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方物流产生背景和发展 
  通过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笔者认为两者的产生均是适时而生.如物流就是工商企业在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压力下,在资源领域和人力领域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将目光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时发现的第三利润源. 
  最初,对物流的研究仅限于工商企业内部。企业在纵向一体化思维主导下,既搞生产又搞物流.所不同的仅仅是在物流这个概念确切提出前,企业的目光可能仅仅限于运输与仓储两个环节的综合优化,而在物流概念提出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物流优化由原来的运输、仓储扩展至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等更广阔范围的系统综合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企业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纵向一体化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核心企业负担过重,除了管理生产外,还要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销售和物流活动;一体化成员过多,业务链过长,导致物流、信息流经常被扭曲,市场反应迟钝;每个业务环节都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竞争压力人为加大;核心企业无法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限制了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横向一体化模式被提出来了。该模式是在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对纵向一体化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横向一体化强调企业要集中优势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借助其
他企业的资源和优势业务来完成自身的非核心业务,以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的目的.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其核心业务一般地说就是生产,物流业务对于他们来说通常属于非核心业务,这样就具备了第三方物流产生的条件。应该说第三方物流是在企业强调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在第三方物流产生后,所带来的专业化效益、规模化效益,对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和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也印证了横向一体化思想的科学性.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方面,由于针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较少,笔者只能从仅有的―些资料进行分析。美国1995年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制造业比率为60%,2001年的比率为74%,而在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制造企业中,63%的企业不只使用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据2003年10月美国东北大学和埃森哲咨询公司对美国财富500强制造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情况的调查结果,2003年这些大型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使用的比率达到81%,在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有58%的企业使用多家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根据1996年的调查,英国有76%的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没有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有 24%正在考虑是否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调查中已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中有77%的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60%的使用者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从这些数据来看,欧美的第三方物流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先后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 
  另外,现在第三方物流国外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物流服务的综合化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越来越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于核心业务,同时与多个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牵扯的形式慢慢的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一站式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成了现代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关键。此时,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始采用系统接管的方法接受企业的物流业务。管理型物流公司的需求很大,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 
  对客户供应链的管理和不断优化成为第三方物流的核心服务内容。这与物流服务综合化趋势是相辅相成的,服务综合化趋势是外在表现形式,在具体业务内容上就是要对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和优化,要重视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 
  重视发展长期伙伴关系。综合化趋势和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趋势决定了物流公司与客户的联系是长期和固定的,与客户进行多层次的沟通、创新和主动提出建议方面需要加强。 
中国贸促会物流分会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
 马蓉出轨证据
三次飞跃
郑爽的家庭背景
2007年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国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2008年我讲的重点,是中国的物流业发展必须从制造业突破。今天,我想利用《2008中国(苏州)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峰会》的机会,回顾中国物流业发展的3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这个题目很大,但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来加以描述。我们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也是在同一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物流业有了飞快的发展,所以我把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成三次飞跃:第一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物流基础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次是加入WTO,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冲击;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物流产业地位的全方位确立。
为什么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是中国物流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表明中国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登上了历史舞台,而物流行业是由物流企业组成的,是物流企业的联合体,物流企业的出现使中国企业大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改变了中国企业格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字,到2007年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已超过5万2千家。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完成的教育部中国物流人才的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全国从事物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676万.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6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630万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以后,全面展开物流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
作应该讲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比如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物流统计,物流标准化建设和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科学与技术工程,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理论研究,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推进,物流基本知识的普及以及物流业的总体规划等。这些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深远的意义;不仅仅是当前受益,而且是长远受益。所以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和开展物流基础工作,是开创性的、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对中国物流事业的推进是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加入WTO。加入WTO给中国传统物流业以巨大的冲击。2006年,我牵头作了一个关于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研究报告,在这个研究报告里面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应该讲,外资进入对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摩根士丹利等等,他们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物流市场、物流现状进行研究。给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等等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国际快递业应该如何进行;马士基、德国邮政、日本通用、新加坡海王等等企业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来运作港口物流,如何来运作进出口物流,如何来运作供应链设计;美国普洛斯等外资进入中国,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流地产;国际采购联盟,美国、日本、欧洲的物流协会,告诉我们如何运作物
流的行业组织,如何去运作物流知识的普及,如何去运作物流的标准等等。
应该这样讲,这些外资进入到中国以后,他们不仅仅给了我们一种理念,给了我们一种模式,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帮助我们引进了资金和人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座的好多国有和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外资的进入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必须坚信这样一种观念: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其结局是加快我们民族物流企业的兴起,在某些方面要超过外资在中国的企业价值。
英雄联盟攻略大全第三次飞跃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现代物流业写进我们的五年计划,专门有一节叫“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这么一段文字明确了中国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把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放到第一位。2007年的统计表明,我们全社会的物流总额达到75.2万亿人民币,我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是4。54万亿,和GDP的比率是18。4%。物流增加值是1.7万亿人民币,占第三产业的17.6%,占GDP的6.9%.正是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一个产业,我们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根据“十一五”计划,国家发改委组织了专家,制定了2008年至2015年全国物流发展的专项规划,这个规划基本修订完毕,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也就是说我们物流业也将出台一个专项规划,这是前所未有的。
无什么无什么 四字词语所以我讲,我们物流业从1978年以来,经历过三次飞跃,这三次大的飞跃是非常重要的.
