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丰台初三一模
语文
2021.04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要编辑以“火红五月,绚烂青春”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校刊的“卷首语”。阅读这两段文字,完成(1)-(3)题。(共5分)
火红的五月,是一首英雄的史诗;五月的日历,刻写着不屈的抗争。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五卅惨案”纪念日,如同一座座丰碑,铭记着革命的怒潮。五月以劳动者的节日①幕,预示着一切因奋斗而美丽,荷锄挥汗投入热火朝天的耕耘,才会有丰厚的收获,劳动之歌永唱不衰。“五四”的风雷、“五卅”的狂澜,如同一首首反帝反封建的战歌,荡气回肠地宣告着一个民族已经觉醒。在这段历史的记忆中,无数仁人志士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扬起民主和科学的风帆,掀开了思想解放的新篇章。
五月的光荣,须用我们绚烂的青春续写。先覃的教诲言犹在耳:“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甲】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乙】肩上的使命激励我们昂首间步,②往直前,我们坚信,青春之光在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中会更加夺目!
(1)一位同学不能确定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读音,以及①②处应填入的汉字。你认为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项是
(2分)
A.“荷”在此处是名词,意思是“沉重的负担”,应读hè。
B.“觉”两处都用作动词,意思是“产生某种感觉”,都读jué。
C.①处瘦当填入“启”,意思是“开始”。
D.②处应当填入“水”,意思是“水远”。
(2)另一位同学对【甲】【乙】两处的标点进行校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处应填入分号,表示前后分句之间为并列关系。
B.【乙】处应依次填入后引号和句号,表示直接引用的完结和句末停顿。
(3)文段中画线词“雄飞”原本指鸟儿强有力地扇动翅膀飞翔,在这句话中是指青年(1分)。
2.下面是校刊中对“红火种点燃地——北大红楼”的介绍。阅读这段文字回答(1)-(3)题。(共6分)
北京东城区沙滩有一座红地标性建筑——北大红楼。“红楼”修建于1918年8月,是一座西洋古典风格的大楼,主体釆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这就是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的原因。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坐标,这座红楼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也点亮了中国的颜。它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___①___、___②___和___③___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走向
___⑨___的历史起点,同时,北大红楼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留下了一批知识分子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足迹。在这里,李大钊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蔡元培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陈独秀等人创刊了《每周评论》,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
(1)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思想启蒙②社会革命③伟大复兴④民族觉醒反贪风暴4的演员
B.①思想启蒙②民族觉醒③社会革命④伟大复兴
C.①社会革命②思想启蒙③民族觉醒④伟大复兴
陈法蓉三级D.①伟大复兴②民族觉醒③思想启蒙④社会革命
(2)同学们想把这段文字放在校刊某个栏目的标题下,你认为最适合的是(2分)
A.风云激荡忆峥嵘
B.为有牺牲多壮志
C.一唱雄鸡天下白
D.鉴往知来续华章
(3)一位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为了唤醒民众,陈独秀创立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
青年》。周树人使用“___①___”这一笔名,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制。这篇小说后来与《___②___》《药》等作品均被收入小说集《呐喊》中。(2分)
3.下面是“烈士家书选辑”这一专栏的前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烈士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精神的崇高。夏明翰就义前给母亲的遗书里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
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在开往刑场的火车上,赵一曼给唯一的儿子留下最后一封信:“在你长大威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受党组织派遣到台湾执行任务的候文理,、在大陆解放前夕写信给未成年的儿子:“现在我们的国家,是要在新民主主义的号召下建设新的人民共和国了,你们现在不知努力读书……休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这一封封家书中,倾诉着革命者对家人的舍弃,对胜利的渴盼,以及为国牺牲的无畏无悔,尽显赤子之心。
(1)这段文字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出并加以修改。(2分)
句子修改:
(2)一位同学读了烈士家书后深受感动,他建议将“莫等闲,自了少年头,空悲切”。书法作品印在校刊封底,鞭
策大家惜时奋进。他还想用自然流畅、灵动活泼的书体来表现青春的活力。下面书法作品中最符合他设想的一幅是(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1分)
5.“酒”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①______”,胡琴琵琶
与羌笛”两句,描绘了军营饯别、胡乐助兴的情景: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②_____。两句,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除这些诗句以外,你还能想到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是“_____③_____”。(3分) (二)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6-7题。(共5分)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6.这首描述了一位老兵返乡的所见所感。“_____①_____”一句表现出老兵急于了解家人状况的迫切心理,画线句则
描写出家中_____②_____的景象。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是_____③_____。(3分)
7.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朝中为官近五十年,年逾八十告老还乡后,在《回乡偶书》中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
改鬓毛衰”的诗句;本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也写到幕年还乡,请分别说明诗句表达出的不同情
感。(2分)
答: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8-10题。(共8分)
鱼我所欲也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愚,所愚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患有甚于死者。【乙】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赵惟依暗黑照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丙】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徐璐男朋友A.故.不为苟得温故.知新明知故.犯见如故.
飞行棋B.患.有所不辟敌国外患.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C.得之.则生何陋之.有醉翁之.意来之.不易
D.所识穷.乏者穷.冬烈风理屈词穷.穷.途末路
9翻译文中画线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拥有,(那么)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理解:文章从“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谈起,以此类比,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由此展开下文对“义利之辨”的论述。
【乙】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这是对上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向善的天性。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保有这种善良的品性。
【丙】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理解:这句话表明,即使是“一箪食,一豆羹”也是对品德的考验,行道之人和乞人“弗受”“不屑”,可见他们的品德比别人更高尚。
10.孟子认为人要坚守本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分别说明李元纮和杨震是如何坚
守本心的。(4分)
【链接材料一】
李元纮少谨厚。初为泾州司兵,累迁雍州司户,时太平公主与僧寺争碾硙①,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②其旨意,元纮遂断还僧寺。窦怀贞为雍州长史,太惧太平势,促令元纮改断,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竟执正不挠,怀贞不能夺之。
(节选自《旧唐书·李元纮传》) 【链接材料二】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注]①[碾硙wèi]石磨。②[希]迎合。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1.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会被内容触动心弦,与其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这就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请在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两个具体内容,说说你的“共鸣”体验。(100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靠比较软件短视频下载大全APP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4题。(共7分)
【材料一】
红旅游,是把红人文景观和绿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游客在旅游中既能观光赏景,又能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告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为红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随着资源的不断扩充,红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