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a明代的科举
1、明代科举概述
明代科举是指明朝政府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明代的科举包括文科举和武举。本文只论述文科举。
一般认为明代的科举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一行,每逢子、午、卯、酉年八月,北直隶在北京,南直隶在南京,各省在当地布政司考试,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中榜称乙榜或乙科,乡试分地区规定取解人数。
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二月在礼部贡院举行,又称为礼闱、春闱等。会试第一称为会元,中式者就可以参加殿试,会试自洪熙元年开始实行南北卷取士,后来又演化为南北中三卷取士。殿试实际上就是对会试中榜者排定名次,定为三甲,一甲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都称进士,殿试取中为进士也称为甲科、甲榜。
老面怎么发酵乡试和会试考的内容一样,都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论、判、诏、诰、表,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殿试只考策一道。规定用八股文作答。通过乙榜中为举人,再通过甲榜中为进士就称为两榜出身,一个人兼为解元、会元、状元称为“三元及第”,有明一代只有洪武时的黄观和正统时的商辂“三元及第”。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乡试前的科考也为一级考试,认为明代科举是四级考试。辽宁师范大学的郭培贵教授则把殿试之后的庶吉士考试也看作是科举考试的一级,认为明代科举考试是五级考试。
2、明代科举的特点
明代的科举相对于宋元科举更为成熟。首先明代科举实现了科举与官办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科举成为官办教育的轴心和导向,不论是中央的国子监,还是地方儒学,都是以科举考试为导向。洪武二十六年(1393)制定的府州县学教官的考核标准也是以所教生员中式人数作为称职与否的主要依据。明代科举应试考生也以官办学校里的生员为主体,到明后期甚至几乎完全来源于各级官办学校,以清初修《明史·选举志》时开篇就说:“科举必由学校”。另外,官办教育也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补充。明代官办学校还具备收容科举落第者的功能,国子监生更是可以直接入仕,这就成为科举功名的重要补充,从而大大缓解了明
代科举录取率低的社会矛盾,增强科举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二是明代科举形成了空前完备的功名体系。在健全的科举层级考试体系和官办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明代形成了由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监生、岁贡和生员等科举和学校功名构成的层级功名体系。考中举人尤其是进士固然是每个士子所艳羡的目标,但考不上也不是没有出路,还有监生以下的学校功名供其竞取。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
三是科目的高度单一和考试的高度统一。明代的科举只设进士一科,不像唐宋有明经、明法等科目,进士只是其中的一科。考试的内容也固定下来,国家编纂《四书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作为应试教材,甚至还出现八股文这种应试文体。这就简化了考试流程,也使应试效率大大提高。
3、明代科举的地位及优点
用句《明史·选举志》里的话来说,就“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所以它是明廷选拔高级官吏的主要途径,这是科举制相对于其它选官途径所具备的优点所决定的。
张凯丽老公张建全首先明代科举相对于荫袭、举荐等选官途径来说更为公正。明代科举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而且选拔对象非常广泛。洪武十七年(1384)颁布的科举定式规定:“国子学生及府州县生员之学成者、儒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而无钱粮等项粘带者,皆由有司保举其性资敦厚,文行可称者,各具年甲、籍贯、三代、本经,县、州申报府,府申报布政司,参加乡试。”并且制定了一整套防止作弊的规章制度来维护科举考试的正常举行。像考官回避制度、锁院制度、内、外帘官隔离制度、考生入场搜检制度、巡绰监考制度、考卷弥封、誊录和对读制度、使用异笔答卷、誊录和阅卷制度、考官会审落卷制度,填榜前提调、考官和监临官共同核对朱、墨卷制度、乡试后解送和复查中式考卷制度。所以通观明代的科举考试,虽不无弊窦,相对还是较公正的。
正由于科举制度为广大士子提供了一个较公正的仕进之路,所以大量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明政府也可以通过设定科举考试的内容,来引导应试者成为明廷所需要的人才。不过明代科举也并非完全遵循自由竞争的原则,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需要,对其作出了条件限制,使其能更好地为明中央政府服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试分省规定取中人数,会试分南北中卷考试。因为明代各地教育状况不一,如果光凭考试取士,对于一些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就非常不利,在政治舞台上,这些地区由于科举的不完美而导致无人在朝中为其
地方利益代言,会使得明廷的政治结构无法代表全国各地区的利益。像洪武三十年(1397)科举考试取中的都是南方人,结果朱元璋大发雷霆,考官被发配流放,并重新殿试,最后取中的都是北方人。这就是南北榜案。当时的主考官刘三吾和白信蹈未必就作弊,但是却受到了严惩,回为作为一个全国政权,不可能只在一个地区选拔官吏,这样不利于政治稳定,也不利于各地教育均衡发展,所以朱元璋希望通过南北榜案来矫正取士偏重于东南之弊。不过朱元璋还未来得及制定措施就匆匆去世,所以永乐时期科举取士还是东南士子占绝对优势,直到洪熙宣德以后,才逐渐形成乡试定额、会试分南北中卷的取士制度,并成为定制。
4、明代科举与政治
