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周一围道歉声明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力不从心什么意思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
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自然段中的“秘密”具体指的是(      )
  A.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种种报复和惩罚。
  D.人类能登月球造核武,为什么没能揭开人与自然的奥秘。
  2.对第三段“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一句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B.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
  C.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驾照考试科目二.人与生物圈计划是基于人们对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存环境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认知。
  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已经登上月球的人类完全可以战胜自然灾害、有效保护环境。
语句大全
  C.人与生物圈计划必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保共识成为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子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尤为骄淫。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诣阙上疏,书奏不省。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帝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
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4.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答:答应
    B、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    交通:私下结交,勾结
    C、由是震益见怨    由是:从此之后
    D、樊丰等因乘舆在外    因:趁着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震“不阿权贵”品质的一项是(  ) 3分)
    ①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②性公廉,不受私谒③震深疾之,诣阙上疏④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⑤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⑥于是柴门绝宾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杨震早年便精通《尚书》,并且博览书,做学问一丝不苟,因而被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他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年纪老大了仍然志向坚定。
    B、杨震上任时,路遇故人王密深夜怀金私谒,他不为所动,发出“四知”之论,令王密惭愧而出。
    C、杨震任司徒时,国舅耿宝向他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招致耿宝从此怀恨在心,后来伙同樊丰,诬害了他。
    D、杨震一生做官清廉正直,不阿权贵,因此屡遭奸人遇谗害,被遣之后,仍不改本,最后饮鸩而死,令人扼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5分)
(2)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5分)
 ()古代诗歌阅读(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10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8.(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物竞天择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9.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分)
10.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4分)
  附参考答案:
  1.A(“秘密”所指的内容应结合全文整体理解,它指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2B(理解重点应放在“人与自然”上,本选项恰恰缺了“人”这一要素。)
3DA项把“导致”前后的因果关系颠倒了。B项推断过于武断,该项计划不足以产生如此效应。C项说的是该项计划的作用,显然有所夸大。)
 4A(答:回复、回应)
    5.C(①说杨震不慕名利②说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④说杨震以学问选才)
    6C(杨震是在太尉任上开罪国舅耿宝的。)
    7. (1)“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宝恨恨地离开了。(5分。采分点为“如’’‘‘故’’‘‘敕’’‘‘遂"1分,大意1)
    (2)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却不能禁止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5分,采分点为“疾’’‘‘诛’’‘‘倾乱’’‘‘何’’各1分,大意1)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山东副省长 9、“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10、“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当时的儒生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隆重礼聘,人们都说他错过大好年华,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