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六国
大家好!今天我和孙奕执带着大家寻一下秦统一六国的大致过程。
战国末期,秦、韩、赵、魏、楚、燕、齐七雄并立,由于七国间长期的攻伐兼灭战争,使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七国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已经发展到需要一个国家来承担统一六国的责任。
那么谁来担此统一大任呢?
对,没错,就是秦始皇——赢政
于是在历史这个大擂台上,七国选手悉数登场PK,展开角逐。
假如你就是秦王嬴政,你会采用什么策略来结束混战实现统一?
聪明睿智的赢政采取的基本策略是“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并韩灭赵
由于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吴秀波 陈昱霖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秦始皇十七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查理辛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孔侑主演的电视剧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最终于公元前228年秦始皇攻破赵国都城邯郸,灭了赵国
灭魏
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攻破魏国都城大梁,灭了魏国,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灭楚
秦军灭赵、破燕并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楚国此时尚有对秦作战所需要的实力。秦始皇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于是便委以重任,并问李信说,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答复说“不过用20万人”。 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见,而同意李信的说法,当即说:“王老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然壮勇,其言是也。”但,最终,李信战败世界选美小,这是秦统一战争中一次重大的挫折。
秦始皇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未动摇灭楚之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秦始皇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乡频阳邀请王翦出任秦军统帅,并于公元前223年攻破楚国都城寿春,灭了楚国。
灭燕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
荆轲刺秦王,时值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在现在的辽宁省境内)。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齐
烤肉店齐王建继位40余年,三晋、楚、燕与秦战争连绵不断,齐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未被攻击,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惊人的麻木程度。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国后胜2022双十一时间表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所以尽管秦灭六国时,齐还拥有70余座城邑,但仍不堪一击。
公元前221年,秦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
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六国的这条路上,秦国走的艰苦而坚定,最终将一个偏处西方的边陲小国发展成能一扫六国的巍巍大国。而秦国的强大,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它能一统天下,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
天时:变法图强的成功
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统一的曙光,各国为了不被吞并亡国,纷纷进行变法。在这些变法中,最成功的要数商鞅变法,而商鞅变法的伟大,在于它的彻底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军功爵位制取代了世袭爵位制,使得秦国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了优势。
地利: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
秦国偏处西方,长期与游牧民族杂居,远离中原文明区。这些游牧民族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无法与秦国抗衡,在经过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后被削弱力量,使秦国有了稳定的大后方。另外,由于秦国是在游牧民族的包围之中生存繁衍的,时刻要提防被游牧民族侵犯,所以秦国人的危机意识极强稳定,从小就接触骑射等战斗方法,也锻造出一支号称“虎狼之师”的铁血军队。
从秦国东边来看,秦国只与关东六国的晋国接壤,所以三家分晋后,秦国东进的阻力也大大减小。从秦国自身来看,秦国位于关中地区,周围四边的山川险阻构成天然防线,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对关东六国,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另外,秦惠文王时的大将军司马错平定蜀国后,为秦国夺得了更多的肥沃土地,关中和巴蜀这两个富饶的农业区,为秦国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人和: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
我们先来看一份人名单:百里奚(楚国人)、商鞅(卫国人)、张仪(魏国人)、范睢(魏国人)、吕不韦(卫国人)、李斯(楚国人)。这些大佬,都是秦国宰相级别的高官,都对秦国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但他们都不是秦国人,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原因
在于秦国文化落后,培养不出优秀的本土人才。而人才是兴国之本,秦王为了富国图强,自然也不能离开优秀人才的帮助,但秦国的本土人却不能满足这一条件。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秦国国君只能外聘,所以秦国历代国君,多次向关东六国广发求贤令,招贤纳士,这吸引来了很多关东六国有才华和有抱负的优秀人才。秦国求贤若渴的迫切之心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使得秦国人才济济,而人才之盛也铸成了秦国之强。
秦朝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立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①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国富兵强)
②关键:嬴政的雄才大略
③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④东方六国力量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