示,在家长的帮助合作下完成导学案(附导学案设计)。学生在家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手机录像或拍照发共享。在课堂上展示分享。
补充了2
个探究实验的优点:1.实验器材简单,家庭都具备,操作容易,现象明显。2.和家长一起在探究活动中构建的知识,学习体会深刻。3.有效突破重、难点。课堂时间更多用在点拨、答疑、纠错。4.学生实验探究欲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补充了2个探究实验内容的意义:1.使课堂延伸进家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2。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等多层次的亲子合作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正确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有利于突破重难点。4.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在迁移应用中构建新知,和谐亲子关系。
课堂外延伸家庭实验的优点1.生物实验生活化,实现课堂到生活的对接。2.提供了家庭交流的平台,增进亲子关系。3.分享知识,家长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归纳反馈,评价实验由学生归纳:鸡卵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对于实验过程进行自评并互评,完善导学案。创新反思:
生鸡蛋中红的斑点是什么?双黄蛋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快速去除卵壳的方法?为什么卵白是一层一层的?
气室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
七、实验效果评价1.创新:课堂外实验延续,拓展实验场所,让实验在课堂外延续:家庭解剖观察,教会家长认识生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2.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简单易行在家中就能完成的小实验,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利于领悟生物科学是基于事实,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不断认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4.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之中,利于学生完整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突破了重难点。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在教育的天空和大地上,遇见学生,遇见努力,相伴成长一起创新———探究———分享,绽放最美的生命!“你若渴望,谁能阻挡。”这句话一直铭记于心,感恩于行。我相信:教育会看见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