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沙埕港台风桑美来袭后的福鼎海难调查
那一夜,沙埕镇人永生难忘。
8月10日,建国以来最强大的台风“桑美”一夜之间摧毁了这个避风良港。
以270公里时速狂奔的气流撕裂了码头,击碎了船舶,席卷了不计其数的生命。
台风已过去了13天,沙埕港的天空早已平静。然而,失去亲友的人们的悲哀伤痛却仍远未平息。截至昨日,沙埕镇所在的福建省福鼎市官方公布,在此次台风袭击中有218人死亡,72人失踪。然而在当地,这一数字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8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的“福鼎海难:避风港为何变成死亡港”节目中指出,台风过后死亡人数成了敏感话题,统计出现分歧,当地政府涉嫌瞒报死亡人数。当地民众对政府预防和救灾措施提出批评。
虽然当天沙埕镇的电视信号仍未恢复,但这一节目仍然成为当地居民争相谈论的话题。
2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超强台风之外,什么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灾难?那就是不敢正视
灾难、不敢报告真相感恩节在几月——这种灾难有时比超强台风厉害得多。”
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力图重述那个恐怖之夜所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死亡与抗争,灾难与人性。
这些鱼是不能吃的,自10号台风桑美来过后,至少数百人在这个港口丧生,至今还有相当多来不及打捞的尸体在里面浸泡;近千艘渔船损毁沉没在港口中,无法估算的燃油污染了水质。即使公安、渔政、工商等部门的人劝阻、严查人们在沙埕港钓鱼、交易,但失去亲人、倾家荡产的渔民们,顾不了那么多了。几元一斤的价格多少可以挽回一些损失。
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改变了这里的世界,原本美丽、安详而又生机勃勃的沙埕港,成了一个死亡之港,哀伤的空气笼罩了它。
桑美逼近
12000沈阳特美食艘船开进沙埕港避风;渔船上的人没有被要求上岸
王瑞斌,福建霞浦三沙镇人。8月9日晚上10点,王瑞斌和曾健雄等亲戚以及所雇的船员一共11人、两条船来到沙埕港避风。
沙埕港是一个天然良港,两边是山,港口从进海口延伸近百里一直到福鼎市。沙埕镇的人很自豪他们拥有这个港口,认为它是世界上少有的避风良港,但凡有台风,闽东浙南地区甚至台湾的渔船都来这里避风,从来没有出过事。
有着几十年出海经验的王瑞斌等人相信,在沙埕港中他们会安全躲过桑美,正如以往他们经历过的无数次台风一样。
几天前王瑞斌他们得到台风桑美将于10日下午登陆的消息。8月8日,福建气象台发布沿
海台风警报,桑美向福建正面袭来,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求各地要做好防御准备。同日国家防办和气象台指出强热带风暴桑美将于10日下午在闽浙沿海一带登陆,近中心风力最大12级。
同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此次台风发展的趋势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求注意台风动向,适时启动预案,及时动员部署,确保有效应对。
桑美速度越来越快,强度也在向闽浙交界地带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9日,气象预报桑美升级为超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4级,随后风力不断增加,10日凌晨预报为17级。
在海里讨生活的渔民对大风心存敬畏,1958年的那次大风,在他们心中是一个不远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集体的畏惧。
“渔船被大风卷起来,在石滩上砸成碎片。”曾健雄的堂爷爷,83岁的曾文炉亲身经历了那次台风。这次灾难被像他这样的老人无数次地向后辈们讲述,成了渔民的一个生存语境。“那时候的船比现在小很多,都是木船,船也很少。”曾文炉当时在大队里当会计,他说,那次大风中三沙损失20多艘小木船,2人死亡,风力是15级。
这次要来的17级台风,谁都没有见过,也无法想像它的威力。渔民所能做的,只是把船开到他们认为一直很安全的沙埕港避风。
沙埕港中船越来越多,据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杨志英说,在港内避风的船达到12000艘左右,众多船只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沙埕港。
沙埕镇的防台工作也在进行中。“重点是把渔排上的人转移上岸,属于危房、有山体滑坡危险、低洼地段的人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沙埕镇内岙居委会书记苏为国的辖区共有1119人,工作并不难做。南镇村则有7000来人,村支书王孙明和村主任王昌勇分成两组,书记负责海上工作,主任负责岸上工作。“重点户都去做了宣传,10日上午,全部人都上来了,台风来之前,两个组都去海边巡逻。”
“沙埕镇政府工作人员60多人,除老人妇女,40来人都来了。一个人包一个村,去了30多个,只剩下10个,其中6个在镇里值班。”沙埕镇干部张庆喜说,如此一来,在岸边工作的只有4个人,负责巡查。
