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之科举制度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拓展]“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拓展]: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
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拓展]“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拓展]“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拓展]: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8.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拓展]: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9.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拓展]“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10.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拓展]: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解析:“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名>疫情最新问候语图片
解析: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不负责教学工作。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空之轨迹攻略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解析: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李秀满打exo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以细节为话题的作文解析: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解析: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解析:“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
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解析: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解析: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解析: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解析: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解析: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解析: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陈怡曼全套图解析:“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解析: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解析: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解析: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解析:经义不等同于策问。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
解析: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