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的个人资料介绍
厉以宁的个人简介
人物年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职务: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
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厉以宁
1988~2002年,任全国人大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2007年,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1994年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贡献奖(个人最高奖)、国家教委科研一等奖等。曾主持《证券法》起草、《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
2005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2008年至今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
院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贵州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
2013年起,任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3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终身成就奖。
人物绰号
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厉以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这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以他具有建设性的经济学著述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而他对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贡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提出了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的股份制度,他由此而得到了“厉股份”的外号。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走出“”磨难的中国百废待兴,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居民的就业问
题。大量在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回城的知识青年,急需寻到工作岗位,就业成了一个影响社会的突出问题。1980年夏,国务院副万里主持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参加会议的各路人士纷纷提出,为了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政府应当大力兴办企业。但是,国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来兴办企业。厉以宁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可以组建股份制形式的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他说,股份制企业就是民间集资,不用国家投入一分钱,就可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厉以宁的这次发言,是在高层会议上第一次发出的关于股份制的声音,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经悄然兴起。这与股份制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兴起,其发展路径是一致的。17世纪时,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批依赖集资组建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因此,股份制经济实际上是在中国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后必然要走上的一条道路。厉以宁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这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此而大声疾呼。
但是,股份制这种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一些人看来,无异于是颠
覆社会主义的“洪水猛兽”。围绕着股份制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厉以宁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今天,厉以宁在回忆当年的争论时说:“不同意我观点的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比较极端的人,认为我在搞私有化;一种是认为股份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环境跟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当时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转型;还有一种人认为中国缺乏企业家。对于后两种意见,我都作了应答,主要是强调股份制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从1984年到1986年,厉以宁奔走于全国各地,作了很多演讲,写了很多文章,宣传股份制。1986年9月,厉以宁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经济改革最好的手段便是利用股份制的形式来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现有的大集体企业。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和国企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
事实上,当时积极宣传股份制经济的不止厉以宁一人,董辅礽、萧灼基、王珏、冯兰瑞、蒋一苇等经济学家都与厉以宁站在一起。正是在他们的积极推动下,股份制经济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逐步推进,并且从最初的集体企业开始向国有企业延伸,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出现的股份制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90年代初,随着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股票市场在中国出现了。厉以宁和他的“厉股份”的称谓,也载入了中国股市发展的史册。
研究领域
管理制度和管理哲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国民经济管理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等。
、李源潮、陆昊、孟晓苏、龚方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一个名字联系起来,厉以宁。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北大读博期间,与厉以宁、李源潮等师友合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这本书的所有论点后来完全被认同,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如今厉以宁的学生在中国各个领域身居要位,他的思想正在影响中国未来。
人物生平
任职经历
厉以宁教授,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还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
三星手机如何截屏
厉以宁教授自2003年一直担任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他还是现任国务院的博士生导师。
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3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今任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厉以宁的人物贡献
个人专著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消费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简明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厉以宁图片合辑(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1998年(修订版)。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孙宁王学兵《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转型发展理论》,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年。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论民营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个人文集
张也是怎么死的了自制教师节贺卡简单又好看《厉以宁经济论文选(西方经济部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厉以宁选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中国经济往何处去》,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年。
《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年。
《转轨与起飞: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厉以宁
《经济、文化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