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种植
一、作为中药材使用的黄芪有哪些种类?
国家药典规定的黄芪基源植物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其中蒙古黄芪为膜荚黄芪的变种。黄芪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其中膜荚黄芪是森林草甸中生植物,而蒙古黄芪则是旱中生植物。甘肃特产红芪的基源植物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与黄芪属于不同的属。甘肃野生红芪主要分布于宕昌、武都、岷县、舟曲、临潭、卓尼、文县、礼县、武山、西和及临夏等地。此外,在民间局部地区也有用金翼黄芪、多花黄芪、梭形黄芪和多序岩黄芪作为黄芪代用品人药的现象。
二、蒙古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
郎平前夫白帆再婚蒙古黄芪为多年生长草本药用植物,株高50℃m以上,主根深长,圆柱形,黄褐,略木质化。不易折断,根长70~150℃m,直径1~3.5℃m,芦头茎长l0℃m左右。植株半直立匍匐,中部分枝;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5~37枚,短小而宽,托叶三角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5~15朵,花期5。7月;荚果薄膜质、光滑无毛,有显著网纹,荚果内含有种子5~10粒。种子肾形,棕褐,果期7~9月。
三、膜荚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
膜荚黄芪植物形态和蒙古黄芪植物相似,膜荚黄芪植株高大,复叶有小叶13~31枚,较蒙古黄芪少,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30mm,宽4~19mm;花冠淡黄;子房被疏柔毛;荚果长2~2.5cm,被黑短毛。
四、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的植物学特征有哪些区别?
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植物学特征基本相似,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也基本相同,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植物形态差异。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壮,表面密被长柔毛,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第1至第4片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第5真叶开始出现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成熟时小叶可达13~27枚;小叶较大,长7~30mm,宽3~l0m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毛表面较光滑,第2真叶即为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成熟时小叶多达25~37枚,小叶长5~l0mm,宽3~5mm。
(2)荚果和种子差异。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附生黑短柔毛,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状;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种皮纹饰为皱折状。两种黄芪种子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
(3)花粉粒差异。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萌发沟短而宽;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萌发沟细。
(4)染体差异。膜荚黄芪的染体核型公式属于1B型,蒙古黄芪染体核型公式属于1c型。
五、红芪植物有怎样的特征特性?
红芪基原植物为多序岩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达1.5m0主根粗长,呈长圆柱形,少分枝,长10~50cm,直径0.5~2cm,外皮红棕,皮孔横长,黄或暗黄,略凸出。茎有细瘦分枝。叶互生,叶柄长、托叶披针形,基部边合;奇数羽状复叶,长达15cm;小叶7~25枚,长圆状卵形,宽5~9mm,长10~35cm,
先端近平截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宽模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长柔毛^'小叶柄甚短。总状花序腋生,长15~18cm,有花20~25,花梗纤细丝状,长2~3mm,被长柔毛;花萼斜钟形,被短毛,最下1个萼片较其余4萼片长大;蝶形花冠,淡黄,长约lc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龙骨瓣较旗瓣长。雄蕊10,9合1离,子房狭长形,具柄。荚果扁平,串球状,有3~5节,边缘具窄翅,表面有稀疏网纹及短柔毛,每节有椭圆形种子1粒。开花期6~8月,结果期7~9月。
六、蒙古黄芪对生长的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
蒙古黄芪多生长在海拔800~1300m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干旱向阳草地上,或向阳林缘树丛间;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或山地杂木林;土壤多为山地森林土。蒙古黄芪喜阳光,耐干旱,怕涝,喜凉爽气候,
耐寒性强,可耐受-30℃以下低温,怕炎热,适应性强。蒙古黄芪忌重茬,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等连作。 七、红芪对生长环境条件有怎样的习性和要求?
