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9 20:15:10)
荣格,是⼼理学史上⼀个⾮常有个⼈特⾊的⼼理学家,他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医学临床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更是把视⾓投向⼀些容易被⼈忽视的⼈⽂社会领域,他对于亚洲、⾮洲、欧洲、美洲的宗教、哲学、神话学、⽂学艺术、考古学、⼈类学等领域进⾏了⼴泛的探讨和研究,从中他发现了许多相似的内容。在提出了集体⽆意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原型是集体⽆意识的内容,在空间上它超越个体存在于整个种族之中,在时间上它经历了⼈类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它是先民不断重复的⽣活经验的遗存。
⼀、原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荣格在对其⼤量研究资料的整理中抽象出了⼤量的原型,如出⽣原型、再⽣原型、巫术原型、英雄原型、⼉童原型、树林原型、太阳原型、⽉亮原型、圆圈原型、武器原型、骗⼦原型、上帝原型、魔⿁原型、智叟原型、⼤地母亲原型等等。
荣格认为有多少种典型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存在,所以说,原型覆盖了我们⽣活的各个⽅⾯,荣格的后半⽣也⼀直在发现、证明众多原型的存在。其中最主要的,与我们每个⼈的⽣活最为紧密联系的有四个:
1、⼈格⾯具(persona)
⼈并⾮独⾃存在于世界之中,⽣活中的⼀切都需要与其他个体建⽴联系,在交往中学会投合他⼈期望可以使得交互更加顺利,最重要的是能更加容易地从中获得⾃⼰所需的利益。这就是⼈格⾯具,“⼀种为了适应环境或个⼈利益⽽存在的功能性情结。”[1]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有些⼈在社交场合往往容易表现得拘束、焦虑等,那是因为他们的⼈格⾯具并没有获得很好地释放与发展。在当前的社会中,社交似乎成了⼀件必须的事,⼈们也热衷于如何发展⾃⼰的⼈格⾯具,不过,荣格曾批判过当时欧洲社会⼈们“⼈格⾯具的膨胀”的问题,他指出,⼈格⾯具只是“虚假个性,⼒图使得他⼈与⾃⼰相信⾃⼰是有个性的,⽽事实上正相反,他仅仅是在扮演着⼀个通过他⼤众⼼理得以发⾔的⾓⾊。”[2]⼈格⾯具并⾮真正的⾃我,如果⼀个⼈过分地沉浸于⾃⼰所扮演的⾓⾊,⾃我认同于⼈格⾯具⽽以⼈格⾯具⾃居,那么⼈格中的其他⽅⾯就会受到压制,从⽽引发精神上的紧张状态。
2、阴影(shadow)
当我们带着⼈格⾯具在社会中⾔⾏得体地交际时,我们的⼈格内部却其实存在着与我们⾃以为是的想法完全相反的念头,阴影。
就像⿊暗中的潮汐,退避在意识的海滩边缘,内部则时时翻滚着汹涌的暗流,积蓄着⼀股颠覆的⼒量,阴影是潜藏在⼈格⾯具下的真实⾯容,摈除了所有道德伦理的光明成分,包含着所有动物性的原始本能,它也是诸多原型中最具⼒量的⼀个。我们总是极⼒掩饰、镇压或者逃避它的存在,它的毫不避讳会让我们⾃⼰都感到战栗⽆措,更不必说这个笼罩着⽂明的社会。不过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个性的有机部分,因此它希望以某种形式与个性聚合⼀体。它的存在是不会因为⼈们对它有所争辩就能够加以排除的,它的危害也不会因为把它理性化就可以消减掉。”[3]所以,我们有必要直⾯⾃⼰内⼼的阴影,⽽且要努⼒将它与我们的⼈格相协调,或许这有些让⼈不愉快,但是阴影的长期压制也是会造成精神状态的紧张,类似于神经症。
3、阿与阿尼姆斯(anima&animus)
阿是男性精神中的⼥性特征,阿尼姆斯是⼥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荣格认为,每个⼈天性中都具有异性的某些特质,千百年来男⼥之间共同⽣活、相互交往,两者都逐渐获得了异性的特征,这种异性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例如⼀见钟情,这就是阿(阿尼姆斯)在现实中特定场景中的投射,有⼈说爱情是盲⽬的,说不出为什么喜欢,但就是喜欢,说不出为什么不喜欢,但就是不喜欢。这种对异性的偏向性是潜在决定的,阿(阿尼姆斯)“通过对异性的偏
爱来使⾃⼰得以外象化”。[3]