在渔船上的人没有被要求上岸。张庆喜说,根据经验,在台风中必须有人在船上,发动机器,让船头对着台风的方向才不会让台风吹倒,也要控制渔船,不让它们互相碰撞。
而对于渔民来说,价值200多万元的渔船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他们不会轻易离开。
17级台风以飞机起飞时270公里/小时的速度逼向沙埕前,人们并没有用与之相应的“规格”去接待它,于是当它来了的时候,人们只能不设防地在它的无比威力下挣扎。
最大风力19级
王瑞斌他们的两艘船在回南风来到几分钟后沉了下去,11个人漂在水中,瞬间看不见了
10日下午2点,桑美的羽梢从西北方向触到沙埕港:9到10级。它巨大的翅膀越扇越快,风力也越来越大,下午5点的时候,达到15级,狂风伴随着暴雨,在沙埕港中掀起惊涛骇浪。
此时,曾健雄和王瑞斌他们的铁船还能抵抗得住,而沙埕南镇村郑行军的船已经翻过来了。
郑行军受雇于表夫,他们所在的是一条长23米的木船,他们把船开到巨大的制冰船旁边,以求得到一丝荫蔽。
狂风,巨浪,暴雨,把马达功率开到最大也听不到它的声音,感觉不到它的力量,一个大浪把木船抛起,然后,船倒了,完全翻转过来,郑行军等7人被压入水下,船舱盖在他们头上。
2021除夕祝福语 “我不知道怎么搞的从船底下出来了,抱了一块木板,漂啊漂漂到岸边喊救命,一艘铁船把我救了上去。”郑行军回忆着当天的事,神情一片恍惚。而同船的其他8人,他的表夫,表夫的哥哥、两个舅舅、表弟、表妹夫以及2个船员再也没有回来。
把他救上去的船是南镇村陈善顶的,陈的船上一个船员受伤了,把伤员送上岸后陈善顶回头再把郑行军救上来。“陈善顶的渔船后来也沉了,他没有回来。”郑行军陷入悲伤的沉思中。
郑行军知道他被救起的时间是傍晚6点,因为他后来知道在17点50分的时候,风突然停了,雨突然停了。
沙埕港安静下来,云消雾散,天空放亮,显示出诡异的宁静。
养鱼户苏孝忠没有细想台风是否已经过去,他想着的是他港口中的50个网箱,42万元的
投资,多年的积蓄,20万元的借贷,他的奶奶他的母亲还有他4个分别读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孩子,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和其他20多个渔民乘3艘船下海去查看渔排。
此时桑美的风眼正在沙埕的上空。气象学家说,台风是一个螺旋状的气流,愈接近中心,风速便愈高,但在这个大气旋的中心,从地面到几万米高空是一个直径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圆井状空间,这个空间即是台风风眼。风眼四周是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的云墙,云墙气流旋转很快,隔断外面的空气,因此圆井状的台风眼内反而是死水般的平静,无风,无雨,云散见日。
风眼迅速移动,更大的风暴在20分钟后来临。
苏孝忠所乘的船还没有到达渔排就被风掀翻了。
6点10分,原先的西北风转为东南风,渔民说这叫“回南风”,当地有个谚语说:“台风不叫大,回南才叫大。”
狂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万物为鱼肉。
华晨宇与张碧晨
11日下午,在去往沙埕的路上记者看到,高速路旁的广告牌只剩下钢铁支架,有的支架也被大风拧成麻花;而山上竹林成片匍匐着,柔韧遒劲的竹子断了但还连着,电线杆粗的大树只剩下一半突兀地直立,没有被吹弯就拦腰折断。这些是桑美留下的“杰作”。而据沙埕镇的居民说,回南风刚一到,屋顶上的瓦片一下子就被席卷而走,玻璃被击破,房门被击倒,房屋在瑟瑟发抖,空中四处飞旋着杂物。
风太快,太猛。
据新华社10日报道,桑美中心瞬间最大风力达19级,而其速度为270公里/小时,是飞机起飞时的速度。
王瑞斌他们的两艘船在回南风来到几分钟后沉了下去,11个人漂在水中,瞬间看不见了。
同是三沙的黄明华的船是和另外3条船用绳子连在一起的,回南风到来后绳子被崩断,4条船相互碰撞。船舱进水了,黄明华爬到驾驶舱去拿救生衣,还没拿到救生衣,船只相撞把他震到一条较小的木船上。木船被他们正在倾斜沉没的铁船一压,也沉下去了。
木船将沉之时,黄明华跳到另一只商船上,从而得救。
落到水中去的人,其逃生之路更为惊险。
“水上杂物很多,到处是渔排板、竹竿、浮标、绳子,在水中急速漂动。”王瑞斌说,很多在水中死去的人,正是被木板、竹竿撞伤后才不能逃回来的,之后他在港口中看到的尸体,大都头部受伤,血污满面。
但也正是水中漂浮的木板、泡沫浮标救了落海人员的命。活着从海里回来的人,几乎都是抱着一块木板划着浮标随波逐流漂到岸边并爬上岸的。
数据的分歧
受损情况最严重的三沙镇和沙埕镇的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人
王瑞斌他们两条渔船共11人,7个人回来;黄明华的船上7个人,就他1人回来;同村陈玉春的船共10人,5人回来……
三沙镇三岙村是三沙损失最惨重的。三岙的船主们说,三岙村做过统计:三岙沉没16艘渔船,加上外地雇工共有52人没有回来,雇工都来自三沙附近同属霞浦的其他乡镇。而三沙镇的统计是:沉没的渔船是30多艘,死亡、失踪人数一共是97人。
南镇村是沙埕镇损失最惨重的,村主任王昌勇说:“本村死亡、失踪54人,外镇雇工12人,共66人。”沙埕镇沙埕集镇上回南风前下海查看渔排的窦智孔郭书瑶20多人中,死亡、失踪7人,记者没有得到整个沙埕镇的具体数据,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干部说,是100多人。
三沙镇和沙埕镇是沙埕港附近的两个重要渔镇,它们受损情况最严重。仅这两个乡镇的死亡、失踪人数就超过200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