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Design
10唐代崇尚饮茶,并种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主茶事活动。据了解,当时的茶道分为宫廷茶道和文人茶道等。在士大夫和文人雅士饮茶过程中,很多茶诗随之创作,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创作的四百余首佳作。
另据相关资料记载,陆羽和皎然等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哲学思想交融。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
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
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是唐代及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涵盖了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以及煮、饮茶的器皿和技艺。陆羽之前,茶写作荼,有药之属性,而陆羽在《茶经》开篇就将茶作为主体,其对茶叶发展做出的贡献难以估量。
宋代崇文,茶业得到较大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繁荣。当时,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等。宋太祖赵匡胤在宫廷中
设立茶事机关,当时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茶逐渐成为宋代社会的“刚需”,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明代和茶有关的传世之作颇多,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当时茶的品类日益增多,泡茶的技艺也逐渐丰富。
时至今日,茶叶融合了几千年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新的内涵和活力加持下,其表现、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影响力、覆盖面不断扩大。如今,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结合世界各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历史,已经形成
Cover Design
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乡亲们叮嘱道,“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离不开文化的茶
通常而言,能被称之为文化,首先要有深厚且悠久的积淀,这种积淀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人文中,茶文化便是如此。
牛东文吧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人们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国作为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一幅承载了千年岁月的“中国茶画”也由此展开。
历经千年沧桑变化,如今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引以为豪的世界级饮品。而其间沉淀升华的过程,离不开爱茶之人的传承、发扬和创新。茶与文化的碰撞交融
主要体现在茶诗、茶作之中,因为,历朝历代的爱茶之人对于茶
的喜爱和追捧是那般相似。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11
50%;全国茶叶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另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茶园面积约为4800多万亩,茶叶产量306.32万吨,出口总量36.94万吨。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生产总量、消费总量、出口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各具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如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等。通过梳理茶文化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茶文化的发展核心并不局限于传承,更重要的是传播和创新。
产业图强正当时
伴随我国茶产业稳健发展,中国茶在世界饮品之林的地位愈发稳固。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产业,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有数据显示,2020年,毛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
茶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
较具代表性的问题日渐凸显,需要引起业内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指出,2021年国内直接茶叶饮用年消费量约为230万吨,出口量目前最高年份约为36
万吨。茶叶深加工消费量约为20万吨,总计消费量约为286万吨。由此可见,我国茶叶消费需求增速慢于产能增速,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另有调研显示,现有茶园除被动弃采外,部分地区也存在受市场效益影响而主动弃采的现象。2019-2020年,61%的产区存在采工短缺问题,
55%
的产区采工短缺比例在10%以上。这说明机械
化程度低、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结合世界各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历史,已经形成各具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
12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措施精准狙击。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既对我国茶产业现存的典型问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也为我国茶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从源头提高茶叶质量
任何产业发展的基础都是产品质量,茶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业根基。不同茶叶适宜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环境,茶叶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指导意见》指出,在长江流域优势区,特别是南岭以北、长江以南,重点发展绿茶,兼顾发展黑茶;在浙南、闽南、闽北及粤东等优势区,重点发展乌龙茶、白茶;在滇西滇南、黔中黔东南及桂西南等优势区,重点发展红茶、特种茶和绿茶。
此外,要推广优良无性系良种和加工专用品种,提高茶园良种率和专用化水平。
多角度优化加工过程
茶叶精深加工是拓宽销售面、扩大市场规模的有效途径,品种多样的深加工产品为茶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和活力。但是,我国茶叶精深加工领域却面临着市场热度低、产品创新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茶叶在精深加工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滞。
Cover Design
《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加
工企业新建或改造茶叶精深加工
中秋节简短文案生产线,提高加工品质和生产效
率。引导加工企业开发抹茶、茶
菜肴、新式茶饮、含茶食品、调
味茶、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
工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研发推广夏秋茶高效加工技术,
提取茶多酚、茶多糖、茶素
等功能成分,推进茶产品深度开
发,拓展茶产品功能用途。推进
输入手机号查询全部快递
夏家三千金分集介绍茶枝、茶花、茶籽、茶渣等副产
物回收利用,利用超微粉碎、超
临界萃取、生物发酵等技术,开
发茶花粉、茶籽油等食品(含保
健食品),以及基料、肥料、新
型材料、清洁燃料等新产品,变
废为宝、化害为利。
《指导意见》从加工水平、
生产效率、研发技术、回收利用
等方面为茶叶精深加工领域指明
了多条通路。
建标准引人才强融合
没有标准,茶产业的发展
难免磕磕绊绊;缺少人才,茶产
业难以做大做强。当下,健全茶
产业标准体系是重中之重。需按
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
胡慧中图片
董文华在红楼都陪过谁提标”的原则,完善产地环境、
品种种苗、投入品管控、产品加
工、分等分级、储运保鲜、包装
标识、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标准2020年,毛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0%;全国茶叶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