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顺文章的总体结构,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性作用;品味作者结构文章的匠心。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读、赏析。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议论性语句线索性作用的认识。
难点:对文章总体结构特的认识。
鲍蕾微博教学过程
导入:
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茅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背景:《风景谈》写于194012月抗战初期,当时茅盾在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1938年底应邀赴乌鲁木齐市(旧称迪化)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文学院任教。19405月离新疆回内地,途经延安,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并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底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在这个程度上说,“风景谈”即谈风景。
阅读要求:诵读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六幅画面,并简要概括六幅画面的大致内容。
明确:
1沙漠驼铃” 1
由《塞上风云》入题,介绍沙漠风光。重点描写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与猩猩峡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2.高原归耕  2 
        主要写高原梯田中生长丛密、挺立的庄稼,写到了牛,写到了月明天蓝之夜以及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
3.延河夕照34
主要写从生产归来的人们,他们操着七八种方言,兴奋地谈话,快乐地唱歌,爽朗地笑。原本是美术家、音乐家和木刻家的他们,享受着劳动带给人们的乐趣。
4.“窑洞雨景 56
捕捉一个偶然的场景,定格了一个维美的画面。一对促膝读书的年青人,在雨景中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
5.桃林小憩 78
描写了茶社的简陋粗朴,只开花不结果的桃树,石磨盘,断石碑,破石阶凑成的“茶桌”
一切都都是那样的简陋。然而,这里却有纯洁的交流,有快乐的读书,有热烈的讨论。
6.北国晨号910
        赞美西湖的古诗为读者创设了一幅剪影:号音中透着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小号兵,雕像一般严肃、刺刀在朝霞中闪着刚性的寒光的哨兵。
赏读课文所描写的六幅画面
第一幅风景画 沙漠驼铃1
1、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羊的笔顺
明确:
⑴.自然景观的特点:茫茫一片、纯然一、哄哄火响。
⑵.人的活动的特点:高步的驼队成点成线成队、猩红的大旗、谐和的合奏丁当丁当、庄严妩媚。
⑶.对比之后效果:完全改观。
⑷.议论重点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⑸.手法归纳衬托、先抑后扬、绘拟声摹形。
2、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3、思考: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猩猩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①形象告诉读者,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曲笔” 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4、教师小结:第一个画面(沙漠“风景”),是全文的引子。
沙漠,本是个大自然中最单调最平板的地方,而加上了人类驼队的活动,就变成了庄严妩媚的风景。沙漠与驼队,强烈的反差,证明了“人类更伟大”。 如果说这段的描写是“画龙”,那段末的议论(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则是“点睛”。
这一段先写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非延安风景。首先,它形象地告诉读者,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  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此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
第二幅风景画 高原归耕  2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洋气的qq名字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2、教师小结:第二个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
写山上“层层的梯田”,写山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是写黄土高原的特;也为了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
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则着力刻画“晚归人”心情的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在这一段中,作者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美的背景:“三五月明之夜”,“蓝的天,黑的山,银的月光”。优美的景很好地衬托了人物,显示出了人物之美。种田人的出现,描写得特别富有诗意。一个“长”,一个“掮”,还有“姗姗而下”,歌声“飘”下来,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形象地把种田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
为一体。
第三幅风景画 延河夕照34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
明确: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环境优美,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秦始皇兵马俑简介
归纳:这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2教师小结:第三个画面,这一段先描绘“静穆的自然”,再描写“弥满着生命力的人”。
⑴、“静穆的自然”
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写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
又是由夕阳构成的,用得多么准确生动。写延河,“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这个“跌”字用得好,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把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态势生动有形象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从水的颜(“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霞,构成了一幅美丽而静穆的风景画,很好地映衬了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⑵“弥满着生命力的人”:
这是一舞文弄墨的文艺工作者,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说明他们为了同一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和倦怠,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当然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3、思考: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总的写法大致相同,即先描绘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的写法上:
    如何制作辣椒油第一幅写“人的活动”比较简单,虽然点到了人物的登场,但未“亮相”,连“人形”也没有出现,而且只是把人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而没有看成主宰大自然的能动者;
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从而突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样写,就使第二部分(2-4段)的内容比第一部分(1段)深化,因而第二部分末尾的议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也自然地比第一部分末尾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升上了一个台阶。
4、第4自然段的作用:
4自然段的议论是对第二第三个画面而发的,这里的议论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美“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连用四个“伟大”,一个“尤其”,加上句末的感叹号,表达对延安人民的劳动、生活赞颂的情感更强烈了。
第四幅风景画 “窑洞雨景 56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
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
2、教师小结:第四个画面,着重赞美“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自然景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还有“黄褐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然后写那两个在石洞里读书的青年人,他们“清楚明白生活意义”,“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就使大自然顿然生!
作者采用反衬法,用景物的荒凉来衬托人的精神。国统区城市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和抗日根据地的“一对人儿”,从环境、衣着、行为和精神几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使大自然顿时生”,是“
作为这里的主宰”的具体表现。
第五幅风景画 桃林小憩 78
1、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
明确: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作者对这里的风景是留恋的,带着深的感情,因为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的贫乏),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归纳:第四五幅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