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中的人性世道
    有观点认为,《狼》这则拟人的寓言是以屠夫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两三百年以来阶级斗争的社会现实;也有解读者认为通过对《狼》的解读,应当认识到在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像屠夫那样善于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对于这些观点,笔者以为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又感觉不太全面,要知道站在作者的角度,其可能还没有斗争乃至于阶级斗争的强烈意识,其更多的应当是想说明一些朴素的道理。蒲松龄本身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蒙塾里教书,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对人民生活情况比较了解,因而写了《狼三则》寓言,被收集入《聊斋志异》里。课本中的《狼》则是其中的第二则。全文客观上可分为故事和评论两部分,整个文章短小精悍,情节曲折,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作者这种经历,反映在《狼》中更多的不应当是斗争,而应当是人性与世道。
    一、《狼》中的“人性”
    先来看一种对《狼》的解读:这篇寓言性的短文中,蒲松龄采用了巧妙的表达方式,使屠夫的机智和狼的机智同时跃然纸上,给人们一种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感觉,令人们在惊叹于屠夫的冷静机智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狼这种动物的智慧。显然,这一解读与上面的解
读又有区别,其将屠夫与狼置于几乎同等的地位来解析,相对于传统课文解析而言,这样的解析显然是一种突破。而一旦将屠夫和狼置于同等的地位,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切换了文章解读的视角,得到的结论自然也有所不同。这里,从“人性”角度来试作阐释。
    “惧”是屠夫人性的第一反映,惧的原因是因为“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种惧是符合人性的,毕竟一直以来,只有“狼吃人”的说法,即使是屠夫,在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第一反映也自然是恐惧。这种自然的属性实际上也体验在狼的身上,狼缀行屠夫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吃屠夫吗?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当狼看到屠夫“投以骨”的时候,就“得骨止”了,只是在“骨已尽”的情况下,才看到“两狼之并驱如故”,即使在这个情形之下,狼也没有扑上去咬人——因为两狼只是“并驱如故”。所以,狼只是因为腹中饥饿,想求一饱而已。这里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屠夫为什么会在途中遇到两狼,最大的可能只是两狼嗅到了屠夫身上的肉味而已。当然,这也只是基于生活经验的猜想,毕竟这个故事只是虚构的,而蒲松龄虚构的依据一定是他的生活经验。
关喆 中国好声音    麦场上的屠夫与两狼的相持及其后的相斗,意味着事情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是有诱因的——屠夫自始至终都认为狼要吃他,因此看到麦场上的积薪之后,就以其为掩
潘虹的个人资料简介体而摆出阵营,而狼显然也意识到了再无骨头可盼,再加上屠夫的架势,于是也就开始了“眈眈相向”。既然是志怪小说,这里不妨猜度一下狼的想法:只是求骨而已,你(屠夫)何以弛担?此时狼性(对应着人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无功而返,但是又“不敢前”,于是只得以其智取——这一点,与人性何尝不是相通的。
    二、《狼》中的“世道”
萨日娜演员个人资料    只是基于人性来解读还是不够的,因为蒲松龄所写的,完全就不是指向个人人性的,其总是通过这些志怪小说去表现某些“世道”。世道是由人性组成的,人性是复杂的,因此世道也会一成不变的,人性与世道一起交织成一个既多彩也复杂的世界。
    有人说,《狼》嘲讽了狼的贪婪、凶狠与狡诈,赞美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同时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而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狼》的解读者是“人”,与屠夫自然属于同一阵营,而狼作为屠夫的敌人,自然也就是解读者的敌人。这样,立场也就分明了!但是,蒲松龄所写之狼可能又不完全是指动物属性的狼,更多的是指具有动物性、狼性的人。于是,上一点提到的人性,又可以演绎为一个社会当中两类人的人性——
正方的人性是人性,而反方的人性则是狼性(或动物性)。
    将这样的认识置于世道的视角之下,就会发现另一层意味:狼是逐肉的,因此其主动向屠夫靠近,并最终发起了有智慧的进攻;人是会自保的,因此狼再狡猾,也架不住屠夫的“暴起”,当正方胜利之后,自然也就有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池城和李宝英
    然而,狼所代表的动物性真的是完全处于被批判的状态下吗?答案并非如此,蒲松龄精心设计的人的角是一个屠夫。屠夫是干什么的?是殺猪宰羊的,所杀者,正是动物。尽管屠夫所杀的动物与狼也是被食者与食者的关系,但正如屠夫见到狼而惧一样,猪羊见到屠夫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惧”呢?难道屠夫杀猪羊是正义的,狼想屠夫就是非正义的吗?在这里,倒不是想混淆正义与非正义的边界,而是想说明世道的复杂性,又或者说,在蒲松龄所认知的世界里,“人”并不必然代表正义的一方,弱肉强食才是“世道”的真实写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更多的是蒲松龄对正义那一方的期待与信心,而这又是复杂世道的期望所在!
    三、“人性”与“世道”的交织林志玲与言承旭
清明节问候语4个字
    《狼》无疑是一篇经典,这么多年来其在教材当中一直地位稳定,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能从《狼》这一篇文章出发而洞悉《聊斋志异》的真谛,显然是一个有效的解读过程。真谛是什么?自然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性”与“世道”的认识。
    “人”是“世”上的人,“世道”是“人性”的综合,“人性”是“世道”的个体体现。当“人性”与“世道”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对人性”与“世道”的认识,就不能过于线性化,譬如《狼》中的屠夫与狼。其实,动物常常是作家们表现的对象,这是因为它们千万年来一直与人类共同生存,并且它们也是与人类在各方面最接近的族类。在动物身上,人们常常会发现或联想到自己同类的一些特征或性情,当然,动物们也常表现出人所没有的许多方面,对动物熟悉而又陌生的心态,使许多人有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冲动。这是笔者看到对文学作品中对动物比较中肯的评价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文学作品解读更多的强调二元对立,事实上今天的文本解读已经远超过这种二元对立的层次,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应当追求非此即彼。
    对同一文学作品中的同一个描述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对复杂世道形成更
为完整的认识。《狼》既然以“狼”为题,所示者除了狼与人的对立之外,也显示着很多复杂的道理,譬如上面提到的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是屠夫而不是其他?那是因为屠夫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其手中有一把屠刀,这把屠刀是否又有某种意味,何尝不是课文解读的另一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