明代科举是明朝政府选拔高级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些官员的素质就会直接与政治息息相关了。首先相对于荫袭、荐举等杂流出身的官员,科举出身的官员文化素质较高,并且熟悉儒家的政治理念。其次乡试分省定额取士,会试南北中卷取士,使得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地域分布比较均衡,可以发挥各地区人才的组合优势,使各地区的利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照顾,从而有利于政治的稳定。第三,通过科举仕进的官员出身平民家庭的比率非常高,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这个比例在38%到86%之间,各个阶段有所不同,这说明许多高级官吏出身于低层,对民间疾苦耳濡目染,深有体会,对社会的矛盾也比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僚有更深的更解,从而更能胜任国家管理的重任。
当然,明代的科举对政治也有负面的影响。科举以四书五经取士,造成文官的儒家化,官员知识结构单一,而且侧重理论素质,实践能力差,应试文体八股文,士子为求仕进,甚至只是背育一些时文,连四书五经也抛在一边,这样科举所能够选拔出来的人才就更为有限,而整个王朝所要处理的事务是多种多样的,如地方的治理、治河、平定叛乱、防御蒙古、盐政茶法等,科举所选拔出来的人才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胜任这些事务。像明末辽东的防御,朝廷吵成了一锅粥,真正有见地的意见却非常少,结果辽东的军事长官换了一批又一批,战局也日益败坏。此外,明中晚期选官日益注重资历,讲究出身,科目出身的官员几乎垄断了所有清官要职,这样就压抑了别的选官途径选拔人才,在科举弊端日盛的怀况下,对政治的负面影响更大。
5、明代科举与社会
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又称为“社会垂直运动”,是指科第中第者由社会下层进入中上
层的现象。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潘光旦、费孝通。明代科举中第者由下层进入中上层的比率非常高,各个时期有所不同,最高时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说明科举制是有益于各阶层的人才流动的,这也使得明代科举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文官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使它保持活力,这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异常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科举制的正常运行,官僚以科第为兴衰,使得衰弱了的官僚家族退出文官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从社会底层崛起的新的官僚势力。正由于科举可以从下层吸收大量优秀人才到统治集团中,扩大了其统治基础,也使下层的优秀人才可以通过科举效力于政府,而不至于成为异端力量,消弥了不少社会矛盾,并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了一个人数庞大的士大夫体。这人体是维护统治的力量,这个体力量越大,对政治稳定越有利。
科举体。科举体是伴随科举制的实施而产生的相关人的统称,明代的科举人包括庶吉士、进士、举人、官方学校的生员等。作为这个体中上层的庶吉士、进士、举人人数不多,更多的是作为基层体的生员。根据现代学者的统计数据,明代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会试录取率在10%左右,有明一代的进士人数有二万四千多名,可以反推举人、生员的数目更为庞大。明代进士中举多在20岁至50岁之间,万历以前以30至39岁居多,万历以后以20至29岁居多,中了进士并不是马上授官,还有庶吉士的考选,观政进士等一些相巩新亮不穿内衣
当于培训实习的时间,所以一名进士一生中真正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何况对于数目更多的生员来说,根本就没有入仕的机会,科举三年一行,考个三四次十多年就过去了,对整个社会来说,生员可以称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这些人把人生的黄金时期用于不切世用的八股文学习,可以说是人才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生员平时居于地方,拥有种种特权,人数也较多,在社会中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地方势力。专门研究明代生员的著作有陈宝良的《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lol游戏中怎么回复好友
陈光标有几个老婆6、明代科举与教育、思想文化
教育的儒学化、科举化。明代的教育是以科举为导向,中央的国学,地方儒学从教授的内容、所用教材、课程设置、生员管理都是为科举而服务的,就连教官的考核也以科举中式人数为主要标准。不仅官办教育如此,民间教育像社学、义学、家塾等,教学也是以入学者将来进入官办学校为目的,甚至连传播学术思想的高级教育形式——书院也出现举业化的倾向。在以科举为导向的儒学教育一枝独秀外,除了官方机构有一些专门人才的教育如天文、历法、医学、法律、外国语言的教育外,民间基本上没有类似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机构。
八股文的形成。八股文是明代科举考试规范化、模式化的产物,虽然它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唐宋,但是形成于明代,它对明代科举考试的公正举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明朝中后期,许多应试士子仅仅背诵一些时文,希图以此侥幸中式,连四书五经也抛在一边,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八股文日益僵化的套路上,注重词藻、崇尚空谈,造成知识面狭窄,不谙世事,实践能力差,给思想文化造成极负面的影响。
明代科目日盛,吸引了大批优人才投入科举考试中去,而科举中注重儒家的程朱理学,这种重文轻自然科学的做法还间接导致了自然科学的落后。洪武三年(1370)刚开科举时还有算学这一科,规定“中式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而到洪武十七年(1384)颁布的科举定式中,就取消了复试骑、射、书、算、律,而专以四书五经取士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