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主要内容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家世出身与竞争机制
清代的会、殿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止于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共举行112次。由于顺治九年壬辰科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为满、汉分榜,每科有两名状元,故112科中,共取一甲进士114名。
清代科举报考,例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由两大等级构成。帝王、贵族、官僚拥有世袭、封爵、仕籍等一般平民多不能拥有的特权,属于“官等级”。各种生产者、未入仕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农工商,属于“民等级”。笔者稽诸史料,查考出了清代57名状元的家世出身,依据他们父辈以来的社会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其情况是:第一类,仕宦家庭出身。凡父辈有举人以上功名
曾充任知县以上官职者,属于此类。在封建社会里,他们属于官等级。这类家庭出身者有29人,占51%。
拍一拍怎么设置?其中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总督、巡抚)的子弟,不足10人。第二类,士人家庭出身。凡父辈虽为读书人,但无功名及官职者,属于此类。其中有的家境十分贫困,称为寒士之家。这类出身者有20人,占35%。第三类,其他家庭出身,如商人、农民等。他们的家境贫富不一。这类出身者有8人,占14%。这第二、第三类家庭出身的人,属于民等级。换言之,在57名状元里出身于“民等级”的占49%。
在科举时代,元魁鼎甲极难获中,士人莫不以独占鳌头为殊荣。仕宦人家子弟在物质与文化方面拥有种种有利条件,在角逐中无疑处于优势地位。即使如此,普通士人与其他家庭出身的人,由于才智卓绝和勤勉超人,在清代状元中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如王杰、洪钧、刘春霖等,都是出身寒门而卓然举首的典型。王杰早年丧父,靠抄写收入养母,艰苦备尝;洪钧少时家贫,曾令习贾;刘春霖出身贫农,日间务农,晚上苦读,深夜饥肠辘辘,曾私取邻居晾晒的酱曲充饥。这些事实,充分表现了科举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不拘门第、均等竞争、公开考试、优胜劣汰。
科举制自实行时起,便伴有一些弊端。泊乎清代,法久弊多。但清廷为了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清初,达官世族子弟
中试者独多,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注意,除临时加以裁抑外,还制定官、民分卷法,分额取中。并有科场回避条例,防范日严。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职、降秩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
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斩考官7人,流放100余人。惟其如此,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公”。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夺魁年龄与八股制义
清代历科状元廷试首冠时的年龄是多大?在目前能查到的66人的情况中,岁数最小的是于敏中和戴衢亨,均为24岁;最大的是王式丹,59岁。在26岁至45岁之间抡元者最多,占86.3%,平均夺魁年龄是35岁。有人统计过,古今中外千余名科学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是25岁至45岁,首次贡献的最佳成名年龄在33岁左右。这与清代状元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我们也统计了60余名状元的寿命,其中最短的是邹忠倚,年龄32岁;最长的是张之万,年龄87岁,平均寿命是63.3岁。换言之,这些状元一生中要把半数以上的时光用于接受启蒙教育、研讨历史典籍、增进书法技巧和掌握应试程式等方面,代价是相当可观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古代士子在掌握文化典籍方面有特殊的难处。汉字结构复杂、数量繁多,需要通晓文字、训诂、音韵学。中国文化典籍浩繁,门类卷帙可观,迫使一些人青少年时代的精力皆专注于此。故凡涉及中华古典文化的学问,研习者负担皆重。另一方面,毋庸置疑,也和八股制艺虚耗士子大量精力有关。清代读书人往往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八股文,因为它是科举我心中的黄河作文
田曦薇个人资料
考试中最重要的文体。这种文体是将经义、策论、诗赋融合在一起,在六七百字的一篇文章内,既考查应试者对儒经的熟悉程度,又考察其文字表达能力。由于每篇试文分为八股,每股的文句形式与内容均有特定的要求,就便于考官迅速判断应试人水平的高低。所以,八股文是科举时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标准化试卷模式。但是,世界上没有无弊之法,八股文行之愈久弊端愈多。这种程式,掌握起来费时费力,入仕后又全然无用。更有舍弃根本之学,心术变坏者。故许多有识之士,对它进行过猛烈抨击。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清代状元及万千举子都曾为这种科场应对文字而呕心沥血,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海德一号
政事德行与儒家教育
儒士阶层内部有不同的流品,一些人得势以后,衣冠禽兽,虐政害民,史称这类是“伪儒”、
“小人儒”。但总的来说,由于儒家长期“尊德行、道问学”的教育,修齐治平、经邦济世的观念对他们有很深的影响,相当一批人能体察民情、重视名节、博学多识、干练通达,将这些人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各级政府机构中去,并使之不断流动,当然有裨于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得士者昌”作为重要信条。青媚狐
考察历史上殿试夺魁者的情况,可以得到这个问题的部分证明,状元三年必有一人,但其人必须有功业文章,事迹方得流传。笔者统计了15种史籍,有近半数清代状元的传记可以查到,说明他们在当时
有一定的影响。清制,殿试传胪以后,一甲一名进士例授修撰之职,官居六品,这是每个状元的殊荣,以后多数可升至四、五品。升为三品以上大员,参与中枢机要的,为数亦不算少。据统计,清代殿撰官至内阁大学士,即所谓“状元宰相”者,前后有14人;简充军机大臣者,有7人;任总督、巡抚者,有9人。这当中,如徐元文、于敏中、毕沅、王杰、潘世恩、张之万、翁同铄、孙家鼐、洪钧等人,都是清代名臣,为史家所熟知。而张謇、骆成骧、王寿彭、刘春霖等人,则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还有如彭定求、钱维城、金榜、吴其溶、陈沅、陆润庠等人,在经史着述、诗词书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民国初年,有位经历过科举考试的齐如山先生撰写了《中国的科名》一书,他毫不留情地讥评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与丑闻陋习,但在书的结论中却郑重地说:“科举考试,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不过有极大的一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