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六种病句类型的技巧
第一部分:牢记六种病句类型的特点
  一.语序不当
  方法1、记典型句子各一个,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
  1. 多层定语的次序。(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
  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 多层状语的次序。(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牢记类句: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
他(何对象,“谁”)交谈。
大陆男演员
姜卓君 
  方法2、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例句② 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运用:句中“呼哧呼哧”是为了修饰“直喘粗气”的样子,而不是修饰“累得”,根据“修饰语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的原则,应放在“直喘粗气”的前面。
  方法3、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
  例如: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不同主语)
  二.搭配不当
  方法4、简化成分,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查是否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①本世纪末,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运用:第一步,简化全句句子成分,去掉长定语或长状语,则全句为:本世纪末是目标。
王者荣耀小队怎么退出
  第二步,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本世纪末”是一个时间,很显然不能和“是目标”搭配,故这个句子是一个主谓不搭配的病句。
 
  方法5、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关系――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例句① 鲁迅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思想。
  运用:修饰语“极大的”和“爱国主义思想”不能搭配,应为“极强的”或“高度的”。
 
  方法6、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及等),一些并列短语和“、”-
―查一面与两面的搭配不当。
  例句①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运用:看到有“是否”,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问题,而前面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只有一个方面,后面的“是否”却是两个方面。
  三.成分残缺或多余
  残缺:
  方法7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在等)――查主语残缺。
  例句 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运用:全句的谓语是动词“使”,而“经过学习”是一个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这样就使得全句没有了主语,成为病句。改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介词“经过”去掉,让“学习”做主语;一是将“使”去掉,让“我”做主语,“提高”做谓语。
  方法8 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语、宾语残缺。
  例句① 我们必须按照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的教导。
  运用:第一步:注意句子后半部分的内容。简化成分,可能有的同学化简成“我们按照指导”,似乎也能讲得通。但
  第二步:改换说法,将句子后半部分的内容改为“老师的话”,则应简化为“我们按照话”,则难以讲通,而应为“我们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从而判断出原句缺谓语,是病句
多余:
  方法9、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语句重复。
  例句①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运用: “工作”在句中三次出现,造成了语句重复。
  四.结构混乱:
  方法10 感觉语句不通,查对不通的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的句式,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查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例句①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众也觉悟起来。
  运用: 句中有一个介词短语“被……束缚下的”,应或为“被……束缚的”,或为“在……束缚下的”,交叉使用,则构成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方法11 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改换或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重新理顺――查中途改换话题型结构混乱。
  例句① 考场是设在一间古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运用:第一步: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有“是”“设在”“举行”三个。
  第二步:确定作者的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考场设在大厅里”,一是“考场在大厅里举行”
  第三步:重新理顺:全句应为“考场设在古古香的大厅里,考试就在这儿举行”,确定原句是病句。
 
  五.表意不明。
  方法12 注意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指代词,数量词,介宾短语及词语间的关系――查语句歧义。
  例句① 还欠款1000元。
  运用:句中有一个多音词“还”,即可以理解为“仍然欠款1000元”,也可理解为“归还欠款1000元”,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类似的句子还有“这话说重了”。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有两种,一是不合逻辑规律,一是不合生活实际。
  方法14 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
  例句① 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
  运用: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
  方法15、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不合逻辑。
  例句①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历来”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从而判断出原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方法16 看到多“不”,确定语意,负负得正不(反问句亦算负)――查前后肯定否定颠倒。
  例句①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运用:第一步:先根据前一句确定说话者的本意,是想表达“能想象得出”的意思,应画“+”号。
  第二步:查后一句表“不”意的个数,共有“没有”“不会”“不出”,共是三个负号,最后表达的意思应画“-”号。故这个句子是一个前后肯定与否定不统一的病句
 
  方法17 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查强拉因果; 
  例句① 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送男朋友什么礼物好
  运用: 句中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但细杳原句,对“学科有所偏重”,也可能恰恰
会喜欢数理化,可见“学科有所偏重”与“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之间并无因果关
系,原句犯了强拉因果的语病。
  方法18 注意抓表前后关系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查主客颠倒。
  例句①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运用: 第一步:“对”和“对于”在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但在表示主客之间关系时,二者恰恰相反,“对”是“主在前,客在后”,“对于”是“客在前,主在后”。
  第二步:分析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了解爱迪生这个名字”。“我们”是“主”,“爱迪生的名字”是“客”,而原句用的是“对”,却是客在前,主在后,显然是病句。
 
  方法19 联系现实生活――查不合生活逻辑。
  例句① 凡到过济南的人,无不去趵突泉一游。
  运用:从生活的逻辑上讲,不可能所有到济南的人必去趵突泉,所以这样的句子虽然从语法上并无毛病,但因其不合生活逻辑,故仍是病句。
  第二部分:横向总结,形成题感
横向总结:上面我们从病句类型的角度,从纵的方向上为大家介绍了应采取怎样的办法判断一个句子是病句。但做题感觉的形成,还有赖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形成横向的总体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条:
  题感1、看到长句子,注意运用简化成分法――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语序不当(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搭配不当(方法4)、成分残缺(方法8)。
  题感2、感觉语句不通,读起来别扭――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中心词的修饰语不当(方法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方法5)、结构混乱(方法10、方法11)。
  题感3、抓重点词,见相应词,想到相应类型病句
  1. 见关联词――判断句子关联词的语序(方法3)强拉因果(17)
  2. 见特定介词:“经过”判断句子是否主语残缺(方法7)、结构混乱(方法10、方法11)表意不明)
  3. 见判断词(是否,有无,能否,等)――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方法6)、不合逻辑(方法15、方法16)
  4. 见 “和”“与”“以及”等连词及“、”这一标点符号――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方法6)概念不清(方法14)主客颠倒(方法18)
  (3和4有时可综合进行判断)
  5. 见指代词――判断句子是否表意不明(方法12)主客颠倒(方法18)
  6. 见近义词――判断句子是否重复(方法9)
  第三部分:以法解题
  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3年全国卷)
重阳节标语彭雨柔个人资料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
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