此外,联想到现在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伪娘,或者说爷们味⼉⼗⾜的“哥”,以及还有同性恋等,这都是他们⼈格中的阿或者阿尼姆斯的外在投射。每个⼈⾝上都同时存在着男性与⼥性的因素,只是展现得孰强孰弱的问题。
从个体⼈格的内部平衡来说,应该要允许⼈格中的异性特质在个⼈的意识和⾏为中得到展现。如果男⼈仅仅展现他的男性⽓质,那他的⽆意识中就会存在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同样,那些过多表现出其⼥性⽓质的⼥⼈,在⽆意况深处却可能⼗分顽强和任性。
4、⾃我(self)
在荣格看来,⾃我是原型中最重要的⼀个,它是集体⽆意识中的核⼼,把原型中各个部分吸引到⼀起互相稳定地存在。荣格认为,⼀切⼈格的最终⽬标,就是⾃我现实化(self-actualization)。
当达到这⼀境界时,⼈格中各个部分都处于相互统⼀、相互和谐的状态——⼈格⾯具的解除,承认⾯具并不能代表真实⼈格;认识、理解并接受⾃⼰⼈格中的阴影成分;阿与阿尼姆斯都得到了同等程度的认可与展现。荣格说,“⾃我是我们⽣命的⽬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
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4]
毕业设计总结怎么写⾃我⼀⽅⾯是作为最初⼈格发展这⼀过程中的动⼒来源,另⼀⽅⾯也是作为最终⼈格发展的⽬标。荣
格曾以太阳的出没⽐喻⼈⽣,认为⼈格是从⽆意识夜晚的海上⽣起,达到意识到⾃⼰⽬的之所在的天顶,再⼜进⼊⽆意识⿊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直⾄泯灭。
⼆、原型的特点
通过上述对原型理论内容的具体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原型具有以下⼀些特点:
1、⼆元性倾向
⼆元性的存在是荣格⼼理学中的⼀个重要内容,他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因⽽其理论中很多⽅⾯都会涉及类似于道家阴阳学说的成分。他的原型的含义存在着两种倾向,在积极与消极之间游移,呈现出⼀种不确定性。如智叟原型,他既可表现为⼈类的守护神和启蒙者,也可表现为邪恶的魔⿁、淘⽓的精灵;再如阿,兼有⼥神与巫婆的两⾯;此外,⼀如基督教中拯救⼈类的上帝,在荣格看来也是⼀个同时包含着善与恶的⽭盾体。
“在⼀切混乱之中都有⼀个宇宙,都有⼀个秘密的秩序;⼀切奇想之中都有⼀个固定的规律:⼀切活动的事物是以它们的对⽴⾯为基础的。”[3]荣格在认识其对⽴成分的同时,他也提出了对⽴⾯之间的相互调和,就像⼈格的最终⽬的达到⾃性,⼈格中各个⽭盾部分得以相互协调地统⼀在⼀起。
朴宝剑辱华下跪道歉2、以⽆内容的形式存在
搬家公司推荐经过上述的说明,或许很多⼈都会感觉原型是⼀种具体的、形象的存在,其实不然,“它们在我们的精神中并不是以充满着意义的形式出现的,⽽是⾸先是'没有意义的形式’,仅仅代表着某种类型的知觉和⾏动的可能性。”[5]
“涉及其内容时,原型是不确定的,只有在形式⽅⾯,原型才被确定,并且只限于极⼩的范围内”[6]。所以说,原型作为⽆内容的形式,这⼀点使得它在具体的表达时内涵更加具有多义性与象征性。
3、典型情景的触发
张靓颖公司以上所说的原型都是形象化的体验,除此之外,还有⼀种⼀直包含在前⾯所述⼏种原型的象征之中的,被称为“转换的原型”。它们不是⼈格,⽽是典型的情景、地点、⽅式⽅法,它们赋予我们所讨论的这种转换以象征性。它意味着,“当符合某种特定原型的情景出现时,那个原型就复活过来,产⽣出⼀种强制性,并象⼀种本能驱⼒⼀样,与⼀切理性的意志相对抗,或者制造出⼀种病理
性的冲突,也就是说,制造出⼀种神经病。”[5]
它似乎就是⼀种触发条件,当现实中某种情境契合了这⼀点,原型的⼒量就开始施展。所以说不同的⼈,他特殊的⽣活经验,造就了他⾝上不同原型的不同程度的展现,同样也是因为这⼀点,造就了我们所说的时代⽂化以及地域⽂化。
三、原型理论的论证
荣格认为象征是原型的外在化显现,梦、幻想、神话、⽂学等⼀切精神活动都是象征的途径,因⽽也是我们探寻原型的主要根据。
1、神话论证
杭州 必游景点荣格进⾏研究的材料主要来⾃于各个种族体的神话材料,他发现古代神话、部落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反复不断地出现在不同的野蛮部落以⾄⽂明民族中,如⼒⼤⽆⽐的巨⼈或英雄,预⼘未来的先知或智慧⽼⼈,半⼈半兽的怪物和给⼈带来罪孽和灾难的美丽⼥⼦……这些神话意象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