红芪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在海拔1800~2500m的高原山脊、台地及沟谷边缘。生长区年平均气温6℃~12℃;≥l0℃的积温1700℃~3500℃,年平均降水430~470mm,4~9月相对干旱;植被以灌丛草原为主。红芪性喜凉爽,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怕热,怕涝,气温过高就会抑制地上部植株生长。红芪为深根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湿度大,会引起根部腐烂。土质黏重则主根短,侧根多,生长缓慢,产量低。土壤为棕壤、褐土及淋溶褐土为主。
八、黄芪新品种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陇芪1号(甘肃黄芪94-01):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陇西县科学技术局和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年按作物育
种程序共同选育成功的黄芪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省级鉴定验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0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主茎绿,具较密柔毛,花淡黄,种子成熟前果荚淡紫,鼓起,种子浅褐,根系淡白。
(2)产量表现。定西市黄芪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黄芪659.3kg,较对照增产19.9%0 2001~2003年在陇西、渭源、漳县、岷县等地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亩产708.9kg,较对照增产17.1%。
(3)产品等级。在规范化栽培条件下,该品系特级品出成率为21.5%,一级品出成率为32.8%.较对照分别提高3.5%和4.2%0
(4)内在质量。据甘肃省药品检验所检测,该晶种根系性状和显微结构均符合规定,总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39.2%,黄芪甲苷0.059%,多糖(硫酸苯酚法)3.7%0质量显著优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
(5)抗病性。在三年轮作制土壤条件下,根病平均发病率 5.5%,病情指数2.4%,较对照分别降低1.4%和0.4%0
(6)适宜区域。该品系适宜在海拔1800~2600m,年降水量450~600mm半干旱 区、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栽培。
九、黄芪有几个生长发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黄芪从种子播种到新种子成熟,至少需要2年以上时间,经历5个生长发育阶段,即幼苗生长期、枯萎越冬期、返青期、孕蕾开花期、结果成熟期。
(1)幼苗生长期。从黄芪子叶出土到花芽形成前称为幼苗生长期。当黄芪幼
苗出土后,出现5片小叶前,根系尚未发育完全,吸收能力差,人士较浅,此时最怕干旱、高温、强光和热风。当黄芪小苗出现5片小叶后,地下部吸收根显著增多,根系的水分、养分供应能力较强,叶片面积扩大,光合作用增强,幼苗生长速度加快。通常播种当年黄芪不能开花结果,均为幼苗生长期。
(2)枯萎越冬期。地上部分枯萎到第2年植物返青前称为枯萎越冬期。一般在9月下旬叶片开始变黄,地上部枯萎,地上部越冬芽形成,此期需要经历180~190d0
(3)返青期。指越冬黄芪顶芽萌发并长出土面的时期。春天当地温达5℃~10℃时,黄芪开始返青,首先长出丛生顶芽,然后分化茎、枝、叶而形成新的植株。返青初
期一般生长速度比较慢,主要是受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大。
(4)孕蕾开花期。指从叶腋花芽形成到果实出现之前的时期,2年生长以上的植株一般在6月出现花芽,逐渐膨大,花梗抽花,花蕾逐渐形成,7月初花蕾开放,花期为20~25d。
(5)结果成熟期。指黄芪开花后授粉开始到果实成熟的时期。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此期若遇到高温干旱,会使该期提前,且种皮形成不透性,硬实率增加,使种子皮质降低。
十、黄芪种子直接播种为什么出苗不好?
因为黄芪种子具有硬实性,一般硬实率达40%~80%,这是由于黄芪种皮内含物质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迅速脱水和种皮结构紧密所致。在生产上,不经过处理的黄芪种子,直接播种的出苗率与种子的硬实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打破种皮的不透性,提高播种出苗率。
十一、黄芪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
(1)机械处理。将黄芪种子掺人2倍细沙,混合均匀后装入袋内用力搓摩,或直接用脚踩搓摩,搓至种子表面发亮时即可播种。也可用碾米机放最大“流子”,机械舂l~2遍,以不伤种胚为适。或将种子厚铺于石碾上,碾至外皮由棕黑变为灰棕即可播种。
(2)温水浸种或开水烫种。将黄芪种子浸入50℃的温水中,随时搅拌至水不烫手后,放置浸泡4h,滤去水或捞出种子,加覆盖物,常温下堆放8~12h,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适期播种。也可取种子适量,装入布袋,投入盛有开水的盆中冲淘搅拌1min,然后加冷水降温至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再浸种2h,滤去水后保湿闷8~l0h,待种子膨大外皮破裂时趁墒播种。
(3)化学处理。用70%~80%的硫酸溶液泡3~5min,迅速滤去药液,取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再播种。也可用90%硫酸进行药液拌种,掌握处理种子的硫酸用量为5ml/kg,在30℃下处理2min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播种前用菊酯类农药拌种,播后覆土填压,并注意保墒。
十二、黄芪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发芽出苗比较好?
黄芪种子吸水膨胀后,一般在地温达到5℃即可发芽,温度25℃时发芽最快,仅需3~4d0土壤水分含量在18%~24%时最利于出苗,春播在地温达S℃~8℃播种,12~15d即可出苗。夏播在地温达20℃~25℃时播种,播后5~6d即可出苗。十三、黄芪什么时候播种比较好?
黄芪在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春季在地温达到5℃~8℃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应该保持土壤湿润,经14d左右即可出苗。夏播在6~7月雨季到来前进行,如果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高,播种后7~8d即可出苗;秋播在地温稳定在1℃
~6℃时进行。
十四、黄芪种植前如何整地施肥?
