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 )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 求波及程度。 ( )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 )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
灭火的方法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 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 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苹果激活查询C.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D.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3.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ACD )。
A.关联性 B.特别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14.对区域内各类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 ABCD)。
A.绝对量评价 B.平均量评价
C.需求量评价 D.综合评价
15.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ABD )。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 投资政策 D.产业布局政策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 2.ABC 3.ABCD 4.BCD 5.ABD 6.ABCD 7.B 8.C 9.AB 10.BCD 11.BD
12.ABCD 13.ACD14.ABCD15.AB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装个充电桩需要多少钱1.区域经济开发
林志玲否认同居2.区位因素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实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怎样举报垃圾短信2.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简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沈腾老婆让马丽下不了台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试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2.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
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2分)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3分)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3分)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2分)
2.答案要点: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4分)。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
①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2分)。
②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动(2分)。
③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2分)。
3.答案要点:
(1)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2) 开发自然资源。
(3)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4) 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5) 做好扶贫工作。
(以上各要点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发展经济(1分);
第二,高效配置资源(2分);
第三,公平分配收入(2分)。
(2)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2分);
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2分);
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2分);
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2分);
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2分)。
-----------------------------------------------------------------------------------------------------------------------------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
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
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
1国民待遇2市场准人3取消关税4对进口和出口的限制5退税6海关手续费
5、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2).APEC协商机制创新.(3).APEC推进方式创新.(4).APEC运作机制创新.(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特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