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秋季栽培技术
作者:崔建军 董生健
来源:《新农业》2019年第09期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甘肃省产量最大,集中栽培与定西周边地区,年栽培面积30万亩左右。由于定西春季干旱少雨,种植出苗率低,生长周期短,产量降低,品种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探索出了黄芪秋季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2023年高速免费时间日期最新
        1 生物学特性
        1.1 生长发育特性齐琦个人资料
        黄芪从播种到种子成熟要经过5个时期,即幼苗生长期、枯萎越冬期、返青期、孕蓄开花期和结果种熟期。
        黄芪种子具硬实性,一般硬实率在40%~80%,造成种子透性不良,吸水力差。生产上,
一般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打破种皮的不透水性,提高发芽率。
        1.2 对环境条件要求
        黄芪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原草地、林缘、山地。为长日照植物,幼苗细弱怕强光,成株喜充足阳光。黄芪喜凉爽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3~8℃,10℃积温3000~3400℃,最佳为3200℃;黄芪冬季可耐受-40℃的低温,夏季气温达38℃也能正常生长。黄芪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的年降水量以300~450毫米为宜。
        2 生态环境与分布
        黄芪是典型草原干旱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较强的适应性。適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一般为:年太阳总辐射量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3~8℃,10℃积温3100~4000℃;在气温低于-40℃时仍然正常越冬,进入夏季最热月高温天气38℃时也会生长。
露珠湿沙壁 暮幽晓寂寂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在甘肃陇南、天水、定西、甘南、临夏、庆阳、平凉、兰州、武威等地分布。
        3 栽培技术
dnf炮师
        3.1 选地整地施肥
        3.1.1 选地 选择海拔高度1500~2500米,年平均气温6~8℃,土壤pH值7.5~8.2。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灌便利的黑垆土和黄绵土。前茬以禾谷类、薯类农作物为好,轮作周期要求3年以上。
        3.1.2 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30~40厘米,灭茬晒垡,秋后浅耕,耙耱保墒。
        3.1.3 施肥 每亩施入商品有机肥100公斤,氮肥10公斤、磷肥10公斤。
        3.2 移栽
        3.2.1 移栽时间 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3.2.2 露地沟栽 在整平的地块开沟,沟深40厘米,将种苗苗头相距15~17厘米平放或倾斜放置在沟内边,翻土覆盖种苗,让苗头覆土2~3厘米,保持行距25厘米,每亩保苗1.8万~2.0万株。
        3.2.3 黑地膜覆盖平栽 选用幅宽50厘米的黑。覆膜定植要求按行距35厘米,株距10
厘米,将地面表土铲去5厘米左右,将黄芪苗头朝同一方向、平行地面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外1~2厘米。摆满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起,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黄芪苗子上,覆土厚度3~5厘米,要求将苗头、苗尾覆盖严。按行距50厘米换线,整平地面后,摆放第二排黄芪苗,以此类推,亩保苗1.2万株。
        3.3 田间管理
        3.3.1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开花结荚期,视土壤墒情灌溉1~2次。
        3.3.2 追肥 水地结合灌水追肥,旱地结合降雨进行,移栽出苗期每亩追施氮肥4公斤。
        3.3.3 中耕除草 出苗后应及时拔除杂草。5月上旬第一次除草,以后应视杂草生长情况除草2~3次。
        3.4 病虫害防治演员高云翔
        3.4.1 病害
        3.4.1.1 根腐病:深翻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科学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移
栽前将苗均匀摆放在用粉锈宁或多菌灵制成的药土中,埋5~7天后移栽。发病初期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液喷雾。
        3.4.1.2 白粉病: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量。南北行种植。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中后期用粉锈宁防治。
        3.4.1.3 根据病:防治同根腐病。
        3.4.1.4 霜霉病:发病初期,选用安可锰锌、甲霜灵锰锌分别于5、6、7月轮换喷施防治。
        3.4.2 虫害
        3.4.2.1 蚜虫:用氰戊菊酯、吡虫啉、苦参碱、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3.4.2.2 地老虎: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用辛硫磷毒土或颗粒剂,撒施在苗根附近防治。
        3.4.2.3 蛴螬: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晒垡,施用腐熟有机肥。将辛硫磷或毒死蜱兑水,
北京雪景拌入较大容量的有机肥中,结合深翻施入耕作层内。
        4 采收加工
        4.1 采收
        4.1.1 采收时间 移栽后1~2年收获,具体时间为每年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
        4.1.2 采收方式 当植株茎叶枯萎时,将地上部茎叶割掉,留下35厘米左右短茬。采挖时在地的一边开60~70厘米深的沟,然后挖土,用铁叉或机械采收,防止挖断主根或碰破外皮;大力推广机械采挖,主产区引进旋耕机、挖掘机等机械采挖方式,采挖效率显著提高。
        4.2 加工
        4.2.1 初加工 白天在空旷洁净处进行晾晒,夜晚收回堆贮保存,并加盖防寒物防冻。当晾晒到6~7成干后,将芦头切除,再切掉侧根,并剔除破损、虫害、腐烂变质的部分。挑选分级,通过反复揉搓2~3次,能使黄芪外观性状整齐一致的搓条,发甜柔绵为佳。
        4.2.2 切片加工 有手工和半机械化两种加工。两种加工方法的切片规格不完全相同,前者由于手工操作规格多,后者主要加工柳叶片、圆片的规格。
        甘肃作为黄芪的主产区,商品规格受到企业重视,随着国内商品流通和出口贸易来往,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商品名称,如黄芪节和黄芪片。
        基金项目: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大黄等六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编号:YBZH-Y-GS-10-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