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这水这方人】寻觅碧山“十三门”我对你的感觉其实你懂得是什么歌
黟县向来流传“三、六、九大乡村”之说。三六九说的是三都、六都、九都,一般都是特指三都碧山村、六都西递村、九都屏山村。为啥是大乡村呢,除了是聚族而居,人多势众,村堂整洁,村貌美观外,还有它们的标识性建筑物在十二个乡都中,也都是能够称得上首屈一指的。在以诸姓宗族管理村落的年代,其宗族祠堂建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标识。
九都屏山有个“菩萨厅”。“菩萨厅”便是“光裕堂”,是屏山舒氏里屋总祠,祀里屋始祖明代乡贤舒志道,因门楼饰有300多尊琉璃彩雕菩萨塑像,故俗称“菩萨厅”。2019年10月,被列入国保单位。六都西递有个“敬爱堂”。“敬爱堂”是西递胡氏支祠,祀明经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告诫后代忠孝廉节,互敬互爱,故名“敬爱堂”。2001年6月,被列入国保单位。
三都碧山呢?从小就知道三都碧山有个“十三门”,感觉上就是一幢老大老大的房子,它有十三个门。长大了,才知道“十三门”是一幢老大老大的房子没错,不过房子是一座大祠堂,可祠堂哪来十三个门呢。再长大,又知道这“门”指的是门派,“十三门”就是指这座祠堂的祀祖是由十三支门派来共祭。周冬雨分手
任贤齐扇子门祠堂名“大本堂”,祀黄陂汪氏七十五世祖汪葵。汪葵,字拱阳,生于元至正壬辰(1352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卒于明永乐乙酉(1405年)十月二十六日丑时。嘉庆《黟县志·人物·孝友》载,汪葵“生值元末,隐居不仕。毎岁蓄芋数百石,负运入山,不知所为,如此者十余年。后元乱兵变,邑人窜匿无所。葵引入深山,村舍宛然,部分居处拆墙,墼为糜食之,盖累岁蓄芋所筑者。汪葵性孝,父疾,衣不解带者二年;父疾笃,葵号泣于庭,庭鸟衔草坠其前,葵拾草瀹汤饮父,父疾遂廖。自是,每晨散粟饲鸟,终其世不绝”。汪葵初娶江氏,生一女;继娶韩氏,汪葵生子五:漼、福、寿、彦(殇)、伍。
曹云金染白发寸头“大本堂”有多大呢?今人已经无从知道,只能从它旁边犹存的半截汪氏支祠“惇大堂”去遥想当年“十三门”的规模了。幸好民国《黟县四志》收录了一篇《碧山大本堂记》,使得我们还可以对“十三门”有了一些大概了解。
“大本堂”建于何时?其文曰:“构于康熙之朝,成于乾隆之时”,一座祠堂跨越三个朝代,在徽州祠堂建造上实属罕见。“大本堂”有多大?其文又曰:“洪杨之役,曾文正假馆于此,谓'吾周游名胜,未见有吾族祠气象巍巍,碧山倚于后,霭峰拱于前,斯真夐乎莫尚矣’。”曾文正,两江总督曾国藩也,时驻军祁门县“洪家大院”。也许正因为曾国藩曾“假馆于
此”,有对大本堂“赞赏如此”,从而遭受太平军的嫉恨,故一把火将其“焚毁,尽为灰烬”。否则,为何隔壁的支祠“惇大堂”却能安然无恙呢?
“大本堂”毁于咸同年间,直到三十年后,“族祠幸有薄产,暂议建祖座上廊,迨一世而后,风雨飘摇,将有大厦欲倾之势。于是集众公议,屡在惇大支祠开会讨论,焚香誓词,夜以继日,有一分之力,尽一分之责。于是踊跃输将,未及一月,集数千金。公众以恢复旧观,不但大木难求,即落成,亦不知何日,建议仿造新式,以妥先灵。……三载,气象一新,后世升斯堂瞻斯额,尚知其所由来哉。”复建后的“大本堂”其规模肯定不如初建的“气象巍巍”,但其祠为拱顶钢筋水泥结构,内撑以钢筋水泥柱等西洋风格,倒也别具一格。祠分两进,左中右三扇大门为拱门,中门较大。外墙中间高,两边较低,呈波浪式对称伸展,墙檐下绘以简约线条图案,新颖大方。如果“大本堂”今犹在,一定会以其独特风格,在古黟祠堂建筑史上添上浓笔重彩的一笔。可惜重建后的“大本堂”再次毁于另一个动荡年代,如今早已是荡然无存。“十三门”没了,但“十三门”作为通俗地名至今还在当地人口中流传。
“十三门”没了,弄清楚到底有哪“十三门”,也还是很有趣的,最起码作为黄陂汪氏后代也该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又向哪里去。
怎样建立自己的博客
黄陂汪氏后裔、黟县资深教育人林祥先生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研究的。他在《碧山今昔及诗文集萃》小册中较详细地梳理了汪葵孙辈后十三支门派,这门派是以汪葵孙辈先后修建的十三幢支祠为标识。他们是世德堂(上新屋)、名贤堂(草结林)、仁让堂(下新屋)、适安堂(老屋祠)、贻善堂(八房厅)、宝善堂(金竹园)、遗安堂(回子厅)、孝友堂(峻公家)、尚义堂(州同家)、树德堂(碣口)、义安堂、明睦堂和光绪堂。这些祠堂有的是一人独建,有的是兄弟多人共建。如果按照汪葵下有五子(四子彦殇),长子漼有五子、二十二孙,次子福后由漼后孙承继,三子寿有四子、十二孙,五子伍有二子、九孙,其后裔应该远不止“十三门”吧。
经济类考研为了弄清“十三门”,试图寻访《黄陂汪氏宗谱》文本,久而未果。近日偶然看到清乾隆年间黄陂汪氏八十六世孙有翼羽翔氏所撰的“黄陂汪氏宗谱序”一文,其曰:“黄陂始祖宗明公至九世孙惟正公,生二子,长曰才贵,次曰才进,凡二大支。才贵公,余支祖也,衍为五门,散居黟土,生齿繁庶,代有伟人,历世宦业光耀史册。才进公,阅十世至葵卿公衍为十三门,世守黄陂,烟火万家,劗缨联蝉,文人硕士,师师济济,实为阖郡甲族。”这才又知道,碧山除了有个“十三门”,还有一个“五门”。这“五门”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只知道当年签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培筠园”主人汪勃是才贵长子。
这碧山“五门”,又使碧山多出了一个谜(数年前,余曾有拙文《碧山好个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