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ZHONG XUE JIAO YU YAN JIU
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
陈梦如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三课,本课主要有三个子目的内容,分别是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本课在整个模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秦朝统一六国的条件部分承接了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与农民起义的内容又与第四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课相衔接。这三课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东方大国的初步形成。本课的教学过程将与心理效应相结合,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新课的环节中应用不同的心理效应,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大国治理探索的发展和人治的弊端,理解国家兴衰存亡的一般规律。
一、组织教学——防止破窗效应产生
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纪律的维护,在一节课中所占用的时间往往只有十来秒,有时甚至会被老师所忽视。但是组织教学是贯穿整节课的行为,其对象主要是学生,如果不进行组织教学或者是随意组织教学,可能会造成课堂纪律的涣散。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防止破窗效应的产生。娱乐大事件
图1 “破窗效应”示意图
(一)破窗效应的含义
破窗效应是由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林于1982年3月在《Broken Windows》中提出的理论,即: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
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同理,如果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加以重视,课堂的纪律涣散,学生无心听讲,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好。
(二)预防破窗效应的产生
学生在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快的时期,没有很好的自控力。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执行班级的纪律管理制度,不让“破窗”的苗头滋生。在上课铃打响的时候,教师从教室门口走到讲台的过程就是组织教学的最佳时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拿出课本,翻到相应的课文,并且用眼神扫视班级里过于活泼好动的学生,从而使班级秩序井井有条,顺利实现课堂教学。
二、导入新课——蔡格尼克效应的应用
导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结合蔡格尼克效应,加深学生印象,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
(一)蔡格尼克效应的含义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又称为蔡加尼克效应、“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活动中则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较为健忘,而对未学到的知识则印象深刻。
网络连接被重设
(二)蔡格尼克效应的应用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秦始皇的视频,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向学生提问:“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为何会两极分化?”学生在回答秦始皇的功与过后教师继续追问:“秦始皇推行的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呢?秦始皇在位时又实行了哪些暴政呢?为什么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我们又该如何评价秦始皇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学习。”前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链可以让学生对
摘要: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心理效应进行教学。本文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来分析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效应;中学历史
2021年9期
88
秦始皇的兴趣达到顶峰,而且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继续学习,对要学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三、新课教学——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效应
在对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多种心理效应,从而加强本课的教学效果。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心理效应进行阐述:
小学教师自我鉴定(一)登门槛效应精卫填海读后感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在新课教学时,如果一开始教师就讲授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而不讲授秦朝统一的条件、过程和措施,学生肯定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教师可以结合登门槛效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中,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应该先讲授秦统一的条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在幻灯片上展示《吕氏春秋》材料和各国货币图,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统一的客观条件。之后展示秦国地理位置图和里耶秦简的相关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文,进一步归纳秦朝统一的主观条件。
(二)认知地图效应
认知地图效应是指不断地强化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就可以在人的脑子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认知地图就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地图效应,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教师在讲授秦统一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战国形势图》,结合长平之战的材料,组织学生分析秦王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然后在幻灯片中展示《秦灭六国图》,并且向学生讲解灭掉六国的先后次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秦灭六国的过程。教师通过语言的讲解,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秦灭六国过程的认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认知地图。
教师在讲授第三子目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时,则可以结合《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和《楚汉相争形势图》,讲述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史实,让学生形成认知地图,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王贝整容意外身亡
四、巩固新课——赫洛克效应的运用(一)赫洛克效应的含义
赫洛克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
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在教学过
程中,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或表扬或批评,这样
能强化学习动机,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给学生表扬,少训斥批评,也不能不对学生进行任何评价。
图2 “赫洛克效应”示意图
(二)赫洛克效应的应用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之后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秦的暴政,加速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秦的速亡,而秦的灭亡主要则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基于赫洛克效应的原理,教师在进行总结后,可以以“开火车”的方式随机抽取一组学生回答幻灯片上的题目,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不要一味呵斥,既要指出其错误之处,也要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发展,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紧扣课标和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陈梦如(1998-),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历史)。
参考文献
杜海涛自曝有女友
[1]施坚.“破窗效应”与普通高中班级建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6.
[2]陈兰.登门槛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为例[J].学园,2019,12(18):10-11.
[3]王沐.心理效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