蒙古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沙质壤土;山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或荒地种植。选好地后进行整地,土地以秋季翻耕为好,一般耕深30~45cm。结合翻地施入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25~30kg;春季翻耕土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翻耕后应该及早耙细整平,作畦作垄,一般垄宽40~45cm、高15~20cm。
十五、黄(红)芪繁种管理有什么要求?
吴镇宇和姚笛>明星人气榜单黄(红)芪采用种子育苗繁殖方法。黄芪品种选用蒙古黄芪,红芪品种选用多序岩黄芪。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特性、生长健壮的大田作为留种田,当年在植株现蕾时摘去主茎,促使地下根生长。次年6。7月在黄(红)芪开花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50g和40%辛硫磷乳油l0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预防黄(红)芪种子小蜂、豆荚螟等害虫危害,并提高结实率。中耕锄草2~3次,当豆荚发黄变干时及时采收种子,将采收的种荚经晾晒,脱粒、风干,使种子净度达到95%以上,装于布袋贮存于通风干燥的地方。
十六、黄(红)芪育苗前苗床如何准备?
(1)田块选择。红芪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和‘黑沙土进行育苗,要求坡度≤2000前茬以油菜、马铃薯及麦类作物为佳,避免与大豆等豆科作物连作或套种。
(2)土壤处理。在耕地前,每亩育苗田用40%辛硫磷乳油500g和4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g或40%多菌灵粉剂150g拌成约30kg毒土,均匀撒施地表,进行土壤消毒。
(3)整地施肥。在育苗前,要求耕翻土地25cm以上,耙耱整平。结合翻地,每亩施人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以上,配合施用磷酸二铵2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亩施沼液500kg或沼渣200kg以上,或施经过腐熟的油渣50kg。
(4)作畦。整地完成后,根据地势作成平畦或坡畦,要求畦面平整,注意作好畦间排水沟。一般畦面宽100~120cm,畦间距20~30cm,畦高10~15cm。
十七、黄芪的种植方式有哪几种?
黄芪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两种,育苗主要采用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提倡采用条播法,该法有利于中耕除草及田间管理。播种期分春摇和秋播,春播在4月上、中旬,秋播在9月中、下旬进行。
(1)直播。又分条播、穴播两种。条播,行距33cm,开深3cm浅沟,将种子均匀于沟内,覆土约1.5cm0穴播,行距33cm,按株距约25cm挖穴,穴深3cm,每穴下种子:5~7粒,覆土约1.5cm。
(2)套种。分秋播和春播两种。主产区习惯采用秋播,即在冬小麦种好后,根据红芪角果次第成熟的特点,边采种,边撒播,播后轻耙浅掩。播种量5~6kg/亩。次年3月出苗,收麦时留下红芪幼苗(又叫毛红),苗长30~50cm,亩留苗10万一12万株。春播是3月间将红芪种子套种在油菜、青稞地内,先播粮油后播药。此法适宜于寒冷山区。套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当年收入,谷物生长又可以给红芪幼苗遮阴,因此药农比较喜欢接收。
(3)移栽。为了缩短生长周期,尽早采挖,有的药农将秋后采挖的细小红芪作为栽子进行移栽,可提前
一年采收。方法是采用穴栽,挖穴较深,使红芪根系能充分伸展,提高成活率。不过移栽红芪分枝较多,主根短,等级较低。
十八、黄(红)芪育苗床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1)防虫。播种后15d左右出苗,当出苗率达到80%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ml兑水30kg喷施。每隔7~l0d喷施1次,防治跳甲等虫害。 ’
(2)中耕除草05月下旬或6月上旬苗高4~5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6月中下旬苗高7~8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7月中下旬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以后视苗床杂草长势情况,随时除草。
(3)追肥灌水。播种后苗床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洒水,以利出苗。在苗高l0cm时应浇1次透水。在7月中下旬视黄芪药苗长势,可适当追肥,每亩地可用磷酸二氢钢200g和尿素200g,或磷酸二铵50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有条件可用沼液500倍液叶面喷雾追肥。
邓光荣老婆十九、黄(红)芪育苗何时起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芪育苗一般在10月中下旬起挖。为保证种苗根条完整,减少损伤,一般先从地边开始,挖一条宽约50cm、深约30cm的沟,再在苗尾部向苗床边挖土,边挖边移开沟里的土,将挖出的黄芪苗小心捡出,剪去种苗头部多余枝杆,按大小分级,每30~50株扎成1把。
二十、黄(红)芪苗起苗后贮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黄(红)芪苗起苗后一般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贮藏。
(1)地上贮藏。在药苗采挖后,选一地势高、通风好、阴凉的地方,根据种苗数量,用砖块或土坯砌成长方形贮藏窖,并准备充足的湿润细生土。将苗把头朝上靠墙斜摆一排,然后在苗头以下覆土呈斜面,厚约5cm左右,再摆第二排;第一层摆满后,在苗头表面覆盖一层厚S℃m左右的湿土,继续往上一层一层摆。要求尽量将药苗的头梢与砖坯间隔5℃m左右为宜。最后上面覆土约20℃m,呈龟背形。在贮藏期间要防止鼠害。
(2)地下贮藏。选地势高、通风好、阴凉的地方挖深0.8m、长约2m(视种苗多少而定)的坑。苗把的摆放、覆土方法与地上贮藏苗把摆放方法相同。最后在顶部覆土高出地面20cm左右,防止积水。在土壤封冻前防止老鼠打洞钻人。 二十一、黄芪应该如何施肥?
