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时间:1920年11月2日
地点:(美国西屋公司专家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
呼号:KDKA
发射功率:100瓦
意义: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KDKA虽然只是广播的开始,但他标志着广播将成为报纸威力与影响力的分化力量。它刺激了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突然被视为一种可以通过销售接收机产生巨大利润的新兴产业。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建立的WEAF台成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基石)
第二节 电视的发明及兴起
1.电视诞生的基础:硒元素具有光电效应这一现象的发现
2.全世界第一个电视发射台:
时间:1936年
地点:英国广播公司—伦敦亚历山大宫(11月开始定期播出)
3.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英国
(贝尔德因为对电视发展的贡献—制造了电视机等,被称为“电视之父”)
4.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电视节目
(20世界50年代,彩电视兴起。美国政府采用“点描法”为彩电视技术标准,通称为NTSC制)
5.数字电视广泛使用之前,世界上主要流行的三种模拟彩电视制式:
美国的NTSC制【加拿大、日本、韩国、等】
德国的PAL制【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
法国的SECAM制【俄罗斯、波兰、伊拉克等】
第三节 当今广播电视技术
1.数字电视的不同标准:美国—ATSC、欧洲—DVB、日本—ISDB、中国—HDTV(高清)
2.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中对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将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
3.1995年9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首先进行了数字音频广播
win7如何建立局域网4.1996年12月16日—中国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省佛山市广播电视中心试播
第四节 当今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
1.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视的发展是延伸扩散的,先欧美后全球,先发达国家后发展中国家。
北美是国际电视的发源地。
1980年6月,美国亚特兰大特纳广播公司创立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始通过卫星向邻近国家的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业的正式诞生。
CNN的创办,不仅改变了世界新闻传播的格局,也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活动的方式。
2.卡塔尔搬半岛电视台:
(1)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最令人瞩目的国际电视台
(2)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的私营新闻电视台
(3)在固定时间段播放大型新闻节目,不仅面向阿拉伯世界,而且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建筑遗产
(4)消息快,现场直播著称,已成为今天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大电视台大悲咒 佛教音乐
3.国际电视的特点:1.民办先行,官办后上 2.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并重
同国际广播的比较:1.国际广播几乎是各国政府直接掌管的宣传机构,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
2.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娱乐节目只是陪衬,国际电视虽然新闻节目比重较大,但娱乐节目同样丰富多彩。
4.国际电视的电波战在两方面展开:
(1).国际电视机构之间的竞争和争夺:
主要是发达国家电视台之间的商业站、经济战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电视台维护本国利益的保卫战。发达国家电视台一直在扩展势力,争夺世界电视市场,以谋取巨额的商业利益,扩展自己的政治影响。
(2).国际电视和对象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各个国际电视台都在按照自己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标准去取舍信息、编制节目,以吸引和影响异国的受众。有些是即时性的,特别是新闻时事节目,会迅速影响对象地区受众对现实问题的知晓度和倾向性,影响那里的舆论倾向。
由于国际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大量西方观点的电视节目正潜移默化地、全面而深入地影响第三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为了对付这种破门而来的传播媒介,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行政措施,限制对国际电视的接收。
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1.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广播: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最先创办的。
2.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国民党时期的广播事业:
1928年,南京开办了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政府为了扩大宣传,决定扩建电台。
1932年,新建的中央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呼号改为XGOA,它是当时亚洲发射电力最强的广播电台。日本人在震惊之余,称中国的中央广播电台为“怪放送”。
继“中央台”之后,国民党在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和地方建立起一批地方广播电台,国民党的官办广播,以设在南京的中央台为宣传中心,是国民党政府的喉舌。国民党当局不但拥有一大批颇有实力的广播电台,更重要的是它还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利控制着中国的广播事业。在国民党政权20多年的统治中,官办广播电台成为它的御用宣传工具。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广播宣传中的抗日爱国的进步内容有所增长,这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和加强世界进步力量的反法西斯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4.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营电视台三种类型:
(1)教育性广播电台
(2)宗教性广播电台
(3)商业性广播电台
在民营电台中,以商业性电台为最多,影响也最大。当时各广播电台的节目主要为三大类:新闻类,教育类,娱乐类。
早上好每天祝福语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
时间: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
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1.新中国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
时间:1958年5月1日
电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
2.“”后的广播电视事业
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广播掀起了四次改革的浪潮:
(1)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了我国广播迈出了整体改革的步伐
*上海首先实践“珠江模式”――具有内容专门化,节目设置板块化,栏目主持人固定化,栏目播出直播化,开通热线、鼓励参与的广播模式。
“珠江模式”在社会上掀起了“广播热”,意义是推动了广播的结构性改革,使广播改革从单项改革进入到整体改革,为中国广播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广播界树立了改革榜样。系列台、专业台的推广改变了中国广播长期以来只在四级纵向发展的局面,开拓了横向发展的新空间,同时拓展了广播媒介的功能。珠江台创办的“版块节目”是对广播节目设置与编排的结构性调整,固定主持人、听众参与、直播等传播形式体现了受众本位的现代传播理念。
(2)1992年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东广模式”成为广播第二次改革的标志
具体: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广播事业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上海抓住时机,分出了新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标志着中国广播市场细分迈出了
第一步。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开放型改革思路,该台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广播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拓,人们因此称为“东广模式”。
东广模式带来了受中国市场的细分,广告投放有的放矢,广播在地区媒体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优势,这些都是第二次改革的表现。
(3)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为广播第三次改革的标志
(4)新世纪初开始,以广电集团的组建为广播业第四次改革的标志
3.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变革:
新闻采制技术和传送技术的发展为增加新闻播出量和播出次数,从而为提高新闻时效创造了技术条件。对新闻采访与制作最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改进是电子新闻采集设备的应用和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
love way you lie4.电视纪实观念的发展:
如《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是电视进入栏目化的一个标志,《实话实说》是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拓荒者”,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全国,展现了电视的游戏娱乐功能,同时也揭开了地方台和中央台竞争的序幕。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特点和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特点
1.特点:广播电视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广播电视生动传真、感染力强
(主要表现—广播是声情并茂:能够被许多人同时收听,能在同一时间里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所以广播比报刊书籍更能在情绪上影响听众,更富于鼓动性和感染力;双向沟通—既面向单一点,又把其与大众相连,改变了现有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面,使得人际沟通的范围更广泛,效果更理想。
“匿形性”—它既可以通过热线敞开电话听众的心扉,以求得主持人和其他听众的安慰和解答,又可以隐匿听众的形象,使打电话的听众在广播中能比较自如。
电视的表现—直观性:它能把事件变动的现场“搬进”各家各户,也可以说把观众“带进”现场,使人耳闻目睹,油然产生与事件同步的现场感。我们看电视图像新闻都是正在进行时的,电视的现场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参与性、亲切感)
广播电视传播面广、渗透力强
广播电视线型传播、难以捕捉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功能
1.五大功能: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思想宣传、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开阔眼界;提供娱乐、丰富生活;提供服务、方便受众。
(第二大功能:*电视是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最佳媒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对各种政治人物的报道,另一方面各种政治人物也逐渐重视利用电视塑造自己的形象。比如:美国总统选举。
电视辩论—是20世纪中期始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政治传播手段。从美国扩展到德国
、意大利,再到拉美国家。很多政治人物直接参与到媒介活动中去,重视和公众的直接沟通。在电视辩论这个对抗平台上,每个人的政策、风格、特都能展示无遗。
电视辩论是西方世界现代政治传播的必然手段。欧洲不少研究显示,选民们只是通过电视辩论强化他们了解的信息,并建立起更牢固的选择基础。而电视辩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些非常有效信息的传播平台。)
(第四大功能:具体是广播电视促进文化传播的变革;广播电视成为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广播电视促进社会各种文化的交融渗透;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导致大众文化的低品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