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何猷君疑似与何超莲闹翻
  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它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据《吕氏春秋·上农》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
  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主要得益于
  A井田制的实行    B工商食官局面的打破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3受惠于图l所示之古代发明的行业是
  A农业    B.纺织业
  C冶铁业    D.陶瓷业
4.“朕(雍正)观四民,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
  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在此雍正主张
  A盐铁官营    B.重农抑商
  C.农商皆本    D.八股取士
5.张謇曾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
原其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
重丧。”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充足的资金    B.国内市场狭小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D.技术力量薄弱
6.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D.洋务企业宣告破产
7.图2所示是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
  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最适用于研究课题
  A.“洋务运动卅年”    B.“早期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实业救国热潮”    D.“近代首批民族企业产生”
8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
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
9.图3为刘少奇、、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的珍贵
  照片。该厂应建成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曲折发展的十年
  C.“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创刊于1949年的《厦门日报》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该报
  在1978年报道的新闻中有可能涉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图4表明40多年来厦门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原因是
  A.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    C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对外开放
1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
  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晚清    C.民国    D.新中国
13.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
  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
  A.传统礼俗消失    B科学知识普及C.平等观念传播    D.妇女地位提高
14.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看背影难辨男女的年代”,有人戏称“十亿人民一
  款衣,三种颜盖大地”。这种现象表明了
  A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B.舒适体闲意识强烈
  C.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D.审美情趣高度一致
15. 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一著名景观给予评价:“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
  原儒家观念”。由此可见,它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
  A.融合中西
  B.保存完整
  C.实用性强
  D.体现传统
16.1493年教皇为协调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矛盾而裁定了
  一条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如图5)。此举
  A揭开了新航路开辟的序幕
  B.确立了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外出必备
  C划定了西葡两国的殖民范围
  D.规避了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
17.导致表l中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航海条例》颁行    B.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C.北美殖民地开拓    D.海外贸易快速扩展
18.福建的漆器从16到19世纪持续外销南洋和美洲。其外部原因是
  A.中国工艺水平领先世界    B.世界市场孕育发展
  C.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D.区域经济初现端倪
19.《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
  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该作品
  A再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的环境变迁
  B.揭露了蒸汽时代英国众多的社会问题
  C反映了汽车泛滥造成伦敦严重的雾霾
  D暴露了电气时代英国尖锐的社会矛盾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关键
  作用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21. 30年代大危机前,美国流行谚语:“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它主要反映了当时
  A.物价低廉    B生产能力不足    C市场虚假繁荣    D.失业人数剧增
22.“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
  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材料旨在说明
  A新政遭到强烈抵制    B.罗斯福政治手段圆滑
  C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D。改革措施推进缓慢
23.号称西方福利国家“橱窗”的北欧诸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政策的目的是
  A.推进国有化进程    B.干预经济缓和社会矛盾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根本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4.“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
  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出现这一状况是由于苏俄(联)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合作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25. 20世纪初,在苏俄出现了美国人哈默办的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
  东西。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18年    B 1920年    C.1921年    D.1938年
26.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
  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耕地总面积3% -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
  25% -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B.国内外战争破坏农业生产
  C.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    D.集体化政策挫伤生产积极性
27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
  人的角。”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进行工业体制改革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一系列区域经济组织。美国参与了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9.1963年欧洲两大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实现全面和解。内容之
  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两
  个国家应是图6中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潘阳照片30.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不断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如“松材线
  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
尹晶喜李太坤  的。目前我国每年由于生物入侵导致的经济和环境损失超过
  2000亿元。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应
  A退出WTO等贸易组织    B拒绝生物商品的流通
  C加强出入境商品监管    D.限制跨境人口的流动
二、非选择题I本大题共4题,共计40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侯佩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