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
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值150分)
一、古诗文(36分)
愚人节整人方法同学(-)默写(12分).
1.,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1,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o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赖小民情人有哪个明星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参观“一大”会址后,同学们更加了解了革命先驱的生平事迹,因此对《岳阳楼 记》中仁
人志士 ",”的人生追求有了更深的领悟。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6-11题。(24分)(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 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 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
(乙)去宥①节选)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②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 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假设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 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③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 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 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 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④宥然后知,别宥那么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②邻之父:即邻 父,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③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④ 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
6.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o (2分).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4分)
(1)邻人遽伐之()(2)何故()•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9.以下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
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
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
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10.甲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
是: (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以上两例均从 面阐述了 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
回答)。(8分)1L以下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网络不稳定A.甲文中对“国人道之”的行为,作者用“不假设无闻”来说明他的态度。
B.乙文写邻人“有所宥”,齐人“大有所宥”,国君“甚有所宥”,层层揭示“有所 宥”的恶果。
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给人以启示或警醒。
D.甲文中的“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都是乙文中所说的“有所宥”之 人。
二' 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6分)黑白灰——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彩
①信步江南的水乡古镇,初访者会发现,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彩看起来有些单调, 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三。心中不免疑惑,为什么古代江南民众喜欢这样的彩呢? 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②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外墙大多为白灰,这种颜不仅是用来看的,它还有很强的 实用功能。建筑外墙用青砖砌成后,还要用白灰粉刷墙面,白灰在墙面上形成致密的保护 层,防止雨水渗透,这样就增加了墙体的强度,延长了外墙的寿命,保障了建筑内生活的 安全舒适。江南是低纬度地区,光照资源丰富。白的墙面还能反射、散射太阳光,在夏 季起到降温的作用,也能局部弥补狭窄的巷子中光线幽暗的缺乏,一举多得。
③江南水乡古镇建筑的房顶往往铺瓦片,瓦片防火、防雨、通风。制作瓦片的原材料 一般用当地常见的青黏土。因就地取材,价格廉价,故而在江南水乡使用十分广泛。瓦 片刚烧成时呈青,经年累月,颜会逐渐发黑,最后成了黑瓦。
④江南多雨,雨水侵蚀白墙,墙皮逐渐溶解剥落,墙内青豉的颜渗透出来,呈现出 斑驳不一、相互交融的灰调肌理。白墙黑瓦,间或夹杂着些许灰,三种颜交相映 衬,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江南水乡建筑彩。
⑤现代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如日照、采光、交通、消防等,人的需求在 前,环境就变得次要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那么把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讲究与环境和 谐共存。江南气候湿润,夏季闷热潮湿。黑白灰三属于中性系,偏冷。白墙黛瓦会让 人觉得环境整洁、清新,从而获得一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安闲之感。江 南自然环境彩丰富,白居易曾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性系适合 和各种颜搭配。蓝天白云,古镇人熙熙攘攘,青翠蜿蜒的小河,河道边,粉墙黛瓦的 建筑掩映在一片花红柳绿之中。可以说,黑白灰三是这幅鲜活水乡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点 缀,让人感受到江南古镇独具味的美,符合江南百姓内敛的性情和不俗的审美趣味。
⑥随着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历 经岁月洗礼,黑白灰三展现了水乡民众的人居智慧。这种水乡人居智慧是可以启迪我们 未来生活的。
12.第⑤段加点词“内敛”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第⑤段中运用作比拟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意在说明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人的需求,因而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B.
意在说明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注重保护环境,启迪未来美好生活。C.
意在说明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设计重视环境因素,讲究与环境和谐共存。D.
