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研究
EXAMINATIONS  RESEARCH
2021年第3期(总第86期)
No. 3,2021
朋友之间
General  No. 86
新高考下的选科变革与应对
秦川
[摘要]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可进行自主选科,这带来了科类划分与培养模式、选科成绩与位次、志愿填醉来脱宝剑下一句
报与院校录取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选科使高校、高中以及考生的自主权得到扩大,显现出良好的成效。但同 时,选科也存在部分学生意向不清晰、各科选考人数占比不均衡、等级性赋分操作性不强、教学运行与考试组
织不畅等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此,可以通过开展选科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妥善处理家长与考生的矛盾分歧、
充分利用选科大数据信息以及完善等级赋分方式等有效应对选科带来的改变,确保改革最终平稳落地,进而 推动高校、高中教育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选科;自主权;改革;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21)03—024—006
高考作为我国社会抡材选人的第一大考试,一 直备受关注。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改革从未停
止,每一次改革都对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带来深远影
响,四十余年间,高考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 招生制度体系。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 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解决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2014
年,国务院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怎样关闭开机启动项
,启动了 一轮的高考改革[1]。同年,浙江、上海 成为 改革试点省市;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
海南四地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 改革的行列
;在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改革试点省 的经 ,北、 、 、 、 北、 、 东、
省市作为第三批试点省市,同时于2019年4月启动 了新高考改革叫此次改革
改变了高考的内容和式, 改 了 高 体系, 在我国人才选拔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次改革的核心是增
生选择权,促进高
选才。由于考生可
以自 选 考试 , 选 成为 高考
下考生必须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 高考下选 带来的改 ,
选 带来的
影响以 存在的问题, 为应对选 带来的 化 出建议。
一、新高考下学生选科的变化
每一次高考改革,无论是家长、考生还是教师, 最关注的都发生化的部分。此次科目选择模式
打破了 理分科模式,生可以在多门学业水平考试
,依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学科兴趣以
职业倾向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叫作为具有人才 选拔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在“
一考试一招生”的
系统化链条下,考试的化必然会带动教学与招生 环节的转变,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科类划分与培养模式的化
作者简介 秦川,助理研究员,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天津,300387。
新高考下的选科变革与应对
新高考改革将传统文理分科变为不再区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变成“3+3”或“3+1+2”模式,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科目中自由组合选科,其选择自主权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原来的文理两种组合变为了20种或12种选科组合。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高中阶段选课走班制度应运而生,由原来的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使用同一张课表进行学习叫变成了不同选科学生有着不同的培养方案,各自拥有个性化的课。这突破了原有固定自班级的模式,各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各类选课走班模式进行教学。
合肥特小吃(二)选科成绩与位次的变化
改革之前,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可以等效成两种科目组合类,考生的成绩其原始分成绩,而改革之选考科目再使用原分的,生由选考科目度来的。因此,为科目间的难度,改革选考科目部分或采用级分方式,考生在选考科目中的原始分排位获得相应等级分。对于“3+3”模式而言,3门选考科目均采用等级赋分,而“3+1+2”模式物理或历史采用原分,两科目采用等级分。无论哪种模式,考生的得分不传统的原分成绩&,改革不区分文理科,有考生的成绩合在一由高分到分进行,考生的位,位发生变化&
(三)志愿填报与院校录取的变化
位考生有重要参考作用&改革之,考生一模的%大的文理类的分选择,不的选考科目,分到取分可
取。而改革之后,部分院校专业制定了选考科目的,考生有选考科目要求才可报考&目前,院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主要分为大类:一类不设选考科目的,选考科目组合的考生均可报考;第二类置1选考科目的专业,这类一般因为与某门学科关联度较高,考生必须选择该科目方可考该类;第三类置2-3门选考科目的,考生选择了其中1可考(“或”的关系),这2-3门选考科目与该专业均有一联度,考生任选其一;类也置2-3门选考科目的,考生选择方可报考(“与”的关系),这2-3门选考科目与该专业有较高联度,考生完全符合选考要求&一定程度上来说,选科将考生未来的选择进行了移。
二、新高考选科带来的积极影响
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从首批试点改革省市到现在的第三批改革试点省市,涉及到的考生越来越广,虽然此次改革的时间历程整体还较短,首批改革试点下的学生还未完成学业步入社会,法看到改革带来的人才培养直观成效,但是从方方面面的反馈中,还是能看到本轮新高考改革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
(一(充分尊重高校自主权,人才选拔及培养理念得到现
