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作者:鄢彬华 黄俊
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1期
        摘要: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生是美好的>张兰退出俏江南拿了多少钱        关键词:古试制度 选士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历史演变
企业执照注册       
        一、中国古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试制度的历史起源——周代“选士制”
        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西周是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实行“选士”制度,这种选士有明确的要求,有简单的程序,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在文化教育上,西周历史特征
就是:“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西周社会这种状况造成了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教育。西周的考核制度,在《学记》中有所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1]
工作责任心
新年高级有质感的句子        (二)中国古试制度的兴起——汉代“察举制”
        两汉时代,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汉代的“察举制”,是一承先启后的任官制度,并奠定了后来科举取士的基础。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①。所谓“察举”,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汉代的“察举”,实开后世任官考试制度化的先河。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到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4年,即元光元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当时就设计了众多的察举科目,其中有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博士等。汉武帝增加了孝廉一科,具体规定了人数,这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汉朝仕进的舞台;同时,察举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限于现任官吏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1]。沙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