容格把神话看做是由于⼈类⼼理中固有的先验的体验,投影于外部的⾃然⼒现象⽽产⽣了神话。在他看来,神话是“前意识⼼理的原始启⽰,是关于⽆意识事件的不⾃主的陈述”[7],“是内在的⽆意识⼼理戏剧的象征性表现”[8],它们在投影的过程中接近⼈的意识,并受到意识所施加的影响,并被翻译成概念性的语⾔。
容格宣称,神话母题在⽂学艺术创作中的不断复现,有⼒地证实了集体⽆意识的原型的存在。
2、⽂艺论证
为了更好地说明其理论,容格进⼀步论述了分析⼼理学与⽂学艺术的关系。荣格把⽂艺创作看做是原型作⽤的结果。艺术就像是由⼈类祖先预先埋藏在⼈们⼼中的种⼦, 艺术家个⼈的⽣活, 不过是它赖以滋⽣、发芽和⽣长的⼟壤, 甚⾄时代的风⾬, 也不过是它赖以成长的⽓候条件, 它们⾄多是利于或不利于艺术作品的创作,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艺术的性质。容格作出了他的著名的论断—“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德》,⽽是《浮⼠德》创造了歌德”。
应该指出的是,容格不仅强调集体⽆意识对于⽂艺创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并未忽视作者创作欲望触发的媒介——社会⽣活中的⾮常事件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触发性条件的限制,所以在现实有的⼈成为了⼤艺术家,⽽有的⼈只是普通⼈,那个体本⾝的⽣活经历以及先天的素质等等特定的情景决定了他们的作为。
四、原型理论的缺陷
虽然种种现象似乎都证明了原型理论的合理性,但是总体⽽⾔他的理论⽆法⽤科学的实证证明,都带着⼀种先验的、唯⼼的、神秘的的特质,理论的论述中存在着很多不甚清晰的部分。
1、过分强调集体⽆意识的作⽤
就像是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欲望的作⽤,荣格则过分强调了集体⽆意识这⼀内在遗传的作⽤,⽽忽略
了外在的⽂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他对于⽂艺创作的论述中,把艺术家放在了艺术创作的附属位置,只是⼀件把原型释放出来的⼯具,这必然有些偏激的。
2、原型概念的混乱
原型的概念是原型理论中的⼀个核⼼,然⽽荣格对她的定义不甚清晰,本能与原型的区别,原型意象与原型的区别都有些混杂。最后,他说,“在我看来,原型的真正本质也许是⽆法被意识到的,或许它是超验的”。[9]
3、理论的严密性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度看⼈类的发展总是会把⾃然环境作为分析的第⼀步,各个地区不同的⾃然环境决定了其不同的发展⽅向以及不同的特⾊,从其中诞⽣的神话必然也因为总体⽣存环境及
经历的不同,造成其发展、变异及整合⽅向的殊异。
荣格的原型理论主要是在对神话、宗教等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其中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试图证明⼀个共同的⼼理基础的存在。因此,可以说这⼀共同的基础是以⼈类种族为单位的。那么他的理论也就是⼈类在不同环境下⽣活所积累起来的⼀套共同的⼼理基础。若是这么看,那么荣格理论的严密性就有待商榷。
参考⽂献:
[1] [2]《⼼理类型》,《荣格⽂集》第六卷,第465页, 第157-158页,转引⾃《荣格》,R.⽐尔斯克尔,中华书局,2004,P40
母亲节礼物怎么做[3]荣格:《集体⽆意识的原型》
[4] ⾃我与⽆意识的关系》,《荣格⽂集》第七卷,第237-238页,转引⾃《“⾃我现实化”与“⾃我实现”辨析——对⼀个错误的纠正》,
[5]荣格:《⼼理学与⽂学》
[6] [7] [8]The colleoted work Of C.G.Jung,vol.9,Partl,London,1965,P48,P154,P6,
转引⾃《集体⽆意识-原型-神话母题———容格的分析⼼理学与神话原型批评》胡苏晓,外画⽂艺理论评介[J]
[9]《荣格⽂集》第⼋卷,P147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