三道门槛
今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有三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非常迫切,而且正当其时,我们如果再不起步的话就晚了.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讲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制造业第一步解决后勤的社会化,第二步解决服务业的专业化,第二产业内的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加以分离。这个分离非常重要,当然分离也非常困难。服务业要从制造业中分离,物流业首先要从制造业突破.原来我们认为在“十一五”期间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率能够下降两个百分点。但是2001年物流总成本和GDP的比率是18.8%,我们花了六年时间,到2007年底,这个比率仍是18.4%,就是说只下降了0.4个百分点。那么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太高,工业品的物流总额占了我们全社会的物流总额的87。8%,很多的物流成本是在工业制造企业产生的。那么制造企业本身来运作物流和外包给第三方来运作物流,这个物流成本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现在中国99%的中小企业不应以自营物流为主,应该是以外包为主。那么这样一种模式,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也需要中国制造企
业的领导人的理念转换.从传统物流到供应链物流这个过程美国制造业花了50年的时间,中国不能花那么长时间,所以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给中国的物流业的发展设置了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也是必须闯过去的关口。
程琳自杀第二道门槛是物流服务商的优化组合。中国的物流公司成立比较晚,不少物流公司是从那些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等转轨过来的。应该来说我们的物流企业还比较年轻。两年前我讲过,国有、民营,外资物流公司三足鼎立,但从2006年开始,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改变.中国将进入通过并购整合的时期,在三类物流公司中,以运输为主的物流公司利润率最低;以仓储为主的物流公司利润要比运输为主的公司高一倍;综合型的物流公司的利润率要比以运输为主的公司高两倍。这里有个关键的东西,第一个我们的物流公司规模还比较小,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物流公司功能不全,一体化运作能力弱,特别是供应链设计,进行流程再造,我们绝大部分物流公司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第二个关口就是我们的物流服务商本身怎样做能使产业提升。我们物流业是先进的,但实际上好多物流公司是落后的,运作不合格。我们物流本身也有一个企业提升和产业提升的问题,有一个整合的问题。现在外资在加紧整合,国有物流公司也在加紧整合,民营也在加紧整合。我希望这个整合能够加快进度,经过几年的整合在全国真正形成有上百个在国内或者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物流公司。
当然,物流业的基础是中小物流企业,所有的行业,都是由大中小企业集合的,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企业结构比例。
第三道门槛是体制性约束。目前来讲整个中国的体制性约束还非常厉害,比如说物流资源,很多东西进不到市场,还是垄断性的,物流市场市场化程度低;现代物流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复合型的产业,而很多部门还没形成一个合力,组织化程度也比较低。所以这种体制性的约束,目前来讲也是影响中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关口.
三大战略
第一,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布局战略。我一直参与了全国物流专项规划的制定。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空间布局,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流运行主体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不能以行政区划来发展,要按照经济区域来发展。我们规划九大物流区,还规划一级节点物流城市、二级节点物流城市和三级节点物流城市,每个城市里面我们要求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级集合,这些都需要一个总体的空间布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布局规划战略思想。
第二,超越式发展战略。我们知道美国的物流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那么中国的物流发展是不是要经过100年才能达到美国这样的水平呢?我想大可不必。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政府提出了中国物流超越式发展战略。超越式发展战略,就是我们不要花外国那么长的时间。并不是说中国物流发展可以违背一些经济规律,而是说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在历史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些超越发展的例子。那么中国的物流发展也应该是可以的,中国的经济是非常不平衡的,东部、中部、西部包括不同的行业,情况都完全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有的可以超越,有的不可以超越,有的可以快点,有的不可以太快,但总体上我们必须是超越式发展。比如说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春季南方的冰雪灾害,是对我们民族的一个考验,同样是对我们年轻的物流业的考验。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应急物流系统怎么构建?中国的能源,从石油来讲,50%要靠进口,中国90%的能源依靠煤,能源的物流系统怎么构建?粮食的散粮物流系统怎么建?现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在闹粮荒,粮价在上涨,怎么办?很多方方面面,我们不可能按部就班的那样走,我们必须实行超越式发展.