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报告
刘忻王栎鑫公开恋情班级:  建工141  学号:  04    姓名: 
一、概要
1、国家:中国
2、州、省或地区名: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3、遗产名:五台山
仙剑三歌曲
4、遗产简介: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二、 遗产描述(重点)
1.现状描述:
东台望海峰,海拔2796米。上有望海寺,寺内供有聪明文殊菩萨。正殿文殊菩萨之一。
经典粤语歌曲推荐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面积200端午节免过路费吗2022余亩。上有普济寺,寺内供有智慧文殊菩萨;
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台顶平如掌,面积300余亩。上有法雷寺,寺内供有狮子吼文殊菩萨;
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的最高点,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上有灵应寺,寺内供有无垢文殊菩萨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台顶平幸,面 200余亩。上有演教寺,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
2.历史描述:
南北朝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五台山佛教开始兴盛起来。
北齐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一个兴盛时期。五台山寺院发展到200余所
唐代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氛围,使佛教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
元代帝王尊崇佛教。元朝初年,西藏喇嘛教开始传入五台山。
元中统年间,五台山的喇嘛教兴盛起来。遂使五台山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
清朝建立以后,不断地奉行着尊崇佛教的政策。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1938年日军侵入五台山,四处抢掠,僧尼纷纷逃匿或还俗。
1945年,随着日本侵略军的撤退和投降,五台山佛教圣地完全回到了人民手中。
在过程中,僧尼又一次大量流散,寺院建筑、塑像、文物、器具也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和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些僧尼陆续返回寺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五台山佛教又蒙劫难。
2000年,五台山有寺院47处,其中44处为宗教活动场所。
三、申遗理由(重点)
五台山佛教的世界性价值
五台山佛教于中国于世界均有着极其特殊及重要的地位,这与五台佛教名种世界性特殊价值有关。
五台山是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由于五台山文殊信仰得到广泛传播,而文殊道场五台山便自然成为了佛教徒的信仰中心。
五台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家道场。五台山地处中原,为汉、藏佛教交流与交融之圣地。皇家佛教文化信仰,对佛教的兴衰与发展,均具有深刻影响。
五台山佛教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寺庙建筑的规制和时间跨度,都堪称亚洲之最、世界之最。
五台山是将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具有漫长的地质历史和丰富的地质遗迹。
20万左右最好的suv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文殊信仰把汉、藏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条件:
与具有一定意义的事情,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文殊菩萨佛教文化)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损坏。
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同时,纵观世界历史,同文化各流派之间的勾心斗角数不胜数。像五台山一样一山容二虎的可谓是少之又少,甚至是独一无二。而可以流传两千年不断,依旧繁荣发展的文化胜地也同样少之又少。可见五台山佛教文化对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
五台山一直受各朝各代皇家青睐,一直未受过严重创伤。而到抗日战争以及时五台山受到冲击,不过后也逐渐恢复。佛教文化保存完整。不过开发旅游经济是否给其带来影响尚不可知。
四、保护与管理
就如现阶段五台山开发,五台山可以依靠旅游业来作为经济支撑,大力宣传佛教文化,尤其是文殊智慧文化。要促进青黄两庙的交流学习,却也要极力发掘其特殊文化,努力保持两教的差异性,保持独特的青黄两庙共存文化。但要注意旅游业开发对僧尼信念的冲击,以及对文化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等,不能让经济取代佛教文化主导五台山。
软件实施
五、参考资料(重点)
五台山佛教历史概述  www.foyuan/article-196945-1.html
五台山概况www.chinawts/list/budtravel1/115257291.htm
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和影响  山西日报  作者:崔玉卿/2010/0412/article_70167_1.html
百度文库baike.baidu/link?url=hTVbfCbBO4PGrxL0yfW-UjM8NfSWNrIiIHmQQIJO-XY7Deb0vxqJ2_vpE8Lwz-O8UHKu_YoJsQ-oFLF1h7Iwzhpljtddb6OE7e0r9AdZq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