(1)定植基肥。秋天结合土地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过磷酸钙25~30kg0
(2)育苗底肥。亩施磷酸二铵8~10kg,硫酸钾5~7kg。
(3)追肥。定苗后,亩追施硫铵16kg,或尿素10一12kg,硫酸钾7~8kg,过磷酸钙l0kg,以加速幼苗生长。
花期。亩追施过磷酸钙5~l0kg,氮肥7~l0kg,以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 药材-其它=农业技术
黄芪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吴奇隆 蔡少芬(1)间苗、定苗。在黄芪苗高6~10cm时,出现5片小叶后按株距6~8℃m 进行间苗。当苗高15~20cm时,条播田应按株距20~25cm定苗。穴播田按每穴1~2株定苗。
(2)松土锄草。当黄芪苗出齐后可进行第一次松土锄草。此时苗小根浅,应以浅锄为主。当苗高15cm以后,应根据田间状况锄草2~3次。
(3)追肥。定苗后要追施氮肥和磷肥,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铵15~17kg,或尿素10~12kg、硫酸钾7~8kg、过磷酸钙10kg0开花结果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6~10kg.氮肥7~l0kg,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土壤肥沃的田块应尽量少施化肥。
(4)灌排水。黄芪既喜水又怕水,管理中注意干湿结合,加强灌水与排水管理。黄芪生长发育有2个需水高峰期,即种子萌发期和开花结荚期。幼苗期灌水
需少量 多次,开花结荚期看降水情况适量灌水。在雨季,或生长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注意及时排水。
(5)打顶。为了控制黄芪生长高度,减少营养消耗,应在6~7月份进行打顶;打顶可增产5%~10%同时,打顶还可推迟开花期,避开因8月中旬前高温而引起的花而不实,提高结实率和种子产量。
(6)采种。黄芪种子成熟时,荚果下垂,果皮变白,荚内种子呈绿褐,此时即可采收。黄芪为腋生的总状花序,开花不整齐,种子成熟也不一致,所以应适时分期分批采收。采种应在9~10月进行。一般采2~3次后,剩余种子随秸秆一起收获,晾干脱粒。种子收获后应及时晒干装袋,置于通风冷凉干燥的室内保存。
二十二、红芪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灌排水。红芪虽耐旱,但在苗期仍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否则不出苗,或因干旱而死亡。灌水应勤浇少浇,切勿大水漫灌。雨季则要注意排水。
(2)中耕除草。套种和直播的红芪幼苗期生长缓慢,有草时应拔除,不中耕。苗高16cm或套种谷物收获后要锄草1~2次。在锄草时,按株距12cm左右定苗。
(3)追肥。播后第2年结合中耕锄草每亩施农家肥200kg左右,加入过磷酸钙15.20kg。
二十三、黄芪白粉病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栽植密度不能太高,注意清除杂草,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多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导致抗病性降低。
(2)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避免与豆科作物或易感染白粉病的作物轮作或间作。
(3)化学农药防治。
①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0%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
莱昂纳多为什么叫小李②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③用50%硫黄悬浮剂2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④用25%敌力脱乳油2000~3000倍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选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或交替使用,每7~l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十四、黄芪白绢病如何防治?
(1)发生规律。白绢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过冬。在l0℃始萌发,20℃萌发受到抑制,50℃以上菌核死亡。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侵害黄芪根部引起发病。此外,土杂肥及感染带菌的
黄芪苗,也是初次侵染的病源。田间发病期间,菌核可通过水源、杂草及土壤的翻耕等向各处扩散传播危害。
(2)防治措施。
①合理轮作。轮作时间以间隔3—5年较好。
②土壤处理。可于播种前施人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杀菌剂为500/0可湿性多菌灵400倍液,拌人2.5倍的细土。一般要求在播种前15d完成,可以减少和防止病菌危害。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比较安全。另外也可以60%棉隆做消毒剂,但需提前3个月进行,10g/m2与土壤充分混匀。
③灌根防治。可用50%混杀硫500倍,或30%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交替灌根,5~7d 1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