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科,高考后选报相关专业,选考科目对考生进行了分流,样高•专业招收上来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培养时,要比原来文理分科时选拔上来的学生更具有基础与优势,生源质量更好,考生学习意愿兴趣也较强,高校便、更高标准制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的理念能够得到充分展现。这也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赋予高校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确定高中必须修习相关课
程的权利,尊高校自主权的重要现,必将有助于推进高的特化办学进程叫此外,选考还打通了高中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二的有,从传统一的分发展到了实现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合素质的&考生的意也更为确,在大学间进行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专业基础与兴趣&
(二(充分尊重高中自主权,特多样的办学理念更为
虽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环节,但是不同于小学、初中的义务教育,高中教在逐渐与高等教育的节奏步伐相适应&2004年,我国启动了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建立了必修课与选修课制度,但是多年以来高中阶段的选择性教育一直未得到有效实施,这与高考指挥棒因素有一定关系。新高考改革
《考试研究>2021年第3期(总第86期)
中,选科必然带来了选课,这是体现选择性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各高中可以有计划地建立自己的特学科,办学理念可以更为清楚明确,特学科发展带动优秀师资力量与优秀生源的积累,形成良性循环。选课走班对于高中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解放,虽然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高中特多样的办学理念能够得到充分展现,特课程、名师团队能够有序地进行建设,生源也可有序地,避免陷入同质化教育的羁绊。
(三)尊重考生自主,兴趣与长得到解放
从来的只有文理分科,到现在的“6选3”或“7选3”下的多种组合,考生的选择权无疑被充分放大。文理分科情况下,考生很难做到所有学科为自己的兴长学科,一有自己的科
度的科,有选择的地,能动,力多但效明,学力
言也。此次新高考选择给了考生,体现了改革以考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的理念,选科对于文理兼长的考生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利好。考生只有选择自己心仪的学科,兴趣才会被充分调动,时间更为有效地,自长能也更度地发,学的力放,对于
来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在前期有充足的认识。
三、选科需要完善的方面
从改革的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一次变化在解决了一的同时,也生的矛盾。选科在给高校、高中及学生带来了自主权的同时,有以:要完善的方面。
(-)部分学生选科意向不清晰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与社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独立自主意识还相对薄弱,选择意向性普遍较差。选科对未来职业生划具有重要方向意义,该环节是放学的专业选择,但现这个环节被前置。各学校基
本将选科时间放高一年级,此时学生刚刚接触这几门课,学习深度与强度还远未达到标准,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并不清楚自身优劣势的了选择,有的学生其选考科目是在家长以及教师的不经意引导下确定的,如教师的态度、学生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家长的规劝建议、初中对各个学科的印象等等。考生意向性不清晰与家长焦虑情绪的叠加,造成了选科的不确定性。
(二)选考科目人数分布不均衡
选科带来了科选择的不均衡性,特别是在物理、思想政治等科目上,逃离现象较为明显。以往文理分科时,物理学科作为理科综合的主要科目,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理科思维考查较为全面,但这同造成了考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畏惧。选科后,考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物理学科的选择就非常慎重,以上海、浙江为例,均不同程度出现了物理学科选考人数明显下降的现象,选考人数比例远低于方案出台时的各方预期,弓I了国家的重视问。物理科目作为性学科,其重意义,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国家量学习物理的人。而思想政治学科,于专业关联度相对较少,记忆容过多,理论实际分析性较强,也出现了选报人数的现象。物理学科、政治学科报考人数的,带动了其他科目的热门程度,化学、地理、历史科到青睐,报考人数众多,人数分布。
(三)等级作环节有高
等级是选科度的必然物,为衡学科的难度差出现。成等级分,其出发点虽然是公平,但是实际中议。
等级是人为划定的数态布,往往与实际考试的分数分布模型存在差异,考生的成绩分布模型与试题度、考生人数有着直接关系,一定态布,某个也容出现人数中布。此外,每个等级对应的考生比例划分依据不足,赋的等级差也不易确定,级差分数过良的度,分数过重计的。
来看,试中等级差普定为2-3。在实际考试中,于考生,势必造成无法精准按照方案划定的比例赋分。例如,物理学科A等(2%)的考生,按人数为1000人,第1000名考生成绩为96分,但由于有同分考生存在,96分以上的考生实际有1100名,那么A等考生例就2%,以论数如布,
有等级的例精准达到置数。另外,等级弱成绩的公平性,以某一等级
新高考下的选科变革与应对
来举例,如果人数比例设置为3%,极有可能出现原始分为98分和原始分为95分的都在这3%里,折算后他们的等级分均为98分,对于原始分为98分的考生来说并不公平,这种现象在高分段更容易出现。
(四)教学运行与考试组织带来了挑战
学生选课后,由于组合情况较多,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自然班被打乱,会出现原来同一自然班的同学,由于选考科目不同,前半天在同一个教室,后半天在不同教室学习,这不于学生,学生课,带来了一定隐患%选课走班模式对于教学师资及硬件设施要较高,在教平较高的,可
行,在教对的,不的件,这高考的一
重要原因。从考试组织来说,传统文理分科时采取文科合与科合考试组合式,科目在半天段进行考试,考生可自情况选科目
题顺序与时间。选科之后,一个时段固定考单科的方式,高考时间由原先的2天变为3-4天,考试。这对于高考时间所在的6,考学由于组织的考试较多,可能的教学,同了考试组考的力,不得不动用较多的社会资源。
四、新高考下选科的应对
选科自由与人选的,不可能一,在,并一的革,这。,改革的发展态势积极有利的,那么未来如何应对选科带来的变化呢?
