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2月刊
12
产 业 发 展
刘树念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鄄城 274600)
摘要:山东省鄄城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该文介绍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政策带动、调动企业积极性、引进高新科技、创建知名品牌等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市场;发展趋势;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刘树念. 山东鄄城县中药材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12~13.
中药材产业是鄄城县的传统特产业,位于彭楼镇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
一、鄄城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
鄄城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种植中药材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鄄城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多亩,涌现出了董口镇周场、彭楼镇舜城村、刘举人村、前杜庄村等专业村和不同特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种植品种主要涉及丹皮、白芍、白芷、板兰根、红花、金银花、丹参、油用牡丹等30多个,其中丹皮、白芍、板兰根、金银花、白芷、红花等享誉海内外。彭楼镇以种植牡丹、芍药为主,董口镇以种植金银花为主,古泉以种植丹参为主。另外,鄄城县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蒲公英、马齿苋、茅根、芦根、香附、蒺藜大面积分布。
中药材种植效益较高,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途径。种植中药材亩效益平均在3000元以上,是普通作物的1.5倍。彭楼镇舜王城村中药材种植户解某,1987年开始进行药材购销,并在自己的责任田试种中药材[1]。因为是牡丹、芍药原产地,药材具有产量高、质量好、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特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随着购销生意规模变大,药材种植面积由起初的100多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2700多亩。每年向日本津村药业公司供应丹皮、芍药等中药材200余吨,年交易额800余万元,实现利润30余万元。董口镇大位庄、仝堂等村,种植金银花5700亩,亩均效益4000元,人均增收2000元。
2、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日趋规范
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全国十七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市场。目前市场占地700亩,固定经营户190家,散户180多户,经营品种1400多个。为加强市场管理,2012年2月县政府设立了由副县级领导任主任的舜王商贸园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市编委批准成立鄄城县中药材产业园管委会,为县委县政府派驻机构,副县级规格,把中药材产业纳入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百亿级产业来打造。 3、鄄城县中药材发展趋势及主要原因
(1)种植面积发展趋势及主要原因
和以前相比,偏远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如黄河滩
临沂2手车市场郁可唯整容区乡镇。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土地流转面积也较大,部分中药材种植大户承担中药材种植风险能力较强,转向偏远乡镇进行中药材种植,特别是丹参、芍药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县城周边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承包价格偏高,种植户转向偏远乡镇种植或转向其他行业。此外,中药材种植前期投资较大,承担风险较高,而县城工作机会较多,部分种植户放弃种植,造成部分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下降[2]。
(2)种植户发展趋势及主要原因
招商银行 信用卡鄄城县中药材种植逐渐向种植专业村及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集中,主要原因是各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有
种植中药材传统,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和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且有一定的销售市场。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重点扶持,树立榜样作用,发展了董口镇周场金银花种植专业村等。
部分中药材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了土地承包面积,出现了几百亩、上千亩的种植大户,拥有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一定数量的作业机械,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在品种选择及市场销售上,大部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与厂家签订了合同,进行订单种植,降低了市场风险,促进了当地中药材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如鄄城县新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日本津村药业公司签订了药材购销协议,解决了药材销售难题。
(3)种植品种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鄄城县东南部的彭楼、阎什等乡镇为砂壤土,主要种植牡丹、白芍、白芷等根茎类中药材;沿黄乡镇为黏壤土,主要种植金银花等花叶类中药材。近年来,鄄城县严格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要求,以金银花、牡丹等道地中药材为切入点,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三合村村台产业区,加大引资力度,打造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丹参、百合、益母草、芍药等中药材。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鄄城县中药材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产业低、小、散,经营方式粗放,无序发展等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1、中药材种植水平不高
中药材价格不稳,农民对药材种植仍心存疑虑;中药材种植技术要求高,种植技术力量薄弱;种植中药材用工较多,而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中药材种植劳力不足;中药材种植投入较大,政府扶持资金不够;缺少资金雄厚的龙头加工企业。以上原因致使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少,管理较为粗放。一些优质道地中药材品种分化、退化严重,亟待进一步提纯、复壮[3]。
同时存在种植规模较小、不规范,中药材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质量及药效成分不稳等问题。种质资源开发与种苗基地建设还比
DOI:10.16815/jki.11-5436/s.2021.35.005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2月刊
13
产 业 发 展
2、政策带动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土地流转,培养、发展种植大户,并依靠中药材种植大户,采取“滚雪球”的发展方式带动专业村建设。最大限度实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降低中药材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3、调动企业积极性
充分调动中药材加工企业的积极性,大力促进企业、基地、药农强强联合,实行企业租地、能人种植的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形成利益链,稳步发展订单生产,降低药农种植中药材的市场风险。
4、引进高新科技
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努力提高中药材产量。引进有机农药、杀虫灯等病虫害绿防控技术,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及中药材市场的横向联合,搞好中药材种、产、加、销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全县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药农、药商的经济效益。
5、创建知名品牌
发挥资源优势,扩大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面积,创建知名品牌。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依靠品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与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中药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行业稳步发展。随着中药行业开始向现代化消费品市场及美容保健品市场延伸,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纳入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永宁. 白银市中药材种植面临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 农家参谋,2021(15):27~28.
[2] 黄海波,石益珍. 铜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21(17):248~249.
[3] 杨 雪,何玉成,刘 成. 中国中药材国际竞争力及提升路径研究[J]. 中草药,2021,52(16):5106~5114.
较薄弱,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据调查,全县年产道地药材在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年交易总量中仅占5%左右。
2、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发展中药材投入仍然严重不足,投资者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
3、土地问题制约中药材发展
由于多种原因,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很难落实,部分药材大户及合作社无法建设农机仓库及烘干场所等功能设施。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部分农民担心会改变土地承包政策,难以实现集中连片流转,影响中药材发展。
凤的资料4、中药材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全县中药材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整体效益不高。从事中药材加工的企业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
竞争力。整体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
5、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
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不多,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发展阶段,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带动力不强。
6、科技支撑力不足
基层中药材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仅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新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推广方式单一。同时,科研方面存在无人员、无资金、无机构问题。杰西卡 阿尔芭
三、推进中药材发展的几点建议
1、人才培养
选派一批农业技术与市场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到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进行学习深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其技术与信息服务技能。任素汐赞李宇春
采用了基础线性回归模型,主要探讨和劳动力相关的三个因子对于乡村经济的影响方向与具体影响力。
三、限制
根据模型结果可知,装备机械动力对于农作物产量有积极作用,每增加1万千瓦机械总动力将增加约0.61万吨粮食产量,P >t 的可能性约0.00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应积极将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乡村,装备好主要劳动力,以创新科技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就业人员每增加1万人,粮食产量将有较大可能性增加0.36万吨,符合猜想,但P >t 的可能性为0.469,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可能原因是受到样本大小的限制。
四、结语
本文指出恩格尔系数的增大将给予粮食产量正向作用,但我们仍然认为这部分作用主要是由于生活所需导致的粮食种植动力
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基础生活需求方面。只有缩减城乡间生活质量差距才能留住更多本地人才,活跃乡村经济环境,从而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引进更多劳动力,形成正向反馈,继而打造出更美、更强、符合中国发展特的乡村经济。参考文献
[1]郑志浩,程申. 中国粮食种植业TFP 增长率及其演进趋势:1980-2018[J]. 中国农村经济,2021(7):100~120.[2] 任 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21(9):37~38.
[3] 权淑青. 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194~195.
(上接第9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