意在说明无论古今,建筑设计中都要把环境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13.根据第②一⑤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8分)(2)
白墙
反射、散射太阳光,起到降温、提亮的作用
(1)
(4)
14.联系全文,请说说水乡人居智慧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启迪。(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纸上的时光陶飞霏个人资料
①雨越发大了,瓦楞上飘起一缕缕青烟。
②我大步跑向一户人家。看到一个男人正站在四方的水泥池子前,池子里盛着面糊一 样的东西,我一眼便看出那是捣碎的纸浆。男人双手抓着一张吊着的竹帘、斜着往池子里 一舀,随即轻轻晃动两下,纸浆均匀地布满了整张帘子,随后把帘子往高处一扬,顺势一 翻,接着一抖,一张半成品的手工纸落在了压榨台的纸堆上。纸堆已有二尺来高,方方正 正,淡淡的米黄,水还在纸上流动,边沿嘀嘀嗒嗒地掉着水珠。
③这样的画面熟悉而亲切,仿佛把我带回了童年。我二夫就是做手工纸的,我经常 跟着他去纸棚里玩,他告诉过我这个环节叫抄纸,是所有工序中最富技术含量的一环。抄 薄了,烘焙后一揭就烂了;抄厚了,等到焙干,纸就烧糊了;抄得不均匀,厚的地方纸浆 堆成疙瘩,薄的地方一揭就穿孔。如何做到厚薄适度,平整均匀,没有别的窍门,靠的是 一种感觉,就像炒菜一样,只有通过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掌握好火候。
④这里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山村。做纸的师傅姓黄,五十多岁,当地人。他告诉我, 这里盛产楠竹。做手工纸的原材料是楠竹,从一根竹子变成一张纸,要经过足足二十九道 工序。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考验的是手艺人的匠心,坐下来和时间不慌不忙地相处。
烟草消费税
⑤湘赣边界做手工纸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元代,到清乾隆年间,一度被列为贡纸, 民国时期更是远销武汉、上海,出口到日本。那时候,湘赣边界到处都是做纸的作坊,几 乎家家户户以此为生。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机器造纸的轰鸣声里,手工纸作坊接二连 三地退出了乡野。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
⑥雨还在下着,黄师傅点起一支烟,深吸了一口。他慢慢地说道,当初他也想过要放 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忍受着孤独与寂寞,惨淡经营着作坊,像一个战士单独坚守 着最后一方阵地。他坚持的理由朴素、简单,就是担忧这门古老的手艺失传,消失在时间 的长河里。
⑦雨慢慢小了,我转到另一间屋子,看到桌上堆着焙干的纸,质地匀细,白里泛着浅 黄,凑近闻一下,隐隐飘来竹子的清香。黄师傅告诉我,这种纸最大的特点是不上潮,韧 性好,不易碎,不渗墨,不褪,便于长期保存。机器生产的纸很难到达这个要求。
⑧我想到在当地图书馆看到的明版县志,也是用这种手工纸刊印的,几百年了,字迹 一点也不模糊,纸张也跟新的差不多。时间这位无情的老人,他可以摧毁世上很多东西, 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消失和诞生,但他没能撼动纸上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⑨做纸匠人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摩拳着光洁的纸张,我想起老祖宗创造了造纸术, 用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这种古法制作的手工纸,遵循的正是这种传统的 工艺。它带我们触摸到时间枯瘦的筋骨,感受到那些遥远的年代业已逝去的花开花落,涛 走云飞。我得感谢这场雨,让我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⑩雨停了,山林青翠欲滴,空气清新如洗。山那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鸡啼。
15.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4分).对第⑤段插叙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补充交代当地做手工纸的历史悠久。
B.补充交代当地制作的手工纸曾广受欢迎。
C.说明从90年代起,当地手工纸作坊已逐渐消失。
D.说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了传统做纸工艺的复苏。
18.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3分).联系全文,第⑨段中“做纸匠人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的原因是:(4分)
(1)
19.联系全文,请写出文章结尾段的妙处。(5分)三' 综合运用(20分)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XX中学计划于6月1日至7日开展为期一周的“探索海 洋,启迪未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0.以下是校学生会起草的活动计划的局部内容。你认为排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①举办《海底两万里》阅读提供会、“海洋与未来”征文比赛等活动。
②鲜活的海洋生物,珍贵的人类航海历史资料,一定会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科学知识。
③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同学们了解人类航海史,培养探索精神,早日让自己的梦想扬 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