(一)开展选科指导与学业生涯规划
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紧密衔接,高校要把握国家未来发展趋势,与高中有效衔接,强化合作人,做好选科指导工作,以选科后的专业选择、培养向以及就业去向为切入点开展指导。高校可以组成联盟形式,发挥区域团体力量,集中到高中校开展引导。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省市开始了这项工作的探索。例如,天津市组织本地16所高校成立了“大学校园开放联盟”叫江苏组织当地高校成立“江苏好大学”联盟
等,通过开放高校实验室,组织有专业特点和创新特的研究学习、科普讲座、科学营,高校专家讲师团走进高中开展专业介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与学科的对应关系,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而在教育领域,未来高中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工作,组织配备精干教师团队,设置一定量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课程,对于国家有需求的战科目,进行有划的干传及引导,做好学生学能和专业向的与分,化选科指导,对于不同的考生,进行分类指导,密切关注%
(二)处好家长与考生选考分歧,做到有效兼容
不外部素作用多强烈,真进行选科抉
的还是考生本人。高中阶段,考生还处在父母的监护之下,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只有少部分考生有自的意,部分考生不定,并不
楚自己的未来,的选择与考生的选择必然就会产生交织。家长往往是根据自身在社会上发展来助进行定,这有会考生本人的选择,生%在选科上,家长与考生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处理好家长与考生之间的分歧尤为重要%家长要多留意考生兴趣,起到建议作不是决定作,尊重考生自主选择,减少投机思想的影响;考生本人要全面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对于家的应考,对于学及教师的合,可考有一定与专业的向试果,了解自做么、
做什么叫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定后不;摆不定%学校要及时关注家长与考生的诉求,确保两分歧解,有效容。
(三)选科与数据,做好科学引导
对前的选考科目进行数
较分析,可为考生选科带来帮助%以天津市为例,对2020在津招生中的有专业选科数据进行分,选考科目及多的科目,
专业总数的50.1%;其次是化学科目,占专业总数的20.7%;而提及、历史、科目的专业较少,平均为3%。如果不选考科目的专业入,么选考科目的考生可以选的专业
《考试研究>2021年第3期(总第86期)
盖率高达91.6%,而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这五门可以选择的专业覆盖率分别为62.2%、53.6%、43.8%、45%、45%。可以看到,物理学科在未来考生院校专业选择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另外,从改革省份公示的各院校专业组/专业录取分数信息中也可以发现,对于设置物理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往往低于其他选考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专业最低分$考生及家长要充分利用已发布的往年数据参考信息,做出科学决策。
(四)
建立选考科目,完善等级赋分方式
物理等学科的逃离现象,本质上是考生趋利性的一种体现$对于选考人数较少的学科,各省(市)可以考虑建立熔断保障机制,当选考人数于一定数值时,适当进行干预,在等级比例上进行适度调,分考生的,未来考生选,学科的$在分,可以考分数,最低的分数最的分数,数的分,
的分,用一分
为等级分的“”,通过数学校正的手段,等对,分分上,这分,也可有分的分度,分数公平性以更好体现。
考改革,对于校、中、考、考生及家是的物,要有的,为改革核心,选科既带来,也带来了挑战$解决好选科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解决了改革落地的关键问题,无论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考招生制度改革还是高中教育育人改革,都可以通过选科有效串联衔接起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选科的优势将逐渐得以显现,未来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育模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http://v/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298/201409/ 174543.html,2014,9(4).
[2]八省份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EB/OL].v/ xinwen/2019-04/24/content_5385687.html,2019,4(24).
[3]李军靠,丁一鑫,赵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困境与跨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26-30.
[4]熊丙奇•浙沪新高考改革试点,我们试得怎么样?[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05):27-32.
[5]张志勇•从“高校选科”与“高中选课”看新高考的价值取向[J].山东教育,2018,(12):29-31.
[6]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8):31-36.
[7]天津市16所高校成立大学校园开放联盟[EB/OL].http://k.S ma. com/article_3546332963_pd360bf2302700hc7q.html,2019,6(1).
[8]张雨强,白雪,张中宁•新高考下高中生如何选科[J].课程•教材•教法,2018,(06):34—39.
[9]樊本富.高考科目选择与创新人才培养[J].创新人才